“非常规”物理实验对初中生建构物理知识意义促进作用的实践
1 绪论
虽然在新课标中一再强调物理实验的重要地位,教科书在编写上也下足了功夫,设计了很多实验,想想做做等,部分教师也意识到了在中学物理教学当中强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发展期动手能力与思维创造能力。但是初中的物理课,大部分学校一周只安排 3 至 4 节物理课,每节课只有 40 分钟,由于课时紧,老师总是需要赶进度,因为实验较费时间,有时实验室又没有可提供的器材,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也为了多讲几个练习题,一些老师总是没有器材就不做实验,改为讲实验,一些地区因为实验资源的缺乏,讲实验的现象更加严重,这样该演示的实验没演示,该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没探究,使实验应有的效果在学生中难以体现,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符,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那么,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在实验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物理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开发新的实验资源,这样“非常规”物理实验就被重视起来,教学中,我们能够体会到“非常规”物理实验可以帮着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意义的建构。
........
2.1“非常规”物理实验
“非常规”物理实验最早是由张伟教授提出的,具体是指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实验室所没有的其它“存在物”,同时辅以对应的创新结构,进行一种彰显自创性以及生活化的、更加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创新结构”指的是,结合教学活动的现实需要,运用自行制作的那些实验器具。对于“非常规”物理实验而言,其主要包括四大类型的实验,一是自制器具实验,二是自组器具实验,三是“体感”实验,,四是徒手实验①。并认为,该类实验,首先属于“物理实验”的范畴,拥有此类实验的一般特征,是有目的地观察活动,同时还是教育教学层面的感知行为,在强调简单性、便捷性以及有趣性的同时,主张充分结合日常生活以及学生经验②。张伟教授针对“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了下述界定,立足于教学的实际需要,借助环境之中的相关“非专门化”物质手段,摆脱固定方法的束缚,有目的地探索和了解客观物理规律的一种实验活动。”③
2.2 知识意义的建构
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是,尽管世界是现实存在,然而关于世界的理解却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即每个人均有其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人们基于自身经验以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构建,每一个人的经验世界均是其通过自己的头脑进行创建的,由于人和人拥有不同的经验,再加上对经验持有差异化信念,因而人们针对外部世界而给出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②因此,对于建构主义者,他们更强调通过何种方式以更好地利用既有资源(如经验等)来建构独有的精神世界。他们认为有效的课程应该是:知识并非绝对意义上的真理,而是人们立足于自己的爱好、实际需要以及认识能力,对现实材料予以自主选择,并加以主动建构的一种结果,其核心目的在于,让现实材料拥有一定的个体意义。个体借助对课程知识的有机建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完成从知识到意义的有机转换。由于知识具有建构性的特点,所以学习不应被当成是知识的机械移植,而应该被当成学习者主动完成自身知识建构的一个过程。
3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8
3.1 文献综述........... 83.2 理论基础.................. 9
4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案例...........12
4.1 有利于初中生建构物理知识意义的教学原则.......... 12
4.2 有利于建构知识意义的“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教学案例......14
5“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学生建构物理知识意义的实践研究................29
5.1 实践研究方案....... 29
5.2 实践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29
5.3 实践研究的对象和时间................. 30
5.4 实践研究的基本方法.............. 30
5.5 效果测定...................... 30
5.6 实践研究结果分析.................. 30
6 研究结论及存在的不足
6.1 研究结论
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开展 “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实践研究,笔者得到了以下结论:(1)“非常规”物理实验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了探究知识的欲望。“非常规”物理实验的开展,改变了过去枯燥说教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改变了对物理的看法,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同时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它与生活联系很紧密,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从而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究学习知识的欲望。(2)学生动手的机会增多,增加了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促进了知识意义的建构。“非常规” 物理实验常常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实验现象,先感知现象,再上升到理论,往往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或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突破难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6.2 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通过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非常规”物理实验对促进初中生建构物理知识意义的作用,初步肯定了“非常规”物理实验对物理知识意义的建构起到促进作用。但是研究的时间短,抽取年级样本的范围和抽取内容样本的范围都很有限,同时没有更全面的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实验数据处理手段也略显贫乏,另外,由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有限,还会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问题,因此,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做更进一步的探究。.......
笔者通过一年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得出如下结论:“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物理成绩的同时,提升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初步验证了“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利于初中生物理知识意义的建构。新课改中,物理课程的编写上就体现了很多“非常规”物理实验,比如想想做做栏目中的自制温度计,等,而且我们教学中设置的很多非常规物理实验就是源于课本的引导,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栏目的设置,都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看到了新课改对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而“非常规”物理实验在课堂中应用无疑是促进了物理课程的改革,它有效地改变了传统中教学教师的一言堂,重视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发挥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非常规”物理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教学中如何能发挥的更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继续积极地探索。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6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