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人民日报》“三微”平台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矩阵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4 08:14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自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历经20年发展至今,网络信息对大众生活产生的影响从最初的潜移默化、渐渐深入,到如今的无孔不入、渗透蔓延,网络已成为人们信息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知识的分享、情绪的传递,甚至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联系都要越来越依附于网络的传播途径。这不仅仅是因为网络传播的迅速性、便捷性,也是因为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及传统阅读习惯的改变,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使用习惯选择信息发布与接收的平台,这一切变化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夫尤为明显。

1.1.1网络传播渠道多,新媒体优势凸显

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们传递信息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人际传播渠道,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论坛等群体传播渠道,也可通过综合网站类的大众传播渠道。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逐步普及,移动终端渐渐成为人们日常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据2014年6月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高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80.9%的整体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的地位更加稳固。"手机平台所承载的一系列传播媒介也凭借其超高的选择率与活跃度,被归结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传统互联网之后的"第五类媒体"。新媒体历来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比之前的四类媒体,当下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便可称之为新媒体。而在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中,为适应信息的海量化和零碎性,新媒体的主要形态——微媒介应运而生。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为节省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随时随地选择篇幅短小的文章阅读。且与需要读者自行挖掘信息内涵的文章相比,直接道出内容精髓的文章似乎更受欢迎。新闻作为众多信息类型的一种,因其时效性、变动性等特征十分适应这种微媒介的传播环境,各类新闻消息在微媒介中酝酿发酵,而新闻类微媒介的典型代表就是微博、微信、媒体拥有的新闻客户端或自有客户端。

......................


1.2选题目的及意义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1.2.1选题目的及意义

在各类传统纸媒对新媒体平台青睐有加的大潮流驱动下,不少主流媒体早在微媒介流行之初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新闻传播渠道,并纷纷向此领域递出橄揽枝,对一新闻事件新旧媒体交融合作、胶着发力之势业已形成。然而传统纸媒在涉足新媒体领域进行新闻传播之时,因其获取信息渠道、新闻传播机制及受众互动反馈等环节均与以往有所不同,融合过程中在新闻采写、消息发布乃至操作技术方面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彼此渗透发展的进程,如何更合理、更妥善地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所提供的各种微媒介渠道便成了众多报纸类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博、微信、媒体客户端合称"王微",在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传播领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其开放互动的传播特点及与民间舆论场的紧密关联,使得王者对于某个新闻事件自发生一刻开始的传播便聚焦了万千目光。而要使设置的新闻议题达成有效传播,迅速形成活跃的舆论场域,就要将三方微媒介按照某种模式进行合理安排,对新闻信息行使聚合阅读,使事件原貌最大程度地完整呈现于受众面前。自进入大数据时代,"矩阵化传播"一词便在传媒业界流传开来,然而究竟什么才叫矩阵化的新闻传播却并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媒体在套用矩阵化模式进行传播时,仿佛只是面对一个空泛的词汇,对此接触较晚的媒体在矩阵化传播中更是无从下手。

本文旨在探讨什么是新闻的矩阵化传播,纸媒在利用"三微"平台进行新闻传播时是如何构建新媒体矩阵的,及其对各微媒介平台认识运用的程度如何,期为探讨纸媒现如今媒介融合的进程提供借鉴意义。

........................


第二章新媒体微渠道发展现状及矩阵化解读


2.1"三微"平台发展状况

由web1.0到web2.0的迈进绝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更,它代表的是种新的网络信息交流模式的出现,送种模式更加注重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与有效性。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是继互联网的普及之后,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再一次颠覆。掌上视听革命爆发,移动阅读方式流行开来,使得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被纽约时报称为"Web易用性大师"的jakobNieken曾提出"microcontent"—词,散落在传播过程中的"微内容"介入行为本身,web2.0的各项技术通过索合、管理、分享这些碎片化的行为数据,组合成更富个性的新内容,"微内容"成为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核心价值,微时代也随之悄然到来。目前业内公认微博、微信、媒体客户端共同构成移动端新闻的三驾马车,三种应用使得移动端的新闻竞争进入了"三国时代"。"三微"发展至今,为稳固己有的受众,也为更好地顺应未来"微交流"的趋势,三者始终定位明确且各不相同。

2.1.1微博一新闻即时分享的社交网络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2006年twttier在美国鹏起并在其后几年内大放异彩,国外众多网民的拥戴使得国内业界人士也想从这"微型世界"里分得一杯羹。在诸如饭否、喃咕等创业型公司纷纷尝试并落败盾,2009年8月四大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中文版微博客自此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次年,其余三家门户网站网易、搜狐、腾讯也先后开通微博平台。微博在2010年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着网络世界,因此2010年也被称为"微博元年"。

......................


2.2《人民日报》微媒介渠道现状

自新媒体兴盛以来,对于此领域的融合《人民日报》一直走在传统报纸类媒体的前端。微博、微信、媒体客户端三者自身的发展己较为成熟,其上佳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显而易见,对于纸媒信息的网络传播而言,选择此三方平台无论是从性价比还是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均较为适宜。现如今《人民日报》的微博官方账号运营有方,微信公众号发展势头良好,媒体自有客户端也日益优化,《人民日报》在新闻传播三方主流微媒介上的表现均可圈可点。

《人民日报》“三微”平台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矩阵化传播研究

2.2.1微博官方账号运营有方

随着微媒介出现次序的变更,《人民日报》一直紧跟着新媒体平台变化的脚步。微博诞生后日益成熟壮大,媒体机构大量涌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媒体微博逐步实现了媒体的全覆盖。《人民日报》逐渐将目光锁定在这片民间舆论场域,官方微博"人民日报"的开通成为媒体微博甚至是微博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因新浪微博的受众最多且开放时间最久,故为明确研究对象,本文所说微博平台均指新浪微博。"人民日报"于2012年7月22日"北京特大暴雨"的突发新闻事件中发布首条微博,以传统主流媒体的身份在微博渠道中对此次突发新闻事件中的发声,让《人民日报》微博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了大量受众,上线仅43天粉丝量便激增超过100万,经过两年半的运营如今的粉丝数己达3100万上,远远超过了2013年《人民日报》300万的全国发行量。在各种新闻事件的传播与互动中,《人民日报》微博都收到了多于以往的反馈信息,因此报纸平台发布的新闻被越来越多地移动到微博中来。不仅融合本报掌握的新闻内容资源,还注重利用微博的包容开放性汇聚多方观点看法,并将特有的新闻评论优势放大,结合微博特点形成了诸如"人民微评"、"微议录"等在内的微博评论栏目,获取了众多关注。据目前能获取到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报告显示,《人民日报》微博不仅是2013年度新浪媒体报纸微博排行榜榜首,更是排在全部媒体年度影响力榜单首位,官方微博作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声器的地位不可动摇。

......................


第三章新媒体矩阵化传播之全方位、全媒体解读..........17

3.1新闻事件报道全方位..............17

3.1.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经过还原...........17

第四章新媒体矩阵化传播之多渠道、立体化解读...........30

4.1新闻事件传播多渠道..............30

4.1.1新闻获取多渠道...............30

4.1.2新闻发布多渠道............32

第五章新媒体矩阵化传播现状评析及前景展望............45

5.1《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运用总结..............45

5.1.1新媒体矩阵总体运作均衡妥善...............45


第五章新媒体矩阵化传播现状评析及前景展望


5.1《人民日报》新媒体矩阵运用总结

5.1.1新媒体矩阵篇体运作均衡妥善

据前文对矩阵化传播的解析所述,所谓新闻的矩阵化传播,即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及传播时需基本同时满足全方位、全媒体、多渠道、立体化四维度条件。《人民日报》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新闻报道的传播过程中,较为完整地展现了矩阵化传播的态势。

全方位方面,纵向完整跟进新闻事件情节演变发展,除将每个新闻点精准传达外,还均衡了报道力度,使受众因突发事件信息缺失与自身关注欲形成的长尾阅读需求得到满足;横向采用多种新闻体裁从不同新闻视角对事件进行大到整体场面,小到人物细节的360度全面报道,弥补了网络新闻传播历来存在的信息部件化缺陷,以便为受众厘清事件来龙去脉,规避因报道不详或传播不力造成的误读真相与谣言四起。纵横的交织也是报道完整度与全面性的重叠,共同组成了新闻的全方位传播。

全媒体方面,横向网罗了包括文字、配图、图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丰富的语言符号运用使新闻所要传达的信息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于受众面前,使受众得以根据接收兴趣选择获取新闻的方式,具象化的新闻表达也更利于形成深刻印象,方便后续传播;纵向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将母媒传统平台拥有的内容资源影响力无限扩大。某种程度上说《人民日报》是利用新媒体渠道将母体所承载的众多信息内容进行上传下达,促成了具有刻板权威固有印象的传统报道方式,与受众亲民化互动性的信息接收需求这两个对立面的融合。横纵的结合使多种新闻表现手段与呈现形态交融,基本达成于多种终端获取多样新闻的全媒体化传播。

.......................


结语

本论文立足于传统纸媒的代表性媒体《人民日报》,对其在"上海外滩踩踏"突发新闻事件中于"三微"平台传播的信息内容构建语料库,分析在具体实行全方位、全媒体、多渠道、立体化的横纵向组合矩阵传播维度时,微博、微信、媒体客户端王方微媒介各自的开发运用状况及彼此间的配合,以此解读纸媒在媒介融合、报网合一的征途上可能遇到的困境,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矩阵化传播时所面临的尴尬,并结合实际惰况进行出路探寻。

每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得到部分大众拥是,虽然纸媒曾经抵挡住了广播、电视等彼时新媒体的冲击,但是否真能经受住网络带来的挑战还未曾可知。纸媒在转型期市场与技术的发展缺一不可,移动互联网承载的新媒体开辟了集合众家之言、积极活跃的话语空间,改变了纸媒单向型的传播模式,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纏变其实也是新闻去中心化的体现;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便利的传播途径中成放射状裂变式传播,加速并扩大了新闻本身的影响力,这正是开拓潜在市场与完善传播技术两者并重的写照。然而只要传统纸媒在变革期保持住"内容为王"的优势资源,将新媒体作为辅助主体平台发展的新渠道加险当利用,并科学地按照数字化时代所提出的整合要求构建矩阵化模式,便会将挡路石变为垫脚石,连接起一条崭新完善的新闻价值链,真正达成符合发展趋势的全方位报道、全媒体融合、多渠道传播、立体化运作的新时代传播矩阵。

当然,在技术飞速演变更新的今天,对于纸媒而言这将是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但只要坚定"报网融合"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即使有一天纸媒真的脱离了纸质平台,也依旧可以维持在受众心中理性、中立、客观的新闻媒体形象,传播前景仍然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8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8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b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