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4 08:14

导论

研究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德智体美相融合的个性化发展。传统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培养理念一直影响着学校人才的培养。低至幼儿的教育,高至研究生的培养,都不无时无刻地呈现出“成绩第一”的现状,甚至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发论文、做课题都成为了衡量研究生发展的唯一标准。这些忽视研究生德育的发展是教育界畸形的发展,与研究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理念相梓,完全阻碍了我国研究生的个性化创新发展。至此,在面对教育无力的境况下,在面对自媒体的种种挑战下,本研究作为一次新媒体下研究生德育研究的探索,不仅仅提醒着高校在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研究生德育与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相融合,更重要的是向高校传递一种研究生自我发展的理念,其次,通过本土与全球的一体建设、现实与虚拟的结合运用和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发展来进行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构建;再次,通过强化政府的监管、重拾商业的责任和发展制度的保障促使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环境推进;而后,通过媒体资源的全面整合、德育课程的整体参与和德育组织的现代调适来开展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载体建设;最后通过从文本话语走入生活话语,从道德灌输回归生命关怀,从单向输送转向平等对话来进行自媒体时代的研究生德育形式转换。这部分是全文的归宿,文章针对前文研究生德育要素在自媒体环境下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相应地提出如何构建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改革路向来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
.......


二、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理论探询


(―)自媒体的理论思索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经济泡沫破灭后,大量的程序员和软件设计师从大公司里释放出来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开发和设计出了许多大众真正需要的软件。无论是美国的MSN或以色列的ICQ,还是中国的腾讯QQ都是在那个阶段诞生的。十多年前,大批的软件人员从大型企业的释出深刻地改变了互联网产业,将很多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散落到民间,间接地推动了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的变革。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主动或是被动地从大型的传媒集团释出,从前受各种规范限制的媒体工作者如今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进度写作,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样的工作模式成为他们创办“自媒体”的最大动力。2013年互联网用户向移动端迁移已成定局,中国互联网人口数达6.3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就达5亿。除此之外,传统媒体本身作为一种正式的机构运行,有着自己的运行、管理机制。它们受着行政和市场的双重控制。美国著名学者安德鲁夏皮罗曾在其专著《控制革命》中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将使政治、商业和社会生活中的层级结构瓦解,使个人重新获得曾被各种组织机构所剥夺的力量。夏皮罗特别强调:“权利正下放到使用者手里”。②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做“自己的主人”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型的传播媒介组织反应更加灵活,关注本地,能够指向自身,与社会和网民联系密切,能以小博大。再结合硬件发展的摩尔定律,便出现了至今方兴未艾的自媒体载体的不断演变。

(二)研究生德育的总体考察

传统的德目主义模式强调对社会本位的一元化价值取向的正面灌输,德育内容也具有超越现实、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以及忽略研究生个体发展需要等方面的问题,以致不少研究生对德目主义教育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传统的德目主义“可爱但并不可信”,“可信但并不可行”。正是基于对这种现状的认识,笔者认为研究生德育的内容应结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诉求去拓展和优化德育的内容,研究生德育的内容集中起来包括:道德意识的塑造、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民族意识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等方面。第一,关注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主体的道德意识是指个体主体的独立自主的、自觉能动的和主动积极的道德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智慧、个性和创造力都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具有主体性、个性和创造性的道德品质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珍贵和最主要的道德品质。要想对研究生进行主体性道德意识教育,高校就必须重视研究生在道德素质方面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就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由单一转向多样、由强制灌输转向由研究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最终实现对研究生主体道德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自媒体时代研究生的道德发展现实.....60

(一)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发展的总体特质......60
(二)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认知的发展......64
(三)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情感的发展......67
(四)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意志的发展......70
(五)自媒体时代研究生道德行为的发展......72
四、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实证研究......76
(一)研究目的......76
(二)研究方法......76
(三)研究对象......77
(四)研究过程......78
(五)数据分析......80
(六)调查结论......116
五、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困境超越......122
(一)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肓困境的根源......122
(二)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肓的改革路向......132

四、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目的

第一,基本信息填写。对于教师问卷,主要调查的是教师的性别、工作时间、所在学校、职务、职称、所在区域和自媒体使用情况。对于学生问卷,主要调查的是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是否学生干部、在研究生入学前的工作经历和现在是否兼职。此项调査主要是收集参加调查的教师和学生的一些人口学的信息,以便于进行一些差异性的分析。第二,问卷调查。第二部分采用的是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问卷,设计了针对“自媒体时代对研究生德育现状、态度和建议调查”的五点式量表,依据四大维度具体调查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方方面面。问卷共包括23个项目,包括3个维度:道德行为,自媒体时代对研究生德育现状的研究,共4个项目;道德情感意志,自媒体时代对研究生德育态度和认识的研究,共10个项目;道德认知,自媒体时代对研究生德育建议的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


(二)研究方法

从代表性高校来看,浙北高校,以杭州地区为例,首选浙江大学,名列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名单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浙大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是省部共建高校;浙江工商大学,是一所以财经类为专业特色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杭州师范大学,是教师教育与艺术教育具有特色,各类新兴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浙江财经大学,是一所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特色明显,办学优势突出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省属财经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是一所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浙南高校,以温州地区为例。选取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高等院校,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的综合性高等医科大学。浙东高校,以宁波地区为例。选取宁波大学,是一所由国家教育部、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浙中高校,以金华地区为例。选取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


五、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育的困境超越


(一)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肓困境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在信息化时代,80后、90后大学生既是受益者,又是受害者。一方面,教学的信息化、与人沟通的网络化、商业购物的网络化等都不无时无刻地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工作、生活上的便利,如研究生足不出户就能借助网络收集到需要的科研资料,通过网络与他人进行在线学术研讨等;另一方面,信息化带来的网络诡病也数不胜数,特别是影响研究生价值观养成的负面因子,如现今存在不少研究生在自媒体平台上肆无忌惮地表达心中不满,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甚至还有个别研究生受到网络反动信息的影响,做出违法的事情。从整个研究生德育看,信息化对研究生道德养成产生的阻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信息化社会的无序性。由于信息化时代,研究生利用网络率高达100%,网络环境的影响率逐渐增高,甚至远高于其他环境。这前面的实证调查中,网络环境是划分到社会环境中来考虑的。在网络上,话语并未受到应有的限制,特别是自媒体平台上,话语权的放任自流使得网络信息“满天飞”,造成网络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网络谣言,直接影响到良好的研究生德育环境的养成。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但信息化社会处于构建阶段,政府网络监管的弱化,特别是网络监管体系的缺乏难以使网络环境井然有序,网络谣言及时受到遏制。可见信息化社会的无序对研究生德育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也恰恰是信息化社会的无序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环境的关注。

(二)自媒体时代研究生德肓的改革路向

现阶段,我国在社会转型进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见经济的转型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具体的变化表现为几个方面:第一,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我国实现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变;第二,从社会组织及个人的交往模式来看,打破封闭状态实现社会系统的开放型;第三,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明显加快;第四,从社会经济所有制结构来看,我国实现由单一性和单纯型转向多样性和混合型;第五,从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层结构来看,实现由简单型转向复杂型;第六,从社会利益来看,实现由“整体本位”逐渐向“整体本位”、“团体本位”、“个人本位”的三足鼎立;第七,从社会价值观来看,逐渐由理想型和集体型转向现实型和个体型、由一元转向多元;第八,从社会管理方式来看,我国逐渐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①这些带来的具体变化呈现出社会的整体变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旦社会存在发生改变,社会意识也将发生变化,这里主要表现在人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方面。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8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8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