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6 07:08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趋势,使得原本在地域上相距比较远的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产业集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在此基础上,金融业作为一项比较特殊的产业,它的集聚也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某一地区建立金融集聚中心可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当该地区拥有大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从而形成金融集聚效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金融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型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公司,不但实现了规模经济,而且促进了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合理的流动与分配。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互联网产业的崛起,更是大规模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转型,从而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金融集聚的不断发展,为大型跨国公司降低了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跨国公司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竞争力,也会将全球领域内的分公司向某些特定的城市发展,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求。放眼全世界,已经形成了以纽约、东京和伦敦为代表的国际金融集聚中心,新兴市场中也形成了新加坡、香港等一些区域性的金融集聚中心,在中国大陆地区,金融集聚的发展也很突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金融集聚现象。这些金融集聚中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它包含了 16 个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和泰州。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上海市是我国的超一线城市和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江苏的八个城市代表了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而浙江省的七个城市则是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相比于珠三角地区以对外贸易为核心的单一发展路线,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更加广泛和多元化。那么在这个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地区中哪些城市存在着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会对周边地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可以通过对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研究从而指导未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金融研究中常常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忽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因素而集中在以资本、劳动、知识等为重点的研究上,金融集聚结合了金融学与地理学的研究,作为跨学科的新兴课题,在空间的角度分析金融其通过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以及影响的区域范围空间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内容,而传统的对金融集聚效应的研究通常是与增长效应的研究联系在一起,本文可以进一步完善与补充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相关理论。 

二、选题的实用价值
从实际利用的角度来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集聚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入手,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对现实的一种指导;另一方面针对中心城市1的金融发展会产生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增强金融集聚能力并努力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注重周边建设,以便更好地辐射周围城市。非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发展本市的金融水平,自身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通过对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梳理相关的理论,结合实证进行分析,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探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集聚相关文献综述
在定义金融集聚的内涵方面,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金融集聚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中心的研究,伯格(1974)是第一个对金融中心进行定义的学者之一,他认为金融中心作为储蓄转移的中介作用进行投资,引导资金在富裕和短缺之间的转移,从而进一步引导地区之间的资金转移,其中银行体现了最为明显的中介作用;潘迪特(2001)认为,金融集聚是金融机构以集中的方式或金融中心的形式存在的;饶余庆(1997)认为金融机构通过聚集产生金融集聚效应,从而促进金融资源更有效的交换和分配;  梁颖(2006)认为金融集聚是金融监管机构、国内外金融公司和金融中介机构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些地区;黄解宇(2006)认为金融集聚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的,相比于产业集聚,金融集聚拥有自身的特点,如速度和更快、风险更大、范围更广等等;刘红(2008)从资金的角度提出了金融集聚的定义,他认为,财政资源不仅是各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而且是金融资源在不同区域内跨区域的流动,这种流动的扩大使得在国家范围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与资源分配成为了现实。陈书序,王春艳(2008)综合各派的研究成果,为金融集聚下了一个定义:金融企业,中介机构,监管部门,跨国公司等集中在某些区域,并通过各种联系,最终形成了产业集群合作性与竞争性共存的观点,本文认为金融集聚是金融相关机构和组织通过相互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某区域上的集中,可以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分配,降低经济成本。 学者有关金融集聚特点的观点有:林江鹏,黄永明(2008)指出金融集聚包含积累经济性、层次性、递进性和空间性等特性;宋晓武(2008)则认为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性、复合型、成长性、层次性、递进性等特性.
............

第二节 金融辐射效应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与辐射效应相关的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贡纳尔·缪尔达尔(1957)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辐射效应)在循环累积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约翰·弗里德曼(1966)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他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金融集聚区域都可以分为两个板块,一个称之为“核心”板块,另一个称之为“边缘”板块,核心板块的发展会对边缘板块起促进作用,并有效带动其经济发展;沃勒斯汀(1974)提出了世界城市体系理论,他的观点是,在世界上一些发展比较快的有影响力的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快速经济增长,这一点在世界性的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马丁(1999)的观点比较新颖,他在研究区域位置之间的竞争关系后指出最先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区除了获得较多的激励福利外还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影响周边区域发展。 有关金融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有:陈浩(2005)认为金融集聚辐射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某地区所处位置以及对金融资源的接受积极程度或阻挡程度,这两点都是对金融集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闫彦明(2010)对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的研究是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辐射效应的强弱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个是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另一个是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田大鹏(2012)则分别从外界与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从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研究学者们对金融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持的观点不尽相同。
............

第三章  金融集聚辐射效应的理论基础 ....... 10
第一节  金融集聚效应 .......... 10
第二节  金融辐射效应 ........... 11
第三节  金融集聚效应向辐射效应的演变 ..... 12
第四节  金融集聚辐射效应的度量 ........ 13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现状 ...... 19
第一节  长三角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20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内部金融集聚效应 ......... 23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27
第一节  金融集聚指标 .......... 27
第二节  因子分析法 ..... 28
第三节  根据威尔逊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范围 ........ 32
第四节  VAR 模型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33

第五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金融集聚指标
为了更好地分析金融集聚程度,在对数据的选择上参照以下原则: 
1.全面性,选取的指标要尽可能多的反应金融集聚程度。本文分析了金融的集聚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金融业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与金融业相关的变量以确定区域金融集聚的水平。 
2.多维性,每个指标体系都会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同时也有各部分的因素层。由于影响金融集聚受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选取指标要尽量要具有层次性。 
3.可比性,即因为各地区的经济或金融的发展水平不一,必须要利用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结果令人信服。我国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差异很大,产生的可能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地域因素,也可能是人口环境的作用。因此使用相对数据会令各区域之间更有可比性,而如果以总量来衡量金融集聚程度则无法满足最终要求。 
4.可行性,在保证可信度的前提下,所研究指标能够比较容易搜集和量化。在搜集金融集聚程度数据的过程中,有很多数据都是难以搜集的,有些是地方政府不予公布的,尤其是地市级层面的数据;还有些指标虽然可以很好地搜集到但是难以进行量化,如金融监管,最终只能将其舍弃。 

5.启发性,金融集聚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对城市进行评分,更重要的是指出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各项指标产生对城市总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根据城市中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参考依据。 

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

.........

结论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结论,以下是本文的总结。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产业集聚的关系是在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集聚就开始出现并服务于产业集聚。金融集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金融机构的空间集中,金融服务的全面高效,交易费用的有效降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金融信息的快速传播等等。同时兼备一定的资本聚集和扩散的功能,有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将逐渐形成资金集散地和资金流通中心。金融集聚除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外它还包括了四个特点:阶段性、复合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所谓阶段性就是指形成金融集聚不得不经历初步形成、快速聚集、稳定发展和扩散转移四个变化过程;复合性指的是多种类、多结构、多组织、的金融资源有机结合后形成的金融集聚;层次性是指金融集聚可以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动态性是指金融集聚的成长是在质和量两方面动态发展的双重成长。此外,金融集聚效应主要有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集聚效应向辐射效应的转变的成因主要有成本效应、收益效应、溢出效应以及自我强化效应。通过对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的理论体系的梳理,得到了本文关于这方面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9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9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9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