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新变——论“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
第一章:回归者的声音:寻根文学的兴起
第一节:历史的沉思:寻根文化思潮的崛起
一、政治话语的解禁
政治上的变革会带来文学创作上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来带来的思想解放使中国当代文学摆脱了文革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重新恢复了文学独立自由发展的空间,文学不再是"文革"政治运动的宣传品与附属物。此外,在这次会议影响的推动下,197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会议不仅重申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正确性,而且要求"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至此以后,文学艺术界的坚冰开始逐渐的瓦解,西方的各种现代文学理论也纷纷传入中国,"西方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来的文学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也纷纷在中国登台亮相。"众多作家也对于这种文学现象展开了多种的讨论,作家张辛欣认为:"一个打开口窗,掀了天花板,推倒墙壁的十年",同时也是"大量阅读的十年";郑万隆认为:拿来’的目的不是照搬、复制或安装上一双'外国脚'走路,吃羊肉不是为了长出羊肉来,而是为I化为己用,路还得自己走。""好像是1981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大批西方的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新闻主文、意识流、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新小说等文学流派的优秀作品,通过颇有胆识的翻译家们译介到中国来"朱晓平对待西方文学理论的态度甚至更为的直接,认为对待外来文化"需要一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宽厚气度和胸怀",不要"迟迟疑疑,躲躲闪闪,斤斤计较挑挑剔剔。"上述这些作家的文学讨论无疑为西方文学理论的接受及研究喧声造势,在一度程度上促使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文坛上更加的活跃,众多作家也纷纷学习借鉴这些西方文学理论,并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
......................
第二节:寻根文学的出现
―、文学自身发展规律
寻根文化的兴起是新时期中国文学自身运行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从新时期之初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再到"寻根文学"体现了新时期来中国文学自身运行发展的规律。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这批知青作家回到城市后,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要修正文革这段被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所美化的历史,批判和控诉文革给他们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的创伤和痛苦,于是出现了以揭露苦难、控诉文革的伤痕文学。
竹林作为一位女知青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总弥漫着一种痛苦的回忆,"苦难的记忆,似乎成了竹林知青作品永恒的主题,那里没有一丝的阳光,到处充满了风雨和焦灼。"她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就是以她的插队生活作为创作题材的,小说主要揭露了文革时期隐藏在农村中的权力阴谋家"崔海赢",他为了篡权谋私利,勾结瓦匠,偷换水泥,导致大塌并诬陷老支书"崔福昌",趁机夺取村支书权力,暗地指使瓦旺偷取村中救济款,使全村人陷入危难中,又大学入取通知书为诱巧,强奸了善良、美丽的插队知青"娟娟",致使"娟娟"在无限的痛苦和悔恨中跳涧自杀。作者以自己插队六年的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批判和控诉了帮派爪牙"人面兽"崔海赢种种罪恶行径,以此来揭露文革对知识青年带来的灾难。
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发表后,有力地推进了"伤痕文学"向纵深层面发展。作品讲述了下乡知青柯碧舟克服出身的压力,为当地农村建设水电站。女知青狂见春对柯碧舟由相知到相爱,但由于柯碧舟出身不好,她放弃了与柯碧舟的这段爱恋。这时,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邵玉荣走进了柯碧舟的生活,使柯碧舟重新获取生活的希望,但玉荣却被"左"派爪牙"白麻皮"打死。不久,杜见春的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父亲的遭遇使杜见春看清了现实,她放下了"血统论"的成见和柯碧舟一起冲破阻力,走到了一起。作者以知青的苦难遭遇揭露了文革中种种黒白颠倒、是非不分的荒诞行径,控诉了文革中革命、造反为由大肆欺压善良百姓的剑子手,揭开了文革中被掩埋的真相。知青作家的送种"批判型"创作姿态虽未能使知青文学葫着更为深入理性的方向发展,但却冲破了文革政治话语的长期禁铜,重新修复这段被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美化的历史。
......................
第二章:"寻根"视域下知青乡土小说的传承与延续
由寻根派作家创作的知青乡土小说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在小说的创作上往往表现出与中国主流乡王文学有某些统一性的特征,这种统一性的特征既表现在主题思想、题材选择上,同时也表现在小说的美学风格及艺术手法等方面。本章将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小说与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王小说作为比较对象,以此略观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对中国乡土精神及其艺术手法上的传承与延续。
第一节:知青乡土小说的乡村类型
乡土虽是以—种空间存在的方式呈现在送批知青作家面前,但由于他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经历,他们对记忆中乡村社会的想象也往往不同。在寻根视域的关照下,知青乡土作家往往不再局限于一种情感上的感性呈现,而是从文化的角度,以—种"超越"的姿态对乡村文化的历史及乡村人物进行虚拟性的想象,他们所要呈现的不仅是乡村社会外在景物的镜像,更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在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作家笔下,乡村社会呈现出三种状态:神秘封闭的乡村、沉重苦难的乡村及淳朴诗意的乡村。
一、神秘封闭的乡村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提到,"他把那些带有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民俗事物与现象描述成为<重铸'辉煌的凭借,'侄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式等'"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从而使他笔下的乡村带上了神秘诡痛的色彩。并且,他又以知青的身份,旁观式地、远距离地审视那片古老厚重的乡村大地,在不回避楚文化的藏污纳垢性的同时又深入挖掘民间文化所具有的美学品质。
在他的作品中,湘西古老奇特的乡风民俗成为他主要关注的对象,而他笔下的乡村世界也因此具有了古老神秘的气息。韩少功在《爸爸爸》中描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村寨——鸡头寨,它没有明确的地理位置也没有明确存在的具体时间,在送里生活的人们都按照原始而神秘的方式进行交流和生产。
........................
第二节:启蒙精神的传承
在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则是启蒙。那么,这个启蒙的主题自然地被五四作家所吸收、提倡并运用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中。
鲁迅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乡王小说的领军人物,"他在对稳态的中国乡±社会结构进行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捶救国人灵魂的主题疆域。"他提出的"隐现着乡愁",表达的不仅仅是其对乡村社会情感上的依恋,而更是种现代理性的目光去审视中国传统乡村杜会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挣扎的人民。
周立波曾说:"鲁迅是直觉地感受到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国民性,带着浓厚的农民色彩,要雕塑我们民族的典型,农民气质,是他不可分离的部分。"在《故乡》中,作者通过对闺±前后形象的对比来揭示封建思想及封建礼教对中国国民的茶毒:在《祝福》中,作者通过样林嫂悲惨的一生来表达自己对封建文化四大绳索的控诉。可以说,鲁迅乡王小说所蕴含的的启蒙主题既是时代社会给予的契机,同时也是作者自我精神品格的展现,日本学者伊藤虎丸在讲述鲁迅小说时说:"我们似乎可看到形成了'精神界之战士’的'也声'直达'朴素之民'这样一幅构图。"从这位学者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将启蒙与改造国民性的主题融入到自己的精神品格中,而这种精神品格则以乡土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被后世的乡土作家所借鉴学习,形成了乡±启蒙文学的创作类型。
随后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王鲁彦、蹇先艾、许钦文、彭家煌为代表的乡王文学家,他们在乡王小说的创作上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鲁迅乡土小说启蒙主题的影响。他们以在运片罪恶的±地上痛苦挣扎的下层农民作为表现对象,以对自私愚昧国民灵魂的揭露和对乡村恶风习俗的控诉来承续五四新文化运动"启蒙"的精神主题。许杰的《赌徒吉顺》以二十年代出浙东农村为背景,深刻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揭露了封建礼教统治下古老乡村的恶风习俗,控诉了"典妻"制度给乡村妇女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王鲁彥在《黄金》中所揭示的在金钱笼罩下乡村社会的世态炎凉。
......................
第三章"寻根"视域下知青乡土小说的新变........35
第一节乡土精神内涵的新变..........35
第二节乡土叙事视角的新变............39
第三节知青乡土小说的美学风格及艺术手法的新变...........45
第三章:"寻根"视域下知青乡土小说的新变
第一节:乡土精神内涵的新变
在本论文的第二章中曾论述到中乡土小说的精神内涵——启蒙。启蒙作为乡王文学的精神主题可谓是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中国乡土文学中,从上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诞生之日起,启蒙的主题就早已融入到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血脉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性质,文学自觉地担负起了思想启蒙'的历史重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十一届H中全会后,中国乡土文学更加着重于民族文化的复兴,"这包括重视人民的历史作用的现代民主思想,强调'人'的自我价值、自我觉醒的个性解放思想等等。"寻根作家们也自然而然地担负起发掘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一、由国民性的批判到国民性的重建
"国民性批判"的精神主题一直延续在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中。从20世纪乡土文学诞生之日起,乡村就以作为现代城市文明的对立面而成为众多乡土作家批判的对象,而乡土作家也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乡村人民身上所承载的"精神奴隶创伤"。鲁迅作为现代乡土小说的领军者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在其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国民性批判主要表现在对封建思想及封建礼教的揭露和对旧中国病态崎形国民灵魂的剖析上。
.....................
结语
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兼容并包的文学策略顺应了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按说其应该能长久的发展下去。但由于寻根文学思潮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从而使这个文学创作流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只是"暑花一现",归其原因主要有兰点。
首先,"根"文化所指内容的多义性及模糊性。从"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研究"这一论题中可以看出,"寻根视域"只是个研究视角和研究背景,"寻根视域"并不完全等同于"寻根文学",但不论是"寻根视域"还是"寻根文学",学术界仍未给其明确的概念,"不仅因为这场运动缺少一个统一的理论纲领,而且投身于其中的作家,比如阿城、贾平凹、郑义等,在'根’的理解上也各执一词。"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提到:"我到新疆时,遇到一些青年作家,他们说要出现真正繁荣的西部文学,就必须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我对此深以为然。";郑万隆在《我的根》中将"根"定义为东方文化,"黑龙江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小说的根","我的根是东方,东方有东方的文化";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中认为:"理一理我们的'根'中,也选人家的'枝',将西方现代文明的巧化新芽,嫁接在我们的古老、健康、深植于沃止的活根上,倒是有希望开出奇异的花,结出肥硕的果";王安忆将民族文化的"根"归结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思想;阿城则将文化之"根"倾向于道家的笃静平和等。从这些作家对于"根"的主张中可看出,"根"文化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而这种文化属性则将寻根文学的研究范围无限的扩大,使寻根文化的所指内容涉及到文学、历史、民俗及宗教等多个领域,从而使寻根文学成为一种"无根"的书写。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49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9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