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心灵的投影——"二流堂"散文研究
第一章政治场上的"二流堂"影像
第一节30、40年代:自由的"艺术精灵"
近年来,大批回忆录、传记以文字、图片的形式唤醒了"沉默"的"二流堂"。年龄的递增,阅历的加深,使暮年"二流堂"带有历史的韵味。如何评价这一群体追溯的起点应该退回"二流堂"初露锋芒的抗战时期。笔者"二流堂"的艺术活动漫画、电影戏剧和新闻杂志为主)为考察对象,追溯艺术家在革命年代凸显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历程。
1、漫画无声传斗志
《中国漫画史》曾系统梳理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用了不少篇幅描绘《二流堂"成员在漫画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二流堂"本是自由不羁的艺术家群体,有意疏远政治的他们以艺术建构自我的人生。但战争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抗战的烟火熊熊燃起,身上背负着家仇国恨,迫使他们走出象牙塔,叶浅予、黄苗子、丁聪等以画笔为武器,斗志昂扬地走向"战场"。既上海漫画救亡协会成立,叶浅予、下聪、黄苗子等自发组织于1937年9月20日创办了《救亡漫画》五日刊。叶浅予敏锐的视角,从戏剧界组织的演剧队得到启示,决定开展漫画界的抗日宣传活动。他们自发组织成立漫画宣传队以叶钱予为领队龙头,成员包括张乐平、陆志库、特伟等),"进军"南京,投入抗日的热潮中,齐也协力完成了以《九一八》歌词内容为基调的《松花江上》巨幅宣传画。在抗战的烟火弥漫笼罩下,有着浪漫天性与小资情调的"二流堂"成员,自觉走出艺术的象牙塔,为抗战做出一定的贡献。正如叶浅予在《我的漫画生活》里谈到的,"自从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捶救民族的爱国情感冲跨了这种小市民趣味,毅然走上抗日战争的大道。叶浅予吿别30年代初以滑稽搞笑为主的系列漫画(《王先生》、《王先生别传》、《小陈留京外史》),主动参与抗战宣传漫画的创作。在共产党人郭沫若、阳翰笔等的帮助下,叶浅予东南前线得到的珍贵照片为底本,编成16开画册《日寇暴行实录》,史料性地刻录日寇占领南京的残暴行径。
..................
第二节50、60年代:"急转的陀螺"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流堂"描绘了一幅美好自由的新图景,以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重聚北京。殊不知,30、40年代与政治复杂交织的经历成为今后命运的伏笔,曾经各受推崇的个性,却一度遭到打压。吴祖光《我的冬天太长了》、郁风《急转的陀螺》等文集标题就隐喻了"二流堂"急剧突变的命运。本节集中笔力,以时间为纵轴,聚焦建国到"文革"结束这一时间段"二流堂"的遭遇,为第三节深入探讨政治风暴中"二流堂"也态的转变提供有力证据。
新中国成立前夕,乔冠华在香港时谈到"将来在北京,'二流堂'可以再搞起来的,继续做团结文艺界人±的工作。可以搞成一个文艺沙龙式的场所,让文艺界的人有一个休闲的地方。"乔冠华的送段话蕴藏丰富的话语信息:既肯定了抗战时期,重庆"二流堂"倾向共产党,成为团结文艺界人壬的桥梁,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重要贡献的事实;同时,也指出了"二流堂"只是文艺界人±活动的圈子,与政治团体有别的本质。生性浪漫洒脱、清髙自傲的"二流堂",基于抗战时期,获得共产党的青睐、参与革命的历史事实,对新中国的成立抱有极大的憧憬,描绘了一幅自由民主的新图景;同时,投入抗战洪流的"二流堂"又不自觉地以"功臣"的身份自居。1949年"二流堂"的部分成员如黄苗子、郁风、戴浩、虞静子、盛家伦、唐瑜、吴祖光等住进了栖凤楼,建国初期,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大展拳脚,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中国的到来。栖凤楼成为北京的"二流堂",以强大的磁场,吸引了齐白石、老舍、梅兰芳、程现秋等艺术家及夏衍、潘汉年等中共领导人,形成"二流堂"的艺术场。日0年代,"二流堂"在艺术各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吴祖光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1950年编导《红旗歌》;1955年编导《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上、下集)、《洛神》(艺术片);1957《荒山泪》(七场京剧);唐瑜参与拍摄了《解放广州》、《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等纪录片;画家下聪负责编辑《人民画报》:郁风成为《文汇报》的挫京持派员,兼任《新观察》杂志的副主编;黄苗子担任中国政务院秘书厅秘书等。"二流堂"对新中国的怀着极大的热情,建国初期文艺活动的繁荣,社会环境的民主,使"二流堂"暂时找到也灵的归属感。
......................
第二章知识分子的"回忆"与"言说"
第一节被"还原"的"自我"经历
翻开"二流堂"的回忆录、传记等回忆性文章,可以直观感受到其中贯穿的时间线索:以时间为纵轴追溯各自的人生经历;同时在艺术的横轴上,横向穿插了政治运动的影响。通过系统整合,读者不难发现"二流堂"对"自我"经历的"还原"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方面"低调"地凸显"自我"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回忆"的过滤,选择性地构筑"自我"的"文革"经历。看似分离的两种叙述方式,其实质是对艺术家(知识分子)属性的认同与维护。记忆本身或多或少带有美学特征,人们常常通过记忆的回溯,努力建构自我的完美角色。"记忆在某神程度上会走向美学化,利用记忆中的某些内容,再加上想象,将自己建构成某种角色。建构中所使用的细节可能是基于事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决定于当下的精神需求与目标(角色定位)。"本章的第三节将着重论述这一问题。
1、"自我"价值的"低调"凸显
带有史料性质的回忆录、传记本身,语言相对朴实。有趣的是,"二流堂"朴实无华的语言、看似客观的笔调及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却难以抹杀文字间洋溢的优越感。翻开《冯亦代自述》、《漫话叶浅予》、《一辈子一一吴祖光回化录》、《黄苗子与郁风》、《丁聪传》等书籍,看似冷静客观、低调谦逊的叙述背后,身为艺术家的自豪感与价值却不断地得到凸显。以叶浅予的自叙传为例,"漫画宣传队加入到三厅的编制之中,仍然保持一贯的朴素作风。六处要我兼任该处的美术科工作,给了我一个中校军衔的科员职位,我把个人应得的中校咖银并入漫画宣传的活动经费,和大家同甘共苦。""送时我奉呈厅之命,调去香港为第七处筹各出版一个对外宣传画刊。因为我曾在上海主编过《时代画报》,熟悉业务,8月间又到过香港督印《日寇暴行实录》,是个老手,所以全权交给我独自处理。"叶浅予以客观地叙述,回忆自我如何为抗日解放战争服务,如何展现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寥寥数笔,却勾勒出"二流堂"为争取民主自由、民族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伟岸形象。当然,叙述笔调本身是较为低调的,因此读者很少质疑事件本身的真实性问题。
........................
第二节被建构的"镜像"群体
"二流堂"本质上是自由艺术家的"文艺沙龙",由此形成文学艺术的强大磁场。这一开放的群体,聚集了美术界、音乐界、戏剧界和文学界的知识分子,也吸引了周恩来、郭沫若、潘没年等中共领导人,交织成特定的交际图景。寻着"二流堂"的笔触,读者不难发现,怀旧笔触勾勒出的都是正义凛然、才气逼人的知识分子,有时甚至可以看到"二流堂"为了美化知识分子,行文中刻意抹杀不和谐的痕迹。"二流堂"的"回忆"本身明显带有"建构"的嫌疑,可以说,对"他者"完美形象的刻画,是"二流堂"建构自我"镜像"的努力。拉康注意幼儿透过镜子形成格式塔图景的生理现象,提出著名的"镜像说","这个完形的本质即是想象性的认同关系。这不是黑格尔所说的另一个自我意识,而是'我'的另一个影像。'它的对方'一开始就变成了它的影像-幻象。"透过镜像,"自我"获得想象性的认同,"镜像观照"模式下,模糊了自我与他者的界限。从迭个角度,本文借鉴拉康的"镜像理论",以此观照"二流堂"如何在"他者"的形象塑造上融入主观性的认同,建构自我与他者融为一体的镜像群体。本节从被建构的完美"镜像"和"文革"经历的控诉式"陈述"两个角度,实现对"二流堂"忆人忆事类文章的剖析。
1、被建构的完美"镜像"
将新时期"二流堂"的忆人忆事类文章拼接组合,可以发现笔触涵盖了文学艺术界的各个角落。正如黄苗子在《世说新篇》小记里谈到的,"人与人聚在一起,绝非纯属偶然。马克思不可能和张爱玲结为朋友,时间、地域、性格、语言满抒,风马牛不相及。只有贾宝玉和黛玉、宝铁、晴委等,由于种种人际关系,才可以聚在一起,演出悲欢离合的各种关系。朋友和朋友之间也完全一样,是由于千丝万缕的偶然和必然,朋友之间才可相聚于某年某月,某地某家;相识而结为师友、结为朋友。""二流堂"是半开放式的群体,对艺术的执着热爱、对正义真理的择卫成为其交友的原则。聚集于此的知识分子,彼此之间的艺术审美大相径庭,性格脾性径渭分明,但却能彼此欣赏,彼此尊重。在回忆里,他们着墨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的艺术追求与人格操守,建构了完美的"他者"形象,当然,不是西方理论所说的"他者",仅仅是相对于"自我"的称谓。
.......................
第三章艺术维度下的散文创作............43
第一节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43
第二节潜移默化的艺术渗透...........48
第三节浪漫耿直的艺术个性............53
第三章艺术维度下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二流堂"本质上是自由艺术家的活动圈子,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力,聚集大批文人墨客。进入新时期,"二流堂"迎来艺术的春天,一度绒默的"二流堂"再度活跃起来。学者陈亚丽将黄苗子、郁风等的创作纳入"老生代"散文的范畴,聚焦"老生代"创作的"大量凝聚着个人独特人生体验与智慧、彰显出独特人格精神和艺术品格的散文作品"。遗憾的是,在论述中,搁置"二流堂"的艺术家身份,未能充分挖掘艺术家散文的独特价值。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二流堂"一向是以艺术成就进入公众的视野,和鲁迅、沈从文等文学家有别。换言之,"二流堂"成员的艺术成就获得更普遍的认可,但送并不意味着其文学创作没有价值,相反,更凸显了"二流堂"文学创作的"与众不同"。文学家的艺术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文学创作,而艺术家的文学创作却格外张扬地凸盈了艺术家的个性气质。本节着眼于"二流堂"成员的艺术成就,跟着他们的"步伐",享受"二流堂"散文中异彩纷呈的"艺术盛宴"。
自由开放的"二流堂",聚集了大批趣味相投、性格迴异的文人墨客,刻下热爱文化与坚守艺术的人格烙印。如果说,吴祖光、新凤霞的文字更多倾向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那么冯亦代翻译家、评论家的角色,决定了"向外扩张"的开阔视野。30、40年代,冯亦代为《新华日报》写书评,还在上海《人世间》杂志开设《书人书事》专栏,70年代末参与《读书》杂志的编辑工作,开辟了《海外书讯》专栏,为国人翻译推介国外书籍。文集《龙套集》、《书人书事》、《听风楼书话》、《冯亦代文集——书话卷》等,践行了冯亦代开辟"海外书讯"初衷,"不但应该和我的美国文学欣赏结合起来,而且也应该写得使读者不但知道美国新出版的文学书,还应该帮助读者知道书籍作者的情况,及这位作者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等等。"冯亦代先后撰写"海外书讯"、"西书拾锦"等专栏,他怀着极大的热情翻译介绍毛姆、海明威等外国文学家的作品。1979年接编《读书》杂志来,冯亦代先后在《读书》专栏发表了200多篇作品,开拓了中国读者的阅读视野。冯亦代的"书话"散文,特色在于译介的同时,融入作者深刻的思考。
.....................
结语
"二流堂"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国统区,是一个追求自由与进步的年轻艺术家松散组合的群体。重庆时期的"二流堂"彰显了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情怀与小资情调,成为自由的"艺术精灵"。随着抗战烟火的蔓延,家仇国恨迫使"二流堂"走出艺术的殿堂,投入抗战的洪流,践行知识分子的使命。"二流堂艺术为武器,在漫画、戏剧及新闻界掀起巨大的反抗浪潮。但自始至终,"二流堂"将自我界定为自由知识分子,有意疏远政治,以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但特定时代环境下,这一群体具有的批判、敏锐、激情及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共产党争取、利用与合作的对象,从此,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政权的更迭,标榜自由、民主与个性的"二流堂",其生活习惯、思想方式己然不合时宜。自由艺术家有传统侠士打抱不平的精神,但并不吻合真正"革命者"的要求,与执政党强调的集体意识并不相宜,注定了"二流堂"接受思想改造的悲剧命运。自由知识分子成为痛苦的"两栖人",不得不在肉体生存与精神独立之间做出扶择,"自觉却不自愿"的接受改造是"二流堂"在特定时代环境下的选择,但这样的扶择不是个例,是二十世纪几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51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