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8 22:13

导 论

作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一种重要教育类型。由于在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就业创业、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状态、保障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中的积极作用,职业教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它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及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历史使命,是推动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无可取代的重要力量。在经济转型期,也成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开发人力资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往往是人力资本投资快速增长的关键节点,进而持续带动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政策环境,都可以佐证职业教育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提高公民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工业化进程提速,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升级,迫切要求人才结构随之做出适应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提速、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需要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技术技能水平的人才和熟练劳动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完善教育结构、人力资源结构,既是教育适应发展方式变革的客观需要,也成为教育实现自身转型的必然要求。

......


第一章 职业教育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以单一或多重标准对利益相关者细致诠释的研究成果也相继出现。如斯塔蒂克基于企业动态运营的视角,提出了现实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他认为,存在这样一些群体和个人,他们可能影响或受企业目标实现影响,是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当他们投入专用性资产,才会转化为前者。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利益相关者以不同方式承担风险,克拉克森以此为依据,将他们分为主动利益相关者和被动利益相关者;又按照与企业关系的紧密程度,进一步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首要指那些企业生存发展离不开的个人或群体,如投资者、股东、雇员、供应商、顾客等;次要则指社区、政府和媒体等企业运行或受企业运作间接影响的个人或群体。综合以上概念,利益相关者指这样一些个人或群体,他们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进行了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一定风险,其活动影响着企业实现其目标,或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二、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职业教育发展涉及多元主体利益。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看待利益,对利益内涵也存在不同维度解读。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反映出三种基本利益矛盾,包括个体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矛盾。职业教育发展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处理好这些矛盾,使利益冲突得以调和。从政策学角度,作为调整、分配、确定利益和资源的工具和方案,国家政策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从本质上说,政策执行就是相关主体基于利益得失考虑而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作为表达国家意志、落实价值选择的基本形式,,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实现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并调整集体利益、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必须以目标利益为核心,从平衡利益矛盾关系入手实现政策目标。就个体而言,利益既包括与自己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各种现实存在物,也包括与价值诉求、生活质量直接相关的精神存在物。利益,具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性,从总体维度进行利益分析是基础性的、必要的。

第三章 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影响因素与需求分析...................86

一、社会转型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86
二、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87
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91
四、职业教育市场主体的需求分析......................97
第四章 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102
一、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102
二、职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105
三、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诊断——利益相关者视角.........110
四、转型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119
五、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结构组成.............................122
第五章 基于“公平”理念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125
一、树立“职业教育是公平物品”的理念.................125
二、基于“公平”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构成 .............127
三、基于“公平”理念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运行原则 ..................132
四、“公平”理念指导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构成要件 .........................141
五、基于公平追求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利益整合机制............ 150

第五章 基于“公平”理念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


一、树立“职业教育是公平物品”的理念

职业教育的公平性不仅仅体现为作为一般意义的补偿教育,其意义更在于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生存保障,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在发达国家,一些学生接受了高等学校教育,毕业后由于自身志趣改变或实际工作需要,重新回归职业教育,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这一现象在我国南方部分省区也出现过,被称为大学生“回炉”现象,曾引发了关于职业教育功能定位的大讨论。因此,职业教育公平同时体现了生存公平与发展公平,它更多地指向民生,具有普遍性意义。公平的职业教育是社会和谐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的恒久动力,也是以人为本,实现人在群体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谋求共同福祉的根本途径。公平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同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同时,他又是一个相对概念。绝对意义上的公平是不存在的。职业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如下条件:社会拥有充足的、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资源;接受职业教育者和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因地域、所在机构的不同而在收益上产生较大差距;社会职业具有稳定性,不会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短缺和闲置;用人机构没有用人观念偏差,具备职业教育公平权的保护意识。显然,受主客观多种因素限制,这些条件在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满足。对职业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可以看作在推动职业教育有序发展,并不断扩展“公平”内涵的过程。

二、基于“公平”的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构成

基于前面的研究,结合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及规则的分析,本文认为,依据当前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体,以职业教育机构作为各利益相关者联结纽带,可以将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分为外部机制、内部机制和利益整合机制。其中外部机制主要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构成;内部机制主要由院校管理机制、办学机制和教育教学机制构成。内、外部机制构成了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基础,以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而政府主体、公平优先和以人为本三个原则是“公平物品”理念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价值选择,构成了评判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政策执行是否有效的价值标准。同时,三个方面的原则对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机制的各系统运行具有指导、约束、规范作用。通过三大系统的运行,三个方面原则得以贯彻和实现,从而保证了“公平物品”理论目标的实现。从整个运行过程来看,它不是单向的,而是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推进,不断反馈、不断调整、不断修订。
.......


第六章 基于整体利益“双引擎双主体联动”职业教育模式


一、职业教育发展“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的内涵

以往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是学校、企业两轮“一强一弱”“一大一小”,甚至是学校“独轮”在政府带动下前行的。在“双主体”模式下,要求学校、企业共同发挥主体作用,在政府引导、市场调控下,合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的经营单位或个体的组织结构体系,一般是根据提供同类劳动服务、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来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建筑行业、机械行业、化工行业、纺织行业、餐饮行业等。这里指各类行业组织,包括行业机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商会、企业联盟等组织。

二、职业教育“双引擎双主体联动”模式的实施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中央政府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安排,并使之系统化、体系化;地方政府要切实将职业教育纳入发展规划,规范管理和运行机制,制定激励政策和引导措施,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有效整合和优化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统筹规划不同性质、类别的院校建设,改变结构散乱、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对职业教育进行集中统筹和规划;制定严格统一的办学标准,确保资源最优投入;实施定期考评,把那些办学质量高、发展实力强、社会评价高的学校纳入发展规划,关、停、并、转一批不适应发展需要、规模小、质量劣、声誉差的学校;大力推行先进模式和成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和管理机制;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参与的发展氛围。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4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4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