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基于P2P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8 22:22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1 世纪初期美国学者 Guy  St.  Clair 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他指出图书馆界的专家和馆员的新职能应该是为到访用户解决实际问题,提供获取知识并且创新知识的全新服务,即知识服务。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知识在社会的进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社会的进步不再依赖人力、物力等传统资源,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利用知识,利用知识的广泛传播以此来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知识已然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取代的生产力要素,在社会和经济的进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促使知识服务成为了推动生产力进步的核心要素。
由于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用户对知识的渴望逐渐增多且呈现多元化的特性,知识服务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这一特征要求,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知识服务是以知识的检索、整合、研究、重组为基础,针对用户的需求和问题,在解决用户问题之前一直与用户保持密切联系,图书馆通过这项服务可以融入到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为用户提供全新的知识精品服务。图书馆知识服务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根据用户的问题,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重新提炼并传播。     

对等网络的核心目标是让资源可以更充分的共享,它可以被看成由多个对等体(peer)组成的一个集合体,集合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要贡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与此同时,作为回报每个 peer 也可以得到其他 peer 所共享的一切资源,这也就意味着在对等网络中没有一个电脑会成为终端,它们都是客户机并且地位都是相同的。在 20世纪初期,P2P 就已经成为各大专业性网站研究的焦点。随着 P2P 的发展,全新术语servents(源自 server+client)应运而生,servents 较好的解释了对等网络中各节点的对等关系,在对等网络中,各个节点扮演着双重身份,即是资源的提供者,也是资源的获取者。对等网络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得以充分的共享,不用再担心信息位置的问题,它是共同协作,共享的理想技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张晓琳指出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Information Gateway)服务模式是将某种特定学科或专业有价值的信息、服务通过严格筛选,人工处理,专家审核、定期更新等方式整合到一个专门的门户网站中,志在为用户提供精品的知识服务,用户可以利用该门户网站获取其感兴趣的知识和资源,此外该服务模式还将网络上有参考价值的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和归纳并设立链接,供用户浏览、检索。该服务模式的优点是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知识服务的效率。  
刘竟提到在为用户呈现高品质信息的时候,贴心、体系健全的服务功能同样是学科信息门户服务模式进步的重中之重。现如今,图书馆都提倡以用户为中心,所以“面向用户”的服务理念随之被提了出来,学科信息门户也朝着更广阔的前景去延伸。学者们对学科信息门户服务模式的服务方法开展了研究和归纳,从而得出在为用户提供资源的基础上,还应该添加用户访问、搜索、多样化及具有辅助效果的服务。 
徐艳芳,曹高辉指出专业化知识服务模式是目前所有知识服务模式中,最深入细致的一种服务模式。由于社会和高新技术的不断开拓与创新,所有学科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呈现出学科的细化和交叉渗透的现象。这就需要知识服务提供者也跟上时代的脚步,对相关学科或专业进行全面、细致的学习,随时关注该领域的新动态,这样才能按照用户的意愿,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的检索、选取、整理,从而深度分析、挖掘,归纳,去重,并进行重新的整合分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利于用户作纵深研究,从而实现知识应用和创新。 

最后总结出文章的创新点及进一步发展方向。如图 1.1 所示。 

基于P2P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


第二章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概述 


2.1 P2P 概述 
“peer-to-peer”是 P2P 的全名,peer 的意思是“同辈”、“同伴”、“同等”、“比得上”,因此,P2P 的含义就是“用户和用户之间是对等的”,简称对等网络。在 P2P网络环境中,每个节点都是对等的,节点间可通过终端设备的处理能力达到更广泛意义上的计算机资源和服务的共享。P2P 技术可以提供的服务有:资源、数据的交互和共享、运算数据(例如计算机的周期)、储存空间的共享等。 
P2P 是一种分布式网络,通过网络直接在对等体(peer)之间实现文件交换和资源共享。在 P2P 环境下,参与者首先要选择资源并且上传到网络,这些资源一旦上传到网络中就会被其他参与者得到并使用,同时其他参与者的资源也将共享在网络中,并且可以被所有参与者使用从而达到交换文件的目的。整个过程中参与者无须连接到中心服务器去浏览或下载,避免了集中式服务器存储资源、处理能力有限的瓶颈。在 P2P 环境下,所有参与者都是公平、对等的,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可以被看成一个节点,即资源的拥有者(Server),为其他的参与者提供资源,同时也可以看成资源的需求者(Client)。 

从网络体系本身来看,P2P 是一种区别于 C/S 模式的资源分布利用与共享的网络模式。这种模式是最开始创建互联网整体框架的基础。追本溯源,当万维网(www)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P2P 就已经成为了 Internet 的基本特征之一,那时 Web 中的所有用户都是对等的。之后,出现了 C/S 模式,该模式将信息资源和成本资源都集中在服务器上,为其他客户机提供服务。但这种集中式服务器不但成本投资大,而且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其工作效率也不是很高。这种情况下,P2P 模式又开始被人们所关注,P2P模式中不存在服务器与客户机之分,每个对等体同时向其他对等体提出需求,享用服务,同时也向其他对等体提供自己的资源和服务,达到共享的目标。这种模式既能使每个用户都掌握资源的控制权,减轻了“服务器”的负担,又使资源得到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知识服务这一理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知识服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将信息和知识资源重新整合,并进行深度挖掘、集成、分析、创新,最后创造出令用户满意的全新知识产品的服务。知识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决策部门及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等,它拥有较强的辨别和解析能力,以解决用户问题为最终目标。在服务过程中,该服务依照用户的知识素养和背景,努力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直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以馆员的智慧、专业知识储备和创新意识为基础的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是以图书馆多样化的服务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资源为基础的,用服务驱动知识,用服务扩大市场,最后展现出服务的价值。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改进和深化,是拥有指引性或预见性的一种全新的知识研究活动。国外建立的全新学科馆员服务就是对它的一种完美诠释。我国最早设立学科馆员的图书馆是 90 年代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图书馆从此进入知识服务时代。知识服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图书馆馆员的智慧和自身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为达到用户要求而设立的一项全新的服务,它根据用户的需求自主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方案,展现的是图书馆员与时俱进的专业素质,知识创新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智慧。 

图书馆通过智能技术对原有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在对显性知识进行加工的同时,融入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提炼出一个有针对性的知识元数据目录库,再与其全文数据库进行链接,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知识产物。 

……


第三章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分析 .......................... 19
3.1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需求分析 .............................. 19
3.1.1 P2P 环境下用户知识需求现状分析 ................................. 19
3.1.2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需求分析 .......................... 22
3.2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分析 ............................ 23
3.2.1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拓扑结构 ........................... 23
3.2.2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容传送 ........................... 24
3.3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 26
3.3.1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资源优势 ..................... 26
3.3.2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技术优势 ......................... 26
3.3.3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人才优势 .......................... 27
3.3.4 良好的社会基础 ............................................. 27
3.4 本章小结 ...................................................... 27
第四章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 ......................... 28
4.1 图书馆 P2P 服务原理 .............................................. 28
4.2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构建 ............................ 29
4.2.1 资源层 ..................................................... 29
4.2.2 管理层 ....................................................... 30
4.2.3 服务层 ......................................................... 31
4.2.4 应用层 ......................................................... 32
4.3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 .................................... 33

4.4 本章小结 ......................................................... 35

……


第四章  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构建


4.1 图书馆 P2P 服务原理
采用 P2P 网络技术构建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是一种资源分布利用与共享的网络体系架构。在这种网络模式下,减轻了服务器作为唯一的资源提供者的负担,每一个客户机都可以向其他客户机提供服务并与其他客户机共享资源,也可以利用分布在各客户机上的边缘性网络资源,这时他们就成为该网络系统中的 Peer。 

图书馆的 P2P 服务模型是以一个图书馆为超级节点,,以用户为超级节点下属的普通节点的模型。此模型下,图书馆不但要对用户进行管理,还要向用户提供集中式目录。各个图书馆之间构成分布式结构,图书馆与其下属用户之间构成了集中目录式 P2P 结构。在以 P2P 对等网络为基础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下,每一个 peer(用户)都需要将自己的资源共享出来,同时也能够利用其他 peer 提供的资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对等网络中,不但数字资源可以进行共享,传统的纸质文献或图书也同样可以进行对等交换。对等网络注重以用户身份提供的资源,当一个 peer 准备加入对等网络时,服务器会将该peer 的登陆信息记录下来,其他的 peer 会得到通知,同时该 peer 也会得到已经连在网络上的其他 peer 的名字索引,服务器仅仅是以一个类似中介性质的身份而存在,资源仍然保留在各个 peer 手中,peer 之间进行连接和通信都不必经过服务器。同样的,在图书馆对等网络服务中,图书馆的资源不仅包括自己的现有馆藏资源,每一个到访的用户的资源也可以为图书馆所利用,但图书馆并不拥有这些资源的所以权,图书馆拥有的是使用这些资源的权利,这些资源的拥有者始终都是用户本身。 

……


结论


在 P2P 的分布式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将图书馆的知识组织技术与 P2P 的拓扑结构、实时内容传送技术相结合,构建了基于 P2P 网络技术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通过对基于 P2P 网络技术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全面研究和归纳,总结出了以集中式目录模块为中心的服务流程,并具体探究了依次从用户所属图书馆、邻居关系的图书馆和 P2P 网络中的其余用户进行知识服务的流程。 
论文虽然给出了服务框架和流程,但在具体操作和如何实施等问题上并没有给出很好的计划和解决方案,在接来下的研究中应给出详尽的方法和策略以实现基于 P2P 的图书馆知识服务。

用户彼此间是否达到一定的共识,是否彼此信任,这是 P2P 网络技术在知识服务中得以运行的前提,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防止用户隐私的泄露并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作。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4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4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