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为例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与研究
要想掌握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动态的第一手资料,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证调查和资料搜集,用数据说话才具有说服力。
一、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
本文以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在校硕士研究生为样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参照标准,,以已有的素材为前提,在调查收集整理资料以后,深度剖析当前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存在问题及其成因,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掌握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始资料和数据。
(一)硕士研究生群体特征概况
研究生群体与本科生和博士生相比,有其固有的特点和特性。笔者发现针对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受我国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年龄规定的限制,当前在校硕士生基本上以“80 后”、“90 后”为主体,以及少量“70 后”。作为年轻、充满活力的新生代,他们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因此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卓有成效、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相对于以前,家庭环境优越,物质条件丰富,是家庭和社会重点呵护的对象;他们“游离”、“穿梭”于信息飞速发展的多维时代,是信息时代的体验先行者。“80 后”、“90 后”往往是社会批驳的对象,被人冠之以“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一代和新时期建设的“顶梁柱”。
1、思想方面:创新、果敢与人生观、价值观选择多元化和功利化并存
新时期的硕士研究生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思想新潮,好奇心强,因而他们的创造创新能力很强。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弄潮儿”,时时会在各大网站或者论坛上看到他们的“火星文”,网络语,看到他们的 Cos-play和“非主流”造型。他们思想新潮,果断勇敢,敢于在各种网络媒体上宣传自己的思想,敢于另辟蹊径,不拘泥于形式,富于想象力。他们整天“萌萌哒”,见人“么么哒”,用“有钱就是任性”的态度,来对付他们的“也是醉了”行为,最后“问题来啦”,“你这么厉害你家人造吗?”同时这一群体由于其出生和生活的时代,有别于老一辈物质匮乏、食不果腹、政治动荡、经济波动的时代,他们从小衣食无忧,备受家庭的呵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渗透下,催生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势必都会影响他们尚未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的激烈竞争,只会让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选择更趋现实化和功利化。
........................
二、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研究
(一)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的主流方面
调查表明,武汉地区高校硕士研究生所呈现的思想道德水平,主流较好,凸显了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一面。具体体现如下所述:
1、思想道德水平高,有理想信念、积极努力、务实向上
在调查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精神面貌总体上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在回答有关理想和信念这一题时,82%的研究生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访谈和座谈的过程中,他们也明确表示对学习和人生有自己的规划和打算,并计划朝着这一方向奋斗。多数同学表示,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在问到“是否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或做义工”时,有 47%的同学回答经常参加诸如此类的社会公益活动。
2、人生目标明确,主体意识强,强调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生目标可以使长期的,也可以是具体某一个阶段的,既可以对未来具体明确地描述,也可以描绘大体框架、蓝图。当前的硕士研究生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要么追求真理,要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么追求家庭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这一点从他们对自我的追求这一题就可以体现出来。在有效问卷中,有 208 名研究生选择将“家庭和睦,婚姻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并达到总数的 30%之多;另有 31%的研究生追求的是“事业成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具体分布和数据参见图 1-1 人生追求),这一数据比例也表明,硕士研究生自我意识较强,并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
3、关注国家大事,对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有较高认同
华夏文明璀璨夺目,在世界历史上堪称瑰宝,在上下五千年的道德文明中古人先贤给我们留下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从以人民大众安危为己任的范仲淹,到以身殉国的文天祥,无一不表露古人对于家国故土的热爱,对于人民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问卷中在问到“对研究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传统,如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是否有必要时,选择“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两个选项的研究生之和百分比超过 90%;调查“是否会关注国家大事或社会动态”时,有 58%的学生表示经常关注,42%的学生选择偶尔会有所关注。可见目前硕士生对国家和民族爱得深沉,关注国际国内实事动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基本表示肯定。访谈中也得知,他们对传统道德观念现代价值的认可,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时今日仍旧不过时,仍具有极大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表现出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自觉认同与遵从。
........................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层面
(一)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多种文化思潮相互交叉、融合和相互冲击,也将西方国家资产阶级陈旧、腐化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所宣扬的“普世价值”、“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观念,带入了中国,这些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负面影响。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过分强调自由和竞争,以及个人私欲的完全膨胀,也影响着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利益观。
2、国内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解开了传统模式对经济的过多束缚,使中国的经济得以高速发展,但它也给人们的精神方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出生于改革开放、社会变革,更新换代加速时期的当代硕士研究生,他们的思想无疑会受到市场经济一而再的重创。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颓废等“负能量”,处处可见。第一,不良思想严重误导如今高校硕士生的思想观念。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至上、不当竞争的思想,使硕士研究生只看到利益与竞争的一面,而忽视集体利益与合作,导致他们变得自私自利,集体观念不强,在利益的链条下,过分追逐个人私利。第二,扭曲着如今硕士生的“三观”。第三,影响着硕士生的道德追求和意识理念。市场经济有利益有弊,给我们带来丰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我们的道德观念。更有甚者会做出一些损害他人权利和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不仅违背道德,更违反法律、法规。
(二)网络信息世界的不良影响
互联网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网络的日趋进步和先进,也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机遇,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灾难。网络开阔了人的思维,提供了许多便利的途径,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和自主性,对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在各种新兴媒体尚未出现之前,研究生更多是从书本、学校宣传教育、课堂教学等渠道获取知识,以思想道德教育宣传内容来确立自己的道德行为。网络的日新月异,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莫测,面对纷繁复杂而又充满各种诱惑的网络世界,硕士研究生虽然有一定的网络信息筛选和甄别能力,但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不能自觉抵制网络腐败信息。同时在参与网络互动活动中,作为虚拟的网络参与者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判若两人。致使他们在虚构的世界和真实生活场景中,呈现“双重人格”,如价值取向上采取双重判断标准,或者是非曲直上的模糊不清。在他们身上常见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如:充当网络黑客、浏览和传播色情信息、网络语言粗俗不堪、沉迷暴力网络游戏、热衷网恋,感情状况混乱和网络犯罪等等。
........................
二、学校层面
(一)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偏颇与失误
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年数已久,近几年效果显著,但是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因为某些原因仍旧积重难返。传统的应试教育催生的倡导智力教育的大行其道和轻视品德教育的夹缝生存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高校培育学生高品格,高素质人才的积极性,研究生在校表现的好坏,武断的归结于学业成绩的优良中差,并非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标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德育仍需进一步完善
高校德育工作并不衔接,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仍需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明确的德育标准。德育目标是道德教育的标杆和努力方向。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在生理、心理、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诸多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因此德育目标也应区别对待,呈现出其差异性的一面。然对照 1995 年《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的相关规定,会发现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德育目标,甚至可以说是无甚差异,因此在具体的完善、落实活动中,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硕士研究生德育目标不明确。第二,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和外延的重叠与脱节。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指的是德育教材的主要涵盖内容和知识体系,而外延指的是除去课本教程以外的补充书籍。1998 年 6 月,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规定:“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6 学时)”。“按照 201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的相关部署,原来面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并作为 1 门必修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与本科阶段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复,虽然后续许多高校扩充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及时事政治、热点透析等相关内容,但是整体看来仍旧只是对现有知识的罗列和赘述,而对于只有专科学历的学生来说,教材内容明显脱节,与他们期望理解的现实相去甚远。第三,道德教育方法上趋同、不衔接。我国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德育管理上以班级管理、专职辅导员管理的方式为主。而实际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却忽视了硕士生群体的特殊性,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脱节、不衔接。
2、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待改善
首先,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未注重将思想道德理论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硕士研究生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群体,在经历了多年的学习或者工作后,在思想、道德、行为和价值观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维。他们既受过高等教育,又有着一定程度的社会经历。硕士研究生岁数间隔大,其中有些人已经结婚,也有些已经有下一代。家庭矛盾、经济压力、情感问题和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在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仅仅让他们知道是什么,还远远不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应该突出实用性,掌握科学的方法,比机械性的灌输更能奏效。
其次,高校对硕士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忽略了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主体功能的凸显。高校应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研究生教育的首位,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将自己的独立思想、道德量表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最后,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实践活动的穿插。由于硕士研究生人群较为分散,不便于管理,平时能聚在一起的时间就是课堂,除此段时间外很难完整地将他们组织在一起,仅有理论的学习,没有实践的巩固,思想道德的教育和渗透,显然是苍白的。
.........................
第三章 解决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教育对策 ................. 43
一、构建和谐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 ...................... 43
(一)净化社会大环境 ................................. 43
(二)创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 44
(三)建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激励机制 ....... 44
第三章 解决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教育对策
一、构建和谐的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
(一)净化社会大环境
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程度的加深,社会环境对硕士研究生的意识形态及道德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大环境与研究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研究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举重若轻,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研究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恶劣的社会环境将使研究生形成错误的思想认识和消极的人生态度。目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贪污腐败现象,歪风邪气的滋生都将对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不良的诱导和侵蚀,当前净化社会环境的具体做法是要倡导全社会都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倡导用现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规范公民的思想道德行为,以核心价值观指引国民意识流,凝集思想产生共鸣;绘制中国特色的理想蓝图;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全面推进社会进程,营建认可核心价值观的舆情情景,共同实现“中国梦”;完善国家法律制度,健全监督惩治机制、防腐体系,创新国家管理新模式,用“四个全面”完善各个领域规建;弘扬社会正义和增强主旋律教育;指导硕士生客观、理性的对待外来文化,完善对是非和陌生事务的甄别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念。
(二)创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在推进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网络文化的兴起改变了硕士生的生活、学习方式,还拓宽了其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同时低俗的网络文化和不良网络资讯也腐蚀着硕士研究生们的思想。当前硕士生所处的网络环境,已然极大地威胁到了其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因此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继续实施网络实名制,扩大网络身份的透明度;增强对网络场所的监督、规制。高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校园环境,制定相应的网络管理监督办法和网络不良行为的惩罚制度,加大对违法违纪网络现象的惩罚、打击力度,营造良好的网络沟通和交流的风气。
.........................
结语
国家的崛起和富强少不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华夏的繁荣和振兴有赖于思想和道德的助推。实现国家和个人的伟大“中国梦”,既着重在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上下功夫,更强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面临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作为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历史使命的硕士研究生们又该如何自处?硕士研究生应该呈现怎样的精神状态,应该遵循怎么样的道德标准,应该如何在繁杂、多元的文化思潮中保持应有的道德秉性和道德坚守,这都是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和相关教育部门必须慎思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硕士研究生由于其创新、果敢与人生观、价值观选择多元化和功利化并存的思想特征;独立、有主见与以自我为中心并存的性格特征;积极进取与消极避世、心理问题并存的心理特征;年龄结构跨度大与生源结构复杂并存的结构特征,其思想道德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繁杂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及网络文化的不良侵袭、家庭环境和家庭的忽视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加上硕士研究生自身修养的不足和缺陷,导致目前硕士研究生各种思想道德问题的呈现。完善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培育和管理机制,完善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自我教育和道德自律,是解决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全面理解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方针,用已然形成的、高度概括的“三个倡导”科学指导思想完成思想道德领域内的变革,才是当前最紧要和最紧迫的任务。
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建设,道路漫长且需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整合有效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德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品质,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7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