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我国推广媒介及信息素养的挑战与策略

发布时间:2016-06-18 05:06

一、媒介教育、信息教育素养的内涵


(一)媒介素养教育内涵

1、“媒介”与“素养”

“媒介素养”这个概念源于西方英语“Media  Literacy”,“media”是复数,其单数形式是“medium”,该词语有几种汉语译法:媒体,媒介或者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体”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媒介、手段,例如传播媒体、教学媒体、视听媒体以及印刷媒体;还有一种解释是专指新闻媒体。

在香港,学者们因为翻译语言与使用习惯大多使用“媒介素养”,“传媒教育”;在中国宝岛台湾普遍使用的则是“媒体素养”;而在中国大陆,学者们更广泛的认为“媒体”更多给受众带来的释义第一印象是具体化的机构,更多的指新闻媒体等。“某媒体于近日报道的某事件(某新闻事件)引起广泛关注”,这里的“媒体”就专指“新闻媒体”而非其他。但是“媒介”这一词语属于抽象的概念,不仅包括了媒体,也包括了信息以及传播过程等。所以“媒介”一词比“媒体”在概念上更加具有内涵。“媒介”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不同特质的的具体媒介,包括许多不同特质的具体媒介。

因此“媒介素养”成为国内学者约定俗成的称法,也多次在学术交流与发表中被广大专家学者广泛使用。例如:早在 2004 年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中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学者们提交的 28 篇中文论文中,21 篇采用的都是“媒介素养”一词。在 2004 年 10 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正式创建的媒介素养网站,该网站研究就包括:媒介素养研究、媒介素养调查、媒介素养样实践、媒介素养生态、媒介素养资料等栏目的建设。

2、媒介素养教育

英国学者在20世纪30 年代率先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概念最初提出来的时候是“文化素养”,最初也是为了维护英国传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对社会上由大众媒体传播的流行文化进行抵制。或者,我们可以说“文化素养”是“媒介素养”的前身。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传播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新媒体的层出不穷,“媒介素养”随之也外延出新的不同的内涵。可以说,媒介素养在历经几个年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内涵丰富饿概念。因此不同国家的学者从不一样的角度和层面对媒介素养也作出了界定。

在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又称为媒体素养教育,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于 1992 年提出了媒介素养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质疑能力(ability to question)、评估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创造和制作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反应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

.......................


(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

最早对信息素养进行定义的是美国图书馆学会,在 1989 年给出的定义是,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探究其本质就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最初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被人们所认可,主要是针对利用媒介以及海量的信息资源来讲的,她锻炼的是学者的信息检索和处理、运用能力。从 2001 年以来,信息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业界重要的理论研究课题,世界各国都纷纷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应激励和促进措施。2002 年,国际图书馆协会(IFLA)正式成立了专门的信息素养部门(Information Literacy Section),200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信息素养培训者师资培训班”,我国于2009 年在福州召开了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下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一般说,信息素养是由七种能力构成:工具型能力,即传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资源型能力,这是图书情报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社会型能力,即分辨信息发布主体的资质及信息源权威性的能力;研究型能力,即能利用有效的研究方法的能力;表达型能力,即能进行写作、创作的能力;技术型能力,即能不断进行适应性、终身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评论型能力,即能正确评价信息和技术的能力。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的《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也提出,信息素养能力的主要表述为:“能够有效的、高校的获取信息;能后熟练的、批判的评价信息;能后精确的,创造性的使用信息。”

.......................


二、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推广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推广取得的成绩

当前媒介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成为大众认识和接触社会的主要方式,因此,开展媒介教育,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帮助人们更加合理的认识和使用媒介,进而促进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国外很多的发达国家在媒介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客观的成绩,甚至已将它变成本国的一种通识教育。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

随着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我国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索,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认知水平,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智力支持。国内的众多学者和专家在整理、分析和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吸收和接纳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条件,以及对我国媒介教育开展工作的总结分析后,提出了一系列的适合我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同时,我国的很多大学内已经设立了很多的媒介教育硕士点,很多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研讨会不断地召开,出版发行了很多媒介素养相关的教育书籍和著作,一些媒介素养的专业网站不断地成立并得到认可,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总的来说,当前学术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达成一定的共识,并开始不断深入系统的进行探索,以期尽快完善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

2、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基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特殊性,在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介技术影响范围的扩大,我国的各级政府逐渐提高了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不仅开始结合先进的媒介技术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工作,例如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各级网站,通过网站加强了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利用各种媒介技术来完善政府的新闻会议发布和电视视频会议等形式促进民众对国家政治的参与,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而且逐渐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我国的高等教育范畴内,不断的提供各种人才、资金的支持,通过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地鼓励学校结合多媒体技术手段改善传统的教育手段,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们对媒介技术的使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我国的政府还通过例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我国的媒介传播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指导,杜绝社会上的不良信息的传播,进而给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创造健康文明的环境。另外,,我国的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媒介行业和从业人员的整顿和引导,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


(二)我国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推广面临的问题

1、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缺乏商业和大众媒介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媒介产业逐步引入市场因素,在传播制度上,我国拥有世界上独特的媒介制度,即“一元体制,二元运作。”“一元体制”是媒介为国家所有制,“二元运作”是媒介经营既有部分国家拨款,也考广告灯市场利润。“这种体制下的媒介既要完成现行政治结构所要求完成的意识形态宣传任务,又要通过广告等市场经营收入支撑媒介的再生产。简而言之,用国家所有制赋予的政治优势在市场上获取经济收入,又用市场上赚取的经济收入完成意识形态领域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

媒介的生存必须关注相应受众的需求,只有满足受众对于信息量的要求,不断增加信息的趣味性、可读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增强其传播的能力。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新的传播媒介不断出现,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对其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新闻报道中,如有偿新闻、新闻侵权、新闻损害、新闻炒作等;媒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新闻从业职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新闻娱乐化倾向日益突出。同时,学者们指出存在的一些其他问题:媒介的商业化,是以获利为目的的,而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则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在目的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媒介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媒介是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应该保持客观、公正,但事与愿违,一些媒介为了争夺市场,抢占先机,促使一些媒体的内容日益煽情化、低俗化。例如:电视广告对保健品的虚假宣传,以“找托”现身说法的形式在广大受众面前呈现出了夸大、虚假的效果,给群众造成误导,甚至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大批泛滥的“戏说”古装剧以贪图享受、制造麻烦取乐的剧情格调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倾向格格不入,严重危害青少年成长;多种利益诱导下个别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人格操守的缺失造成的虚假新闻不断出现,混淆社会正义。2013 年 8 月 20 日,北京警方宣布“一举打掉一个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的网络推手公司”,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商业媒介和一些大众媒介,并不愿积极地参与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他们狭隘地认为,大众的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是为自己挖掘坟墓。

台湾学者陈世敏指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改进需要业界的积极参与。”②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是为了能够提高受众的媒介及信息素养,让更多的受众甄别媒介信息,批判的接受、使用和制造信息,不轻易的受媒介和信息的约束和摆布。但目前,媒介市场充斥着异常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对于媒体界的生存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在资本主导的条件下,商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也不愿意伤害自己的利益。因此,对于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这些媒介持漠然的态度。

但在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的推广中,对于拥有广泛受众的商业和大众传媒的介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会促进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的更好推广。

.....................


三、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推广面临的挑战 ................ 21

(一)媒介与信息素养融合后的综合性素养教育 ................... 21

(二)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对象的变化 .................. 22

(三)媒介及信息素养内容和功能的变化 ........... 24

四、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推广的策略.......... 28

(一)明确“防御模式”与“建设性模式”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 28

(二)学校作为推广媒介及信息教育的首选渠道 ............... 28


四、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推广的策略


(一)明确“防御模式”与“建设性模式”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最初只是在西方国家出现,伴随我国社会的发展,新闻传播以及信息充斥社会角落的环境迫使中国学者开始引进来媒介以及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中国公民掌握媒介信息的重要运用,学会正确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发展成为新媒体时代社会海量信息的“解读者”和“获取者”,这也是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发展至今的重要目标及核心。在这一基础目标之上,竭力提高公民运用新媒介区处理信息的能力,解读信息的能力,这是也将是今后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可以说“防御”与“建设”是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的两大目标。

在我国,研究者研究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带给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育开展过程中,社会公众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会新媒介的出现,主动利用网络信息科技带来的便利,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享用社会新近科技带来的福利。另一方面,在利用新的媒介及信息素养先进福利的同时,社会公众必然会自觉抵制社会不良信息的入侵,从源头上杜绝负面信息的影响,为社会保存更多的正能量。从我国的特殊国情看,为了更好的推进我国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国家应该建立保护和防御体系,保护和防御是所有国家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早期的指导理念。伴随社会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新媒体时代,我国更要关注媒介素养以及心思素养的教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保护和防御措施,从中国特殊的经济技术和教育背景之下,探索更加积极、主动的媒介素养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


结语

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开展 20 余年,在不断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数据的更新,媒介信息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新形势下, 探索寻求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推广之道乃是当务之急。

在当下,成千上万个的信息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的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对媒介的认知、辨别与使用和创造的能力成为媒体时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媒介给受众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在我国推广媒介及信息教育有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仍然需要一段很长的路摸索,但是我们不能停下来脚步,要面对这种挑战,思考并一路前行。在对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研究时,了解到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第一人”的卜卫教授、王天德教授、何村教授等人始终致力于我国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之中,他们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一路探索、一路前行,克服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克服了课程体系尚未标准化的难题,解决经费困境,用一种开拓者的勇气,走出了一条先驱的道路。

但是仅仅依靠专家们的实验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还要利用多方资源,从多角度、多维度的探讨如何在我国走出一条可推广的媒介及信息素养发展的道路。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教育方法,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其长短优劣。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推广是一个一个环节、各种因素互补互动构成的系统。在我国媒介及信息素养教育只有依靠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全面提高我国公民媒介及信息素养,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8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8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