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喧哗与骚动——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6 06:46

一、“莫言现象”概述


(一)“莫言现象”的界定

“莫言现象”曾被提出,但是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莫言现象”并不是同一含义。我们讨论的“莫言现象”,主要是从 2012 年 10 月 11 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全民话“莫言”,各界谈“莫言”,进而形成所谓的“莫言现象”。所以,在这里研究的“莫言现象”,我们这样界定——指的是由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所引起的有关文学、媒体、商业、消费、教育、经济、社会效应等等多方面思考的一种文化现象。

北京时间 2012 年 10 月 11 日 19 时,瑞典学院宣布 2012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由莫言先生获得,自此莫言成为了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中国籍本土作家。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的新闻媒体界、文学评论界、文化艺术圈、社会大众等等各个方面的迅速反应。最先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与反应的,就是新闻媒体界,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各大新闻电视台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与此相关的新闻,这些新闻意在强调“中国籍”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此事件被作为新闻热点与头条持续报道,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迅速在文学评论界掀起了热潮,作家、评论家以各大学术期刊、报纸、杂志为阵地,从各个视角阐述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一时“洛阳纸贵”。但很快社会各界人士对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不再只驻足于文学的范畴,而是越过了文学的边界,发展成为辐射到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现象。

......................


(二)“莫言现象”的生成过程

北京时间 2012 年 10 月 11 日 19 时,瑞典学院官方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 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如闪电。在宣布莫言获奖的一分钟之后,国内的凤凰网抢先报道了这条新闻——“中国作家莫言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该新闻把“有史以来”、“首位”、“中国籍”等词语作为关键词,并指出此次颁奖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又过了一分钟,一篇名为《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稿由中国新闻网发出,同时配有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又过了几分钟,新华网发布“快讯”,对莫言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了简单介绍,,还配上了 2010年 5 月 11 日莫言做客该网,与读者交流并探讨文学的相关文章的链接。电视媒体的反应可能没有网络媒体那么快,但也予以此事足够的重视,当天晚上 19 时 12 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以“插播”的形式出现在了正在直播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闻报道称“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与此同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新浪微博的头条,三十分钟之内得到网友的评论两千多次、转发超过九千次。随后,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多家电视媒体及网络媒体的记者前往莫言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县,并在当晚的九时许采访到了主人公——莫言。

2012 年 10 月 12 日,“莫言”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当日国内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题为《中国作家首捧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并配有一幅莫言手持诺贝尔文学奖奖章的生动形象的漫画。《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指出莫言的获奖是令人鼓舞的重大文学事件。同时在报纸的第 05 版即“文化新闻”版块刊发了四篇有关莫言的文章,分别是《“中学西渐”过程中的一个醒目路标——文学界热议莫言荣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一瓶尚未开封的茅台酒》、《中国作协对莫言获奖发表贺辞》和《法兰克福掀起莫言热》。《中国青年报》刊发了题为《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莫言!》的头条新闻,对莫言表示祝贺,并发表了两篇与莫言有关的文章,一篇为《我一直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内容是莫言于前一日晚间 21 时对记者相关提问的回答。另一篇为《以独特见解透视独特世界》,文章汇集了文学评论家唐晓渡、诗人欧阳江河、诗人西川、清华大学国学院刘东教授、文学评论家雷达、文学编辑叶开等人对莫言获奖的看法。由此,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多家媒体开启了报道盛宴,从下面一些文章的题目就可见一斑:《读懂莫言,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中国》(单士兵,新华每日电讯,2012 年 10 月 12 日第 03 版)、《汉语文化自我超越的标志》(王晓华,深圳特区报,2012 年 10 月 12 日第A02 版)、《莫言的承载力》(衣鹏、宋江云、王峰,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 年 10 月 12日第 02 版)、《莫言获奖空前不绝后》(叶小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 年 10 月 13日第 01 版)、《莫言获奖实至名归》(施晓慧、刘歌,人民日报,2012 年 10 月 14 日第03 版)、《关注莫言,少些与文学无关的喧嚣》(丁永勋,新华每日电讯,2012 年 10 月15 日第 03 版)诸如此类。此外,外国媒体也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事表示关注,《纽约时报》、路透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都对此事予以关注并进行报道。

......................


二、喧嚣与纷争:“莫言现象”的表现与发展


(一)图书著作出版的“热闹非凡”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多家出版社借着这股风潮新出版了大量与“莫言”相关的图书,可大体分为作品类和研究类。作品类指的是莫言的文学作品,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文学作品的各种版本被大量印行。研究类指与“莫言研究”相关的论著,包括专著类和资料汇编类。

1.作品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据 2012 年 10 月 15 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一篇题为《“莫言热”搅动图书市场》的报道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图书市场急速地形成了一股“莫言”风,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莫言的作品均成热销态势。如北京的王府井书店,10 月 12 日一早,就有读者在外等候,开门营业不到十分钟,莫言的作品就销售一空。不仅北京如此,深圳、乌鲁木齐、武汉等多地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鉴于此,莫言获奖之后,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十多家出版社相继推出莫言文集或者莫言作品的单行本,既有正版出售,又有盗版横行。其中,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莫言文集》和《莫言经典收藏》,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莫言长篇小说集》和《莫言小说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莫言文集(诺贝尔奖纪念收藏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莫言诺贝尔奖典藏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莫言自选集(精装礼盒版)》。除了文集类,发行的单行本更是不胜枚举。如《生死疲劳》(麦田出版社,2012 年 11 月)、《檀香刑》(麦田出版社,2012 年 11 月)、《我们的荆轲》(新世界出版社,2012 年 12 月),《蓝色城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年 1 月)、《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 1 月)、《檀香刑》(长江文出版社,2013 年 3 月)、《红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 年 6 月)、《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檀香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年 9 月)、《莫言作品精华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年 11 月)等等。无论是文集类还是单行本,不难看出,“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者”已然成为各大出版社贴在莫言身上的一个标签。

.....................


(二)研究评论的“毁誉参半”

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是对其在文学创作上的肯定,但与此同时却也将莫言置于了众说纷纭的风暴中心。各大学术期刊、杂志、报纸以及网络媒体从各个角度热议莫言获奖事件,开启全面讨论莫言的模式。浏览完这些资料,“莫言热”、“当代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后诺奖时代”、“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翻译”、“消费文化”等等词语会不断地闪现在脑海之中。文坛之内的多元认知,文坛之外的纷繁复杂都彰显着国人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之高。“诺奖”的降临,使得莫言被更多的领域所认知、接纳,对于莫言的品评,也逐渐跨越了文学的境域。而各色评价、各式声音突显出的,是人们的思索空间正在逐渐向更自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前行。

1.文坛之内的多元认知

莫言获奖之后,文坛内部对这一文学事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认知,对于莫言的创作,有人如获至宝,有人视如草芥;对于“诺奖”的到来,有人深感庆幸,有人视作“挽歌”。赞誉之势、贬斥之声交相辉映,形成一阵阵讨论的热潮。但无论怎样,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降临在莫言身上,对我们来讲已成既定事实,客观、冷静、普遍的分析一定比单一粗暴的肯定或者否定来的更有说服力。莫言获奖,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实,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对这个‘事件’进行叙述、说明、解释、分析和研究,也就是使这个文学‘事件’变成一个文学‘事实’。将这座文学的‘丰碑’转换成各种各样的文学‘文献’。”的确是这样,对这些左右分歧、褒贬不一的评论进行辩证的剖析,无论是对莫言还是对当代文学,都是必要而有利的。

(1)论述视点聚集之一:乡土性、创作姿态与质疑声音

莫言的获奖,在文学批评界引发了诸多争论,最主要的争论是围绕“文学性”与非文学的因素。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颇有些象厨司和食客。厨司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要说话,或是好,或是歹。”自从获奖事件以后,重新审视、重新翻阅关于莫言的探讨与争论的文章,我们发现诸多论者在观点上虽然颇有分歧,但基本是客观的、中允的。尤其在“文学性”的认知上,批评家们从乡土性、民间性、批判性、叙事语言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我们不去全面性的论述,只是择取一、二要点看看莫言获奖后,诸位论者的集中的关注点,以供读者琢磨、理解“莫言现象”。

......................


三、反思与展望:“莫言现象”的成因与启示 ............... 21

(一)“莫言现象”如何产生 ........................... 21

1.交织杂糅的“诺奖情绪” ......................... 21

2.对当代文学接受的“裂变” ...................... 22

3.消费文化的导向 .................. 24


三、反思与展望:“莫言现象”的成因与启示


(一)“莫言现象”如何产生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了一股社会热潮,人人话莫言。褒贬不一的文学界,获益匪浅的出版界,吵杂喧闹的媒体界,热情洋溢的读者界……都在讨论着、争辩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交织杂糅的“诺奖情绪”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所以会引起如此这般的喧哗与骚动,形成横跨文学、文化、经济、社会,形成“莫言现象”,其最重要、最直观的一点原因就是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隐性期待与复杂情绪。诺贝尔文学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高知名度和中国作家在这一奖项上的长期缺席交缠在一起,使得在诺贝尔文学奖降临在莫言身上时,人们感到“惊喜”、“振奋”之余,也开始了大肆“消费”。

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学院颁发的诺贝尔奖之一,根据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先生的遗嘱,每年“授予在文学中创作了富有理想倾向和最优秀作品的人”。从 1901 年诺贝尔文学奖首次授予创作了《孤独与沉思》的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至今已有一百一十余年的历史,除去 1914 年、1918 年、1935 年、1940年、1941 年、1942 年、1943 年因故没有颁奖之外,其余的年份均有颁奖。一百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学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姿的文学艺术画卷,形成了权威性、世界性的影响。

一百一十多年间,随着传播的发展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日渐扩大,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国人对其的关注也逐渐增多,在有些时期内还出现了“诺贝尔文学奖热”,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更是这样。其实,百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百年的中国文学是有着历史渊源的。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于 2005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瑞典学院曾想提名鲁迅,“但是鲁迅自已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这段历史并不是杜撰,可以在鲁迅给台静农的一封信中找到如下痕迹“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鲁迅谦虚而又审慎的态度值得尊敬。此外有人认为林语堂、老舍、沈从文等作家都引起过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关注。虽无确凿的证据,但不管怎样,这表明中国文坛乃至中国社会对诺贝尔文学奖有着隐隐的期待感,或者焦虑感,甚至有人直接称其为“诺奖情结”。这种“情结”在近年来愈演愈烈,每年一到 10 月份前后就会有人追问,中国作家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说是作家水平的问题,有人则归咎于翻译,还有人认为是政治原因等等。在这种交织杂糅的大众文化语境中,国人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是有“欲望”的,情绪是复杂的。直到 2012 年 10 月 11 日,莫言让国人的这种“欲望”和诉求得到了一次集体式的疏解与爆发,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表达着自己的“语言”,甚至根本不知莫言是何许人也,更没读过莫言的作品。所以才会形成了横跨新闻媒体界、文学评论界、大众娱乐界等社会各个领域的“莫言现象”。

.......................


结语

莫言,中国当代文坛中一位不可忽视的作家。2012 年 10 月 11 日,诺贝尔文学奖的降临更使得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新闻媒体界、文学界、社会大众都在讨论莫言,形成了交织着文学、媒体、商业、教育、经济等多方面思考的“莫言现象”。从讨论莫言获奖,到出版莫言作品,到研究莫言文学,再到“消费”莫言本身,构成了这一现象。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交织杂糅的情绪、文坛内对当代文学接受的分歧、消费文化的导向是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研究莫言现象,并不是要我们过多地关注节外生枝的“现象”,比如莫言的故居、莫言家的萝卜、高密的红高粱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事物,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焦点对准莫言的文学创作、中国当代作家群体以及中国当代文学。

对于当代文学,视其“圣杯”者有之,视其“垃圾”者也有之,有惊喜和赞叹,自然也有惋惜和遗憾,这其中自然逃不开审美标准不同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视纯文学“边缘化”或者说“被边缘化”的倾向。近年来,受互联网日益壮大的影响,民众的注意力渐渐被新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所吸引,阅读长篇幅的书籍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困难的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很多人愿意走进书店阅读或者购买莫言的作品,同时也关注其他作家的作品,从而关注中国当代文学,体会到文学带来的温暖,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具有教化意义,所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语),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要义。所以,探讨“现象”只是一个引子,我们要用热情拥抱的是文学。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1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1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