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小说知识分子形象谱系论
第一章 寻求信仰的革命者形象
第一节 勇敢叛逆的觉醒一代
五四运动的热潮刚刚席卷旧中国的大地,一批青年知识分子急切热情地跟随着这股潮流,开始认识一个新的世界,反思自己的旧世界。他们看到了自己生长的环境是落后的、愚昧的、黑暗的,他们向往五四的曙光,渴望新的生活。这些青年知识分子们思想意识开始觉醒,虽然对于前路还有一些未知和迷茫,然而他们已经明白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冲破身上的枷锁,寻求一份自由。《家》就是这样一部反映了二十年代初期封建家族崩溃中的知识分子如何面对未来选择的家庭题材小说。这里有老派守旧统治者的腐朽衰亡,也有青年一代在这样统治下的悲剧痛苦,但更有一批叛逆者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冲破家族的牢笼,找寻了一条充满理想信仰的新道路。
一说到觉慧,人们往往用“勇敢”、“叛逆”、“天真”来形容。他是再典型不过的在封建大家庭中受五四文化洗礼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觉慧身上,我们看到了巴金想要呈现的那类“幼稚而又大胆的叛徒”。在高家,觉慧对许多事情都感到不平和愤怒,反对一切旧的礼俗。高老太爷病重,高家竟请了道士作法、巫师捉鬼,不仅惊吓了病人,还要让“每个房间都受到那种滑稽的、同时又是可怕的骚扰。”这在觉慧看来是极其无用的做法,相反还会使病人的病情加剧,于是他把巫师拒之门外,还将觉新、陈姨太等人痛骂了一番。他认为旧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自由的,违反了人权和个人的意愿,所以对于祖父为觉民安排婚事、觉新和梅的被迫分开都感到愤愤不平。觉慧是如此清醒的认识到“这个家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他告诉自己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③,不顾高老太爷的反对,参加学生联合会,在街上散传单,和觉民一起阅读各种新杂志,从《新青年》中如饥似渴地吸收新思想,新文化。这样的觉慧,看到了黑暗腐朽的大家庭如何左右着一个个年轻人的命运:鸣凤含恨自尽,瑞珏惨死,蕙表姐悲催的命运,枚少爷凄苦的人生,大哥的痛苦婚姻……封建礼教扼杀了太多年轻鲜活的生命,让觉慧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必须挣脱这个家庭的枷锁,走出去,参与到革命浪潮中。
面对爱情和革命理想,觉慧更倾向于后者,这种态度在表现安那其主义信仰的小说中(如“爱情三部曲”)有更加明显的体现。觉慧对鸣凤的爱是真心的,然而他却总是自我挣扎。每当他看到鸣凤纯洁而又明亮的眼睛,他都会被深深吸引,难以抑制他心中的爱恋。然而毕竟鸣凤是家里的“下人”她不可能拥有同觉慧一样开阔的眼界,所以觉慧也常常希望鸣凤如果是琴那样的身份就好了,他们就会有共同的目标。在觉慧看来,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有新的文化、新的理论、有青年人热情的革命。和这些比起来,他与鸣凤的爱情太微不足道了。因此,觉慧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这件事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
第二节 急切鲁莽的变革一代
二十年代初期历史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虽然有着安那其主义信仰的影子,但是真正体现巴金对这一信仰的热忱的,是反映二三十年代旧中国面貌的革命题材的小说,如《灭亡》《新生》《死去的太阳》及《爱情三部曲》等。巴金用他充满激情热烈的笔触将内心的理想愿望寄托在小说的革命者形象中,希望能让这个社会变革,寻求新的未来。他曾多次表示他爱这群青年,“我虽不是杜大心的信徒,但我爱他”,“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我是怎样深切地爱着这些小说里的那些人物。”他们“有良心,有热情,想做出一点有利于大家的事情,为了这他们牺牲了他们个人的一切”。也正因如此,这些革命者们也如巴金的内心一样急切、强烈,甚至是有些鲁莽的追求着革命。
《灭亡》一经问世,便引起了众多读者和评论家的眼光,,更让人们注意到了那位从未在文坛露面的青年作家巴金和他笔下的杜大心。这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同时又时时感到苦闷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杜大心从前是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但与现实生活的不断接触使他认识到了这个世界丑陋,恋人的失去、不治的肺病更使得他的苦闷达到了极限。最终,他选择以生命为代价的复仇,因为他认为“死才能够使他享着安静的幸福”。
杜大心的灭亡,来源于他悲惨的命运,更来源于他对革命前途的困惑和迷茫。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受到了“五四”的洗礼,深深体会和关切着下层民众的困苦,时时希望能将劳苦大众解救出来,他的觉醒和理想,甚至影响了李冷和李静姝兄妹,他需要革命,需要颠覆。然而,“一个憎恶人类,憎恶自己的人,结果不是杀人被杀,就是自杀”。这些被压迫着的民众们如此麻木和无动于衷,这令他愤怒、无奈、绝望。他无法找到革命的出路,更无法挽回他注定短暂的生命,这些都让他无法再理智的思考衡量,一切理想抱负都是那样的来不及,所以他放弃了心爱的女人李静淑,放弃了生命,选择冲动的、以复仇的方式开了枪,即便这个他所复仇的对象并不是真正的压迫者和统治者,但这对于他来说,已经算是一种反抗和对革命理想的坚持了。
杜大心是如此急切的寻求革命,反抗着黑暗的现实,也压抑着自己的苦闷。当时文坛也有批评者认为杜大心的革命动机不纯,是以工作来抑制自己的苦闷,并非单纯的为革命理想而斗争。时至今日,当我们摒弃旧思想去重新解读杜大心这个人物时,却恰恰可以发现巴金塑造的不是一个单纯亢奋的革命者,而是一个充满矛盾、内心不断斗争的人。疾病与困苦让他更加急切的需要寻找革命未来,而越是急切,他便越是鲁莽;越是迷茫,他便越是疲累。这样一来,就使得他的革命变得不理智,如复仇一般,即便巴金并不赞同杜大心这种走向灭亡的做法,但是他尊重了作品中人物的独立性。在以后的创作中,巴金笔下的人物性格更加丰满和复杂,对于革命的思考也更加深刻,但是杜大心身上对于革命的这种坚持向往的精神一直存在于巴金笔下带有革命色彩的知识分子形象中。
......................
第二章 身陷矛盾的“多余人”形象
第一节 面对文化的矛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人物形象为读书届所熟知,其中又只有为数更少的文学性格(如阿 Q),由于其异乎寻常的概括力而获得了某种抽象意义。巴金用他的《激流三部曲》给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明的具有双重性格的经典形象:高觉新。他和觉慧、觉民一样,受到了新思潮的影响,并被强烈的吸引;但是他又处于长房长孙的地位,有着整个封建大家族赋予他的期望和责任。在觉新的身上,有诚实、善良、求新的一面,也有屈从、懦弱、守旧的一面。他成为了一个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多余人”。
觉新少时聪慧,学生时代的他也是一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希望能上大学、去国外留学。然而,他屈从了父亲的命令辍学,到西蜀实业公司工作,在 19 岁的年纪就要承担起整个四世同堂五房合屋的大家族的担子。对于长辈的命令,觉新的态度永远都是妥协退让。他明知道觉慧参加学生运动是为了宣传新思想,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他还是遵照祖父的命令把觉慧关在家里。他答应了舅父周伯涛为蕙筹备婚事,即便他明知新郎的人品不好。觉新就犹如这个家族的傀儡一般,顺从的为这个家族办事,还常常出力不讨好。商场失火,陈姨太和四叔四婶的钱和股票被烧没了,于是他们硬要觉新把钱还给他们。觉新还是选择了隐忍和不抵抗,向银行贷款赔钱。
不仅如此,在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问题上,他仍然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屈从家族的意愿,结果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他爱的女人。他也曾拥有“才子佳人”的美梦,曾深爱着表妹梅。而仅仅是因为双方家长在牌桌上的口角,他们二人的幸福和爱情就被断送了。觉新不仅没有反抗,反而还接受了高家用拈阄的办法包办的婚姻,与瑞珏结合。瑞珏的善良和美丽感动了觉新,让他终于忘记了梅表妹,本以为觉新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却因为陈姨太那别有用心的“血光之灾”一说,让难产的瑞珏香消玉殒在了荒郊茅舍。这样沉重的打击,让觉新陷入绝望,也让他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个几乎腐蚀了人民灵魂的落后礼教观念。可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勇气彻底的反抗和改变自己。他后来和姑舅表妹蕙相爱,却也只能泪眼相望,最后还要为他所爱之人办婚礼、办丧事,忍受着痛苦和折磨。
觉新并非没有怨恨,也不是没有反抗情绪的。他也知道他的爱妻是死于“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也十分厌恶那些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悲剧的腐朽的长辈们。他被觉慧那种积极反抗的力量打动,主动帮他筹集路费,让觉慧逃离了这个牢笼。在觉民的刺激下,他也终于站出来强烈控诉了克定、克安的害人行为,这是他心中被压抑了多年情绪的大爆发。这也显示了觉新矛盾复杂性格下较为积极的一面。
.........................
第二节 面对未来的矛盾
如果说,生活在巴金笔下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是刚刚觉醒的一代,那么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则是寻求变革的一代。这一时期,同觉新一样具有“多余人”特征的典型代表要属《雾》中的周如水了。
周如水不同于觉新,他已经逃离了旧家庭,读了大学,留了洋,接受了新文化的洗礼。但是在他的身上,却有着和觉新相似的矛盾、懦弱。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好到了无用的人”。他 17 岁时,在父亲的强压下娶了一个“自己不爱的妻”,并生下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儿子”。每当这不情愿的婚姻让他感到悲哀和疲惫的时候,他总是“藉良心做护符”。“他爱父母,他尤其爱他的母亲。”所以他总觉得自己是在做出牺牲,用对父母之爱当一个挡箭牌。他无法摆脱婚姻,又时时感到不甘心,最后选择求学这个方式来逃避现实。
在周如水的思想深处,依然受到旧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约束。他矛盾、逃避、优柔寡断,常常在行动前进行一番心里斗争,却又在行动后追悔莫及。在他面对与张若兰的爱情时,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他惶恐地默默望着她的背影……他想唤她,他想走上前去搂抱她。但是他马上觉得自己的勇气逐渐在消失了”。在张若兰主动向周如水表白后,周如水没有勇气承担这份爱情,这对张若兰是不公平的;也不敢回家面对父母和结发妻子,因为他不忍伤害他们。最后,这种患得患失的痛苦和愧疚只能自己承担。然而,当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早就病故之后,又悔不当初拒绝了张若兰,这看似是命运的捉弄,实则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场爱情悲剧。
面对事业,周如水依然像个“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向往民主、平等、自由的新生活,希望能在农村办教育,不愿回家做官。然而,他又觉得这十分对不起年老的父母,所以只能选择拖延,一边痛苦,一边逃避问题。最终,他也只是躲进书本中麻痹自己,讨论各种“主义”,在矛盾中煎熬着。
思想上受到新文化冲击的周如水,其灵魂还在受到旧的传统观念的羁绊,所以他在面对爱情和家庭时是这样的彷徨无措。在这个时代,和周如水一样彷徨的还有《新生》中的李冷,只不过他所面对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出路问题。李冷这个形象是在《灭亡》中出场的,彼时的他还是一个家境优越、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青年,直到杜大心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平静,让他成为了《新生》中那个忧郁和矛盾的李冷。然而,他虽然放弃了原本的生活,但却在要不要投身革命时迟疑不决。
....................
第三章 独立灿烂的知识女性形象谱系…………………19
第一节 挑战传统的叛逆知识女性………………………19
第二节 坚持理想的革命知识女性…………………21
第三节 孤独忧患的现实知识女性……………………23
第四章 形象谱系价值论…………………25
第一节 反映知识青年永恒的主题:爱情与理想……………25
第二节 丰富知识分子形象画廊………………27
第三节 展现知识分子的精神发展轨迹,折射时代风貌…………………28
第四章 形象谱系的价值论
第一节 反映知识青年永恒主题:爱情与理想
爱情与理想对于青年来说是永恒的主题,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还是世界。爱情和理想在任何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是流行的、吸引青年读者的元素,通览巴金作品,我们发现不管是哪种题材的小说,都离不开爱情和理想这两个主题
对于爱情,巴金的小说中首先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大胆追求爱情的激励。从第一部小说《灭亡》问世起,爱情这个元素就没有离开过巴金的作品。在《家》中,巴金用高家三兄弟不同的爱情观来激励读者争取幸福、勇敢冲破旧的观念牢笼。觉新懦弱顺从,恪守传统,他与梅的分离只是源于长辈的口角,而他们不敢反抗,最后只能遵从长辈的安排,导致了梅悲惨的结局。觉慧虽然是《家》中的主线人物,然而在和鸣凤的爱情上,他甚至不如作为丫头的鸣凤勇敢。即使后来他对琴也有所好感,觉慧还是没有勇气说出口。相比之下,觉民和琴就勇敢许多,他们积极努力的争取自己的幸福,与长辈做斗争,甚至制定了“战略”,最终,他们如愿以偿的举办了新式婚礼,成为了三兄弟中爱情最圆满的一对。最具代表性的,要属《爱情三部曲》了。这里有如张若兰般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虽然由于周如水的犹疑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然而张若兰的勇敢果决却是作家所赞扬的。
其次,通过这些青年形象探讨了爱情与革命前途的选择问题。巴金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作家,爱情与革命孰轻孰重在小说中被多次探讨。当然,这与巴金自身的安那其主义信仰有着很大关系,因为其观点本身就包含了为了革命放弃爱情的意思。然而我们回归文本本身也不难发现,在革命与爱情的选择问题上,巴金是有所倾向的:那就是能够有共同的革命理想,由此产生的爱情才会持久。李佩珠作为一个革命女性,她在《雨》中拒绝了周如水,而到了《电》里,与决心投入到革命事业的吴仁民相爱便是很好的例证。
第三,随着巴金创作的不断成熟和真实,他将爱情与现实苦境的矛盾思考呈现给了读者。《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本是自由恋爱而结合,两人的感情基础十分稳固,并且育有一子,本应迎来幸福的生活。然而,婆媳纠纷、文宣的病痛、生活的拮据、工作的碰壁等等现实问题席卷而来,最终让这对苦命的鸳鸯分隔两地,阴阳永隔。其实,二人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完全的破裂,只是面对苦闷的现实他们必须做出选择,到底是紧紧抓住彼此还是寻找更美好的生活。直到最后,曾树生虽然出走,然而她在情感上一直牵挂着汪文宣,正因如此,巴金才将知识分子如何平衡爱情和生活的困惑思考呈现在了读者眼前。
......................
结语
巴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各具特色,但他们内在精神元素的连贯性使得这些形象构成了几大谱系。在巴金的小说中,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他对固定几类形象塑造的热衷和偏爱、对他们性格缺陷的排斥和对他们精神品格的赞扬。这让我们注意到,对于某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性格特征并不是简单的“相似”,而是更加深刻的“继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以谱系的角度去重新解读巴金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对于那些一往无前、勇敢战斗的革命者,他们从挣脱牢笼、摆脱封建统治的束缚到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肩负责任的努力工作,所体现出的恰恰是先进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以民族兴旺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与大爱精神。这类人物的发展也体现了巴金思想的发展变化:从早期的无政府主义到后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忧患意识。巴金通过这些人物带给读者的思考是:中国知识分子面对革命该坚持怎样的信仰,该寻求一条怎样的道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考,才推动着旧中国革命的步伐,才让中国找到了一条崛起之路。
巴金塑造的形象中,最成功的就是“多余人”形象了。这些“多余人”既继承了屠格涅夫和鲁迅笔下的典型形象,同时也具有“巴金特色”。前文叙述到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多余人”形象——觉新、周如水、李冷、汪文宣——体现的是不同的矛盾和困惑。高家代表着旧的封建文化,而高家的年轻一辈正接受着五四浪潮的冲击,那么在新与旧之间,该如何抉择?以现代人的眼光,选择于我们来说轻而易举,但是处在觉新的角度考虑,的确是让人矛盾苦恼。周如水代表了那些已经不受封建家庭限制,然而在面对新的生活和革命时,无法摆脱旧的观念和不敢接受现实的退却。在那个急需变革的时代,有多少知识分子走出旧家庭,又因为迷茫无助而成为了无用之人?其实可想而知,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如杜大心般冲动,如陈真般忘我。知识分子应该走在普通大众的前面,但是他们和普通大众一样需要生活、需要温饱。到了汪文宣这里,巴金给予了他更多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感受到了小知识分子在面对现实的生活和病痛时所表现出的无力和无奈。这里包含着巴金对于知识分子现实前路的担忧和矛盾。
在女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中,巴金侧重的是女性包容、独立、坚强、勇敢的理想化的崇高精神。无论是追求个人的独立和解放、改变自身命运,还是积极投身革命、为国为民,我们都会看到那些现实革命中那些女英雄们的影子,是巴金内心理想追求的一种投射。当然,他也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强有力的批判了旧的封建礼教、黑暗的社会现实,也会反衬出一些男性的性格缺陷。直到曾树生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巴金更加深刻的思考——一个真正独立的新女性,面对家庭、生活、个人的发展和现实的黑暗该如何选择,如何寻找正确的出路?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2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