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主体行为研究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如表2.1所示,排他性的特征是以俱乐部理论的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的本质。如果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取决于个人的支付水平,他就没有表达自己真实偏好的激励,而是选择搭便车,如果每个个体都选择这样的行为,最终就会导致对这种物品缺乏有效需求的结果。当消费是非竞争性且能够排他时,如果增加一个消费者而导致的其他成员的边际成本增加为0,那么产品价格应该是0,这种情况就没有必要排他。然而公共物品供给中还包含行政成本,而旦非竞争性物品的消费通常常难以实现排他,因此通过市场方式无法确定产品价格。Pigou以提出为了消减外部性问题,政府干预是主要的,群体之间为解决外部性问题而产生的交易成本。经典的公共物品理论假设公共物品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同时还假定存在搭便车问题,即对其他人进行排他是需要一定成本的(Cohen,1991)。2.2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的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三是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消费之间的关系。鞠靖江和庞敏(2005)采用1996年全国第一次农业普查中有关基础设施存量的数据,就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发展对农业和非农生产增长都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其中教育基础设施的作用最为显著,农村道路设施在农业生产增长中的作用显著,而农村电力设施在非农生产增长中的作用显著。姜涛(2012)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投资的区域差拒进行测度,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差距,倘若政府持续执行沿海侧重型的投资发展策略,则区域差异将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3农材社区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现状...........35
3.1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与现状...........353.2政府财政对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41
3.3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自我供给...........52
4政府对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行为...........61
4.1引言...........61
4.2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及行为假设...........62
4.3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行为...........68
5农户对农村社区公共基视设施供给行为...........80
5.1引言...........83
5.2数据来源...........84
5.3农户对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意愿...............85
6非正式组织对农材社区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
6.1引言
在前文的研究中,我们分析了各级政府、农户和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但上的研究关注的是各类正式组织和正式制度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学术界也鲜有学者对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制度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进行研究。人们都希望他们当地的政府能提供学校以使孩子获得教育、提供公路以使他们的商品通向市场、提供安全的水供饮用。但如果正式制度的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为什么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往往会超过足够维护社会稳定所需的最低水平在社区正式制度以外,非正式組织的供给是否会成为可能呢?社会因素将何种方式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章的研究选取一个村庄个体,结合实证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试图研究农村社区白发产生的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制度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影响。6.2案例说明
本章研究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浙江省H村。笔者及研究团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菌内的农村进行了调研,但为了便于分析和述,本章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浙江省H村作为经验表述案例。2012年7-8月份,笔者开始对H村进行了初步调研,了解相关情况,2013年2-3月份期间,笔者再对H材进行调研,选取了村庄书记、主任、项目相关人员及一般村民进行深度访谈,并以户为单位,在H村随机抽取61户进行入户访谈调查,重点关注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现状及其与乡村治理的关系。2013年8月份,笔者重返H村进行了补充调查,访谈资料数据来源于这三次调研。.......
7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利用统计资料以及全国14个省村庄和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估计、有序Logit模型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各主体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经过深入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总体上来说供给还是不足的,且各地区差异显著。不同类型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差异显著,交通、通讯和电力设施的供给邑经基本实现了农村全覆盖,但生活服务类和精神义明类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却还很低。中央政府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增长较快,但是要低于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长速度,表明政府对农村的投入还是不足的。财政资金存在投入不足、立项不规范、管理分散化、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政府财政资金的支农效果,使其对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不能满足农民需求。
.......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66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6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