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关系研究
1 绪论
陈霞(2008)的研究认为社会支持是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缓冲心理压力,起到预防或减轻疾病的作用。运用社会支持量表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测量发现,男性老师社会支持总体评价低,女性老教师的社会支持利用度高于男性。大多数体育教师能够主动倾诉及寻求帮助,家人、朋友、同事是其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2]。周喜华(2008)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得出:性别、婚姻状况以及是否担任班主任工作等因素对小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有一定的影响;小学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明显的相关,说明他们的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影响[3]。马宁波,霍本烜(2010)以中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当前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倦怠情况及其离职倾向。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现状及关系。 具体的调查对象则涵盖天津市 56 所高校,其中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的教师以术科教师为调查对象,理论教师不在调查对象范围内。进行项目分析与信度检验之前,本研究先计算各子问题之间的相关矩阵,检验题目之间是否出现相关过高或过低现象。经检验,子题目之间相关系数最低为0.391,最高为 0.849,并没有出现相关系数低于 0.2 或高于 0.9 的问题,表示各题目之间有比较合适的关联性。本研究社会支持量表学校行政层面的信度α值为0.9000,同僚同事层面的信度α值为 0.895,家人亲友层面信度α值为 0.929,班级学生层面的信度α值为 0.887,表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量表内各层面的内部一致性极高,信度较好。 而专家(依据专业领域、从教时间、学历等指标,选取 10 位体育教学与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专家名单见附录)对问卷的内容效度也是比较认可的,表明题目内容基本能够反映研究内容,具体结果如下:2.2 研究方法
查阅有关社会支持、教学效能、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体育教师教学效能、女性教师社会支持与教学效能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和归纳近几年来有关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教学效能的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把握本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掌握研究的动向,作为课题研究设计的依据。本研究采用的问卷调查工具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与教学效能问卷”,问卷主要内容及指标从相关文献中筛选,再进一步咨询相关专业专家,并在实施测试之前邀请 10 位样本教师对语句是否有不适合或含糊不清的进行文字修改。问卷包括教师基本资料、社会支持量表、教学效能量表三个部分。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
2.1 研究对象 ................. 122.2 研究方法 ....... 13
3 结果与分析 ................. 17
3.1 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 17
3.2 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分析... 17
3.3 不同背景变量的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差异分析.......... 18
4 结论与建议 ............. 30
4.1 结论 .......... 30
4.2 建议 .................... 30
3 结果与分析
3.1 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根据上表可知,整体社会支持的得分为 2.93,标准差为 0.44,平均分大于四点量表的平均数 2.5 分,因此得分程度偏向中上程度,显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而在学校行政层面,其平均数为 2.74,同僚同事层面的平均数为 3.16,家人亲友层面的平均数为 3.35,班级学生层面的平均数为 2.53,都大于四点量表的平均数 2.5,显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在个层面表现都较好。就社会支持而言,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整体及个层面都在平均数之上,也就是说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如果遭遇苦难、需要建议或有实质性资源需求时,能够适时地获得来自学校行政人员、同事、家人亲友以及学生的协助与支持。
3.2 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现状分析
根据上表可知,整体教学效能感的得分为 3.28,平均分大于四点量表的平均数 2.5 分,因此得分程度偏向中上程度,显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大部分具有良好的教学效能感。而在教师自我效能信念层面,其平均数为 3.08,教材呈现层面的平均数为3.27,教学策略层面的平均数为 3.31,班级管理层面的平均数为 3.28,,学习气氛层面的平均数为 3.33,教学评价层面的平均数为 3.37,都大于四点量表的平均数2.5,显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各个层面表现都很好。综合上述结果,表示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信念,并能够通过系统的教材呈现及运用适当教学方法,以制度的班级管理方式营造融洽的学习气氛,进而运用多元评价方式,以促使学生提高学习动机及成效。
...........
4.1 结论
(1)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社会支持来源。 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在整体社会支持、学校行政、同伴同事、家人亲友以及班级学生层面上属于中上良好程度,而在社会支持的 4 个不同层面中,以来自家人亲友的支持最多。 (2)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效能感。 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在整体教学效能感、教师自我效能信念、教材呈现、教学策略、班级管理、学习气氛以及教学评价层面上,属于中上良好程度,而在教学效能感的 6 个层面中,以教学评价表现最佳。(3)不同背景变量的天津市高校女性体育教师在社会支持、教学效能感上,有差异存在。4.2 建议
根据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几项建议,供日后高等院校、体育教师以及后续研究者参考。体育部或工会等部门规划社区性活动,拓展女性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急速变化、高强度高压力的现代社会,社会支持成为促进与保护个人身体健康、幸福感的重要功能。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天津市女性体育教师的社会支持是促进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对于高校女性体育而言,其生活圈多半集中在家庭及学校,很有可能限制其社会支持的来源,因此不管是体育部、还是工会部门,可以多规划办理社区性活动,提供给女性体育教师更加多元的渠道拓展其人际关系,增加其社会接触的机会,在任何的环境下,提高教师精神和物质上的正面感受。同时,协助女性体育教师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学校同仁、社区人士等,减少教师与行政单位或学生的冲突,同时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促使教师感受周围广泛的社会支持,借此提升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74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7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