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元素在鞋设计中的应用
第 1 章 概述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
当今东方文化勃兴,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价值逐渐升高。在这种风潮下,建筑、平面、环艺、服装等众多的设计领域都诞生了方法各异但又殊途同归的“中式”设计风格。而所谓“中式”,便是中国式审美下的趣味风格,然而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曾经诞生的审美趣味又是相当的复杂多变,因为审美往往会随着政权更迭或移风易俗而不断的变换,越是历史悠久的国度,他的审美风格变化就更多样更繁复。从有可考的历史来看,汉代的雍容,唐的华美,宋的优雅,元的昙花一现但又影响深远,明的简巧,清的繁密,无论只谈哪个朝代,都只能是管中窥豹,难窥中国审美趣味之全貌。 “中式”风格在作者看来,并不能是追本溯源的复兴古老的审美趣味,重新复活那些故去的装饰符号,而是古为用今为体,当代“中式”设计的审美核心还是当代的,甚至在概念产品的设计理念中,“中式”设计的审美可以是后现代的,带有颠覆性和结构性的。这种理念下所颠覆解构的事物如果来源于古代中国,那么这种当今设计与古典中国趣味的内在的联系也是必然存在的,从而在这个基础之上产生的设计新理念,新审美,都可以包含在“中式风格”之中。这种颠覆后的新生,正是现代设计,甚至现代艺术的核心理念,不断打破理念的束缚,在解构中诞生新的理念,从而拓宽意识的边界。一味训诂,校古,把古典素材堆叠,不考虑设计背后的理论或审美,根本不能称为设计,充其量算是把那些元素换个地方摆一摆,贻笑大方而已。而将古典风情完全融会贯通,博众家而自立为一“中式”风格的想法,只能是理想中的胜利,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实际中实难实现。且现代文明与前现代文明是有本质区别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甚至是相矛盾的,哲学上虽然有矛盾统一观点,但是试问如果一个人能在古典审美中浸染成为大家,必然深深接受那种前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一般来说他会与后现代审美趣味相互排斥,就好像很难想象一位故纸堆中走出的服装史老学究又是一位时尚达人。身为受到现代审美影响,接受当今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更应该从当今角度去给那些中式风格以新生,,这种方法即是对历史的继承,也是对时代的迎合。所以作者深知自身能力,训诂能力基本没有,只能化皮毛为己用。故本论文中所述的“中式”风格,非将上述各大时期美学归纳总结,集之大成而后凝结,成就所谓能盖全上下千年之中式审美。而是取方便法门,将中国文化中最通俗庸常的单一符号进行提取,将其置于当代设计方法论之下,仅仅将其看作符号工具,用其将观看者的思绪带往神秘悠远的古代图景,达到共情的目的,通过使用这些文化符号的进行承接中式文化基因,符合中式审美取向的设计,来阐述一种“中式”风格的可能性。
.......
1.2 论文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文明进程中,棉布的纺织印染技术与文化发展都是等同进步的。民间常用的蓝色布料,就是非常古老但又经久不衰的一种面料,蓝色也被曾经被叫做“正色”,因为这种颜色的牢度及色感都非常良好,蓝色又鲜明朴质,所以靛蓝有“百染魁首”的称谓。这种布料所需要的染剂也非常容易从自然界获取,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由蓝草所提取的靛蓝染料。春秋君主的服装常见靛蓝色,而从后汉开始,皇后及后宫诸妃也开始使用靛蓝作为皇家色彩。而在盛唐年间,靛蓝色更是扩展到公务员服装色彩,八品九品文官多着靛蓝色官服,唐后,靛蓝色布料开始大面积在民间采用。清代由于距离当今年间较近,服装文物保留较为全面,这种靛蓝布被大面积使用的实例比比皆是。上下千年,虽然染剂配方产生了变换,而这种靛蓝却一直绵延,经久不衰。到了中华民国时期,依然是主流服装色彩之一。中国文化中对蓝色的热爱,也被延展到了绘画,瓷器等领域。虽然中国绘画颜色多变,但依然被称为“丹青”,而中国瓷器的代表亦是蓝色釉料的“青花瓷”。其生命力之旺盛,可见其浑厚的文化黏度。另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就是中国独有的线装书籍。中国是最广泛使用纸制品的区域,唐代开始就出现了用纸来印刷篡册的书籍,这个时候的装帧方式被称为“缝缀装”(图1),这是受到了用上古时期用绳子把刻了字的骨片、竹片串联起来的影响。这种结构只在唐代有短暂的兴盛,很快被宋代的蝴蝶装取代,但这种被称为“缝缀装”的装帧方式在编纂“天工开物”一书的明代被发扬光大了,明万历年间以至到西方的胶粘装帧技术传到中国之前,一直是书册装帧的主流,而后才慢慢淡出。因为这种“线装书”在历史文物中出场次率很高,且样式大气清雅,可以称为中国古典书籍的代表形象。线装书是中国古典精神文化传承的载体,历经几百年的演变,这其中必然包含了中国文士阶层审美情趣的筛选和择别,成熟期呈现出的已经是功能与审美高度统一的设计典范,是无心设计的设计。线装书与靛蓝布的工艺,简节,清雅,朴素,但明简实繁,正是中国古典精神的具象化体现。所以在借鉴这些元素的同时,必要在设计品中表现这些精神内涵。以上两种文化符号,靛蓝色布料与线装书籍功用不同,各有特点,但又在大一统文化的审美趣味下相映成趣,可以在设计中表现的出中国式风格的经典样式,深具研究价值。
.......
第 2 章 研究对象在鞋设计中的应用
2.1 设计物料研究
设计中选用的物料分为面料与底材两个大部分,物料需要排除出现科技感,未来感,技术感,而选择柔软,有弹性,更质朴,天然,有手工化质感的材料,要有能承载大多数人的感情寄托的材料,也就是说,这几种物料都要常见,且能够被手工处理,最起码看上去能够被手工处理,更容易与传统款式样式产生联想。面料:颗粒感黑色牛皮,靛蓝色牛仔布,灰绿色手缝线,白色线,黑色线靛蓝色牛仔布:为主要面料贯穿了整个设计,在选择这个面料之前,作者曾经做过老粗布,帆布等传统织造方式的棉布为主体面料的尝试,但因为布纹过于粗糙不适合配置在小体量鞋面上做设计而弃置,原因是这几种面料都显示出极强的肌理,而在鞋面这种长度最多 30CM 左右的设计作品中,就会呈现一种粗糙感,在安排其他设计元素时就会变得喧宾夺主,而这个设计主题并不是强调布料的质感或者纹理,而是强调鞋底与鞋面的组合方式,所以在鞋面的质感必须弱化,把布料的质感精致化,细腻化,让这种质感符合当今的审美取向。所以在正式选择面料时,采用了一种本身带有腊感的靛蓝色重磅牛仔面料,这个面料的好处是靛蓝色更显得深沉又有垂感,略带杂色显得厚重且经久耐用,但又因为表面的腊感而有光泽,在科技感不会太重的情况下,还能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新鲜感,而非一味的呆板使用传统物料。面料本身略带弹性,也有一定的强度与韧度,符合做鞋的工艺要求,在后期处理中,这种面料也表现出非常大的可塑造性,使得设计可以变得更加深入和操作便宜。
..........
2.2 工艺分析及设计方案
所有的鞋工艺制作,都是从楦(图 4)开始的。当确定了一种风格,就表示所有的物料工艺就必须围绕这个风格做出不同的服务,为表现这种概念而进行的不同组合和整理。而楦就是这种概念的基础与实现的框架,决定了一双鞋的基本体积与形态,所以在这对鞋楦的制作,也针对概念做了诸多修改。比如在鞋前翘加高,使鞋的曲度产生夸张变形的效果,而在制成帮面之后,这种前翘也能增加鞋的趣味性,强化鞋的手工感,以及暗示鞋底的柔软与可弯折的特点。并且鞋楦前头的形态,使其变得随脚型有略微的弯转,使其更加适合脚型,也更显得随性舒适,在这个基础上,鞋楦制作得圆润饱满,让其向传统布鞋的形态靠拢,表现出近似的平面形态。而在鞋的厚度上,鞋面的肉体被很大部分的削弱,转移到了鞋底(图 5),这是因为在鞋面高耸的情况下,鞋面反折工艺不好实现,而且即便实现之后,从高耸的鞋面直接下滑到鞋口反折时也会产生极大突兀与不协调感,所以必须把鞋面处理的薄而扁,而把肉体安排在鞋子的平面维度上,使得鞋子看上去更加夸大,不会使脚产生束缚感,而鞋底的肉体安排可以使缝合大底之后,在大底上产生一个圆润的弧线,增加底面的耐看性和整体的形态变化,不会使鞋子显得呆板乏味。
..........
第 2 章 研究对象在鞋设计中的应用....... 6
2.1 设计物料研究...... 6
2.2 工艺分析及设计方案........ 7
2.2.1 鞋楦设计.... 7
2.2.2 帮面设计.... 8
2.2.3 大底设计.... 9
2.2.4 缝线工艺.... 9
2.3 实操步骤..... 13
2.3.1 制楦.......... 13
2.3.2 打板.......... 14
2.3.3 制帮.......... 14
2.3.4 做底.......... 15
2.3.5 缝合.......... 16
2.3.6 粘合.......... 17
2.3.7 后处理...... 17
第 3 章 设计意义及小结.... 18
3.1 意义及小结........ 18
2.2.3 大底设计
大底设计经过了数次改良,最开始只是承载线缝工艺的载体,功能与普通鞋底并无特异区别,只是在参考了线装书这种元素之后,将本身应该随圆就方配合鞋楦形态的鞋底,加入了书本的直线形态,变成了多边形的造型,增加了新意,但是这种形态也并不敢过于夸张,否则在穿着中会给行走带来麻烦。并且在后期的设计体会中,鞋底的质感越来越重要,而淡薄的鞋底无法实现这种需求,所以在这过程中,选择了一些运动鞋的特点作为参考对象,例如,耐克的 ZOOM AIR ,阿迪达斯的减震胶技术,李宁的“弓”系列,以上这三种技术在运动鞋中起到的都是减震回弹,吸收能量再释放的功能。耐克 ZOOM AIR 是采用把空气注入密封的气囊,阿迪达斯是开发了特殊的减震回弹材料能存储大量的动能,而李宁系列是通过特殊“弓”型结构配合合理的材料,达到吸能放能的效果。这我们这组设计中,参考了李宁的设计办法,是将大底处理成双层结构,靠着材料自身支撑性来吸收能量,到达回弹的效果,这个效果也是需要特殊的材料来实现这种功能,目前理想的实验材料是碳纤维板,这种材料强度高,韧性好,并且广泛应用于运动鞋领域,久经考验。但是由于成本原因,目前的设计成品中并未加入这种材料,使得功能性大打折扣。但是目前塑造出的大底形态而言,非常优美灵动,与主题相辅相成。并且在大底侧部涂了白色油漆,并通过手工做了褪色做旧处理,这种效果保证了鞋面与鞋底的反差,强化了视觉效果,而且在做旧效果上的操作,使得整个设计更加的完整。(图 6-12)
..........
小结
这次设计是非常私人非常主观的,抛弃前段对中国文化稍加进行了研究不谈,在后来的选取设计元素,选择物料,以及做工艺改造的时候,都是凭着感性直觉作出的判断,在设计中缺乏真正严谨的逻辑思辨,为什么选择线装书,为什么选择蓝色布料,我也说不出子丑寅卯,只知道这些东西是好的,这些东西有我心中的中国味道。我想设计的来源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有出处的作品固然取法更高,无厘头的作品却也未必不合设计理法,在设计史中,多是先出现设计,而后人再为设计评说,这种评说往往把设计史说成一串镶满宝珠的项链,每个时代的大师凭借着卓越的理念创造出了划时代的设计作品。但我看来未必如此,中国有俗话时势造英雄,设计界也是适合用达尔文理论来阐述的,也许因为设计有太多的外部因素来促成一件设计品的成与败,没能在那串项链下留下珠宝的设计,所谓的败,只是与当时的环境无法共生,更无法借力,没有被那一串项链的连线捉到,以此与设计史失之交臂。在中国设计界,无数人希望通过叙述中国传统元素来把中式设计推向设计史这条项链,但这必然是在无数次的颠覆,挫败,失落与挣扎后诞生的事情。那么在当代的中式设计成为项链上珠宝之前,就像我开文第一段所讲,这次的设计仅仅是一次尝试。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78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7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