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视角下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优化对策探析-以工布江达县为例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目前,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人力资本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从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可以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本提升主要通过政府充分发挥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以实现,对于西藏地区更是如此。
西藏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边陲,人口稀少,农牧区人口比重较大,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面对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地区,党中央始终认识到其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西藏和平解放 60 多年来锲而不舍地关心和支持西藏发展,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2010 年 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长治久安。并提出了“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全覆盖、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等政策指导”。据此西藏自治区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突出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战略地位,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普及能力,优先发展教育,加强人力资源培养,为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随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全区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使得西藏地区的人力资本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从目前区内统计资料来看,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还普遍较低,且缺乏维持生计活动的劳动技能,加上农牧区多位置偏僻、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使得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保持传统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和西藏特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对生计策略的选择较为被动,更难实现生计策略的多样化。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农牧民自身的努力是难以改善的,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转变农民传统观念,通过教育、培训、医疗途径提高农牧民人力资本质量,增强农牧民就业能力,培育“有文化、有技术、有理念”的现代新型农牧民,为实现农牧民增收和可持续生计创造条件。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人力资本的研究较早。17 世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体现了人力资本方面的思想,他把社会上一切人们学到的有用才能作为社会上的固定资本,获得这些资本需要一定的教育投入。19 世纪末,马歇尔也明确指出,“在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投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人力资本重要性的凸显,激发后来学者的深入研究。
1935年,哈佛大学教授沃尔什(S.R Walsh)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人力资本概念,并用数量方式探讨了大学阶段教育与可得经济收入之间的问题。20 世纪 60 年代,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把人力资本归结为“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他还指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并对重视和发展教育、卫生及人口迁移等系列相关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方案和建议。其后,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丹尼森通过实证分析,为舒尔茨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补充,他论证出 1929-1957 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 23%的份额归功于美国教育的健康迅速发展。从此,人们开始重视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对其就业能力继而获得收入的重要性。此外,加里·贝克尔在其著作中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同时还研究了人力资本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贝克尔认为,人力资本投资要综合考虑当前的经济收益和未来潜在经济收益。在人力资本应用研究方面,Eduardo Borensztein( 2000) 利用西班牙人力资本两年的相关数据,从正规学校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工人生产率的提高等方面研究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出二者正向促进关系的结论。Haq A H M Rezaul 等(2005)在很多孟加拉人面临生计困境时,研究了作为当地社区居民生计方式的水培法农业技术,认为该技术是改善居民生计的有效实践故应以推广,以确保更多的农业生产恢复,推动当地居民实现可持续生计。伊恩·华莱士(Ian Wallace,2007)研究指出,人力资本对于改善萨哈拉以南非洲数百万小农户的食物安全、生计活动的多样性与可持续性是必不可少的,而改善农户生产性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
...........................
第 2 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人力资本
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舒尔茨首次结合经济增长问题,对人力资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人力资本是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的总和,只有通过对人的投资才能形成人力资本. 我国的大部分学者都接受了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定义。OECD 将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所拥有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各种特质”。国内学者李建民分别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定义,“从个体的角度看,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从群体角度看,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合”。结合论文研究的特点,本文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为:人们为了追求不同的生计策略和实现生计目标而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能力和健康等因素之和。
2.1.2 生计策略
生计策略是指人们为达到生计目标而采取的活动和做出的选择。研究生计策略的目的是寻找一些可操控的模式以改善生计前景,,关系到发现替代方案和增加可选择性的问题。
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中,农户采用的生计策略主要有 3 种类型:农业集约化和粗放化经营—即资本要素的大量投入(通常有政策的扶持和外界输入等支持)或者劳动力要素的投入(基于家庭劳动力的简单封闭的生产过程);生计多样化—即一种为了积累和再投资的投资多样化的主动选择,或者是当其它选择无法维持生计时,为了应对当前困境抑或是更长久的一种生计活动的调整与适应;迁移—迁移的原因不同(如主动型和被动型),影响不同(如迁出区和迁入区生计变化),方式不同(如迁入和迁出)。
西藏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几乎是融在一起的,其生计策略是在一定的自然经济及个人能力等条件约束下采取的行动策略,主要体现在收入策略和社会参与策略。本文对于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的描述与分析,是从农牧民的各种生计活动,包括主要生计活动,收入来源等方面来体现农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
.......................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1.1 可持续生计理论
随着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深入,可持续生计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建设性分析工具,得以不断开发并日趋成熟,形成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分析框架。在众多生计分析框架中,英国国际发展署(The united kingdom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在《可持续生计指南》中提出的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使用最为广泛,最具有影响力。
DFID 可持续分析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过程的转换、生计战略和生计输出五个部分组成,并通过一个二维平面图清晰展示了生计构成核心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影响关系( 参见图 2-1) :
在构成 DFID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五要素中,各部分之间相互决定和影响,构成复杂的关系链,具体可描述为:在风险打击、变化趋势和季节波动等因素形成的脆弱性环境中,农户的生计资本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影响了政府管理、私人财产等组织结构硬件和法律、政策、文化、制度等程序过程软件等的变动趋势。政府和制度转变是对创造生计资本的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农户对资源的拥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境状况;上述结构和过程的转变进而决定农户所采用的生计策类型,最后导致某种生计结果,而生计结果会反过来影响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
........................
第 3 章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人力资本状况调查分析 ................ 17
3.1 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总体概况 ................. 17
3.1.1 西藏农牧民的身体素质和医疗状况 ........... 17
3.1.2 西藏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分析 ............. 18
第 4 章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生计策略调查分析 ................. 29
4.1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生计活动 ............... 29
4.2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生计策略 .............. 30
第 5 章 工布江达县农牧民人力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 ................. 34
5.1 人力资本与生计策略的相关分析 .................. 34
5.2 人力资本改善对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优化的重要性 ................. 35
第 6 章 促进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提升和生计策略优化的对策建议
明确了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提升对于其生计策略优化的重要性,就要针对农牧民当前人力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由于问题的影响因素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因此本文从农牧民自身和政府两个层面,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提出优化西藏农牧民生计策略的对策建议。
6.1 个人层面的对策建议
6.1.1 改变不良生活习俗,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改善西藏农牧民的健康人力资本状况,必须不断提高农牧民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从藏区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来看,农牧民的很多行为习惯是不利于健康的。如经常食用生肉导致农牧民患肝包虫病的几率较高并成为西藏高发病症,而酒精性肝病与藏族居民习惯嗜酒有很大关系,一些传染疾病则与农牧民不注重起居饮食卫生并不懂得基础卫生常识而感染。并且多年以来,藏地农牧民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使部分农牧民对神佛有着过多的精神依赖,因此在疾病来临时首先想到拜神求佛而延误最佳医治时机。改变这种状况,农牧民一方面要改变不良生活习俗,逐步摒弃传统、落后、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从源头减少引起疾病的可能性,争取人人“讲科学、除陋习、树新风”,建立起健康文明新风尚。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掌握基础的卫生医学常识,形成一定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自身防病能力和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健康得以保障,农牧民才有提高自身劳动效率并参与多种生计活动的体质基础。
6.1.2 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资,促进家庭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
受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西藏农牧区家庭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意识淡薄,对自身和子女接受较高教育的重视和投资积极性不足。在知识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当下,农牧民虽然已开始意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也有 70%的调研对象希望子女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但是农牧民对教育投资仍未有长远的目光,单纯依赖政府提供免费教育。广大农牧民应该认识到,虽然教育投资收益具有滞后性,但长远来看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和非经济的较大收益,包括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社会地位,并能够使子女获得这种正向的代际传递效应。因此,农牧民必须在思想上重视自身及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高子女受教育程度或投资于自身继续教育,促进家庭人力资本质量积累和提高,为家庭实现生计多样化提供智力支持。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给予大力宣传和引导,帮助农牧民转变教育观念,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促进农牧民整体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高。
........................
总结
本研究以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为例,通过对西藏农牧民人力资本与生计策略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农牧民在生计策略优化中存在的人力资本方面的制约因素,然后根据研究分析的问题及原因,结合西藏自治区的特殊区情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个人层面:改变不良生活习俗,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投资,促进家庭高质量人力资本积累;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可持续生计能力;充分利用政府惠农政策,积极寻求生计策略优化途径。政府层面:完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农牧民健康保障;均衡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提升农牧民人力资本质量;构建新型职业农牧民技能培训体系,提升农牧民生计技能;引导西藏本土特色产业健康发展;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助推农牧民实现生计策略多样化。希望这些建议能有助于推动实现西藏农牧民的可持续生计目标,促进西藏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此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受交通条件、语言交流等多方面的的限制,使得调研获取的数据支撑和研究分析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本文存在的这些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有机会得以补充。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0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