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基于项目时间管理的R公司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4 07:49

第1章绪论


1.1论文的选题背景

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外空压机企业进入中国,也正直中国各个产业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对产品的需求非常大,整个空气压缩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后随着空压机技术的不断透明化,行业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加入这个行列,空气压缩机作为新型能源的市场被迅速培养起来。目前,中国空气压缩机制造行业规模以上的企业有近400余家。

2007-2008年,全球你能源紧张,原材料等价格不断上涨,使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造成利润空间萎缩,空气压缩化销售呈下降趋势,在2009年下半年空气压缩机行业经济开始呈现回暖趋势。空气压缩机在2010年的收入大约在200亿元左右,在2015年将达到300亿左右。

2013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空气压缩机下游应用领域与宏观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相关的行业需求仍旧低迷,行业内大部分企业产能处于不饱和状态,空气压缩机市场需求下滑。据有关专家认为,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依然存在下行压力,经济迅速回暖的可能性不大,空气压缩机行业总体将持续低迷。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提出了节能目标,要求通过加大政府节能政策调控的力度,同时采取重点央企设定节能指标的政策,实现在全国范围内节能降耗的目标。钢铁、电力、化工和石化等传统的高耗能产业是首批试行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现有设备布局不合理、工艺流程落后、缺乏能源信息系统化管理,而空气压缩机是这些行业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节能环保也作为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议题之一。据专家估计,空气压缩机的能耗大约占所有工业用电的10%,如何调整自身产品结构和服务意识来满足用户对节能的需求,已经成为中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发展或者成功转型的关键。

......................


1.2论文的选题意义

业务流程再造作为一种管理思想,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就一直被管理理论界所推崇。在当今以客户为导向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己经从产品的竞争转变为流程之间的竞争。很多企业都期望通过流程再造在经营发展上得到质的突破,但是流程再造的高失败率也使得企业不敢去轻易尝试。目前BPR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还被人们看成是一种革命性的观念,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分析角度,至于用何种工具如何实践,怎样对组织进行流程再造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力求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业务流程再造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项目时间管理工具,从民公司解决方案业务流程再造为例,对民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阻碍业务流程执行的关键因素,最终建立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帮助企业打破发展瓶颈,提升经营效益。

.......................


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


2.1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界定

2.1.1业务流程再造的起源

20世纪60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革的到来改变了全球经济运行的模式,使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同时组织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变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受到三股力量的挑战,分别是;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及变化(change),也称为3C。这三股力量驱使企业在管理模式、营销思路及运营方式上做出变化。顾名思义,这三股力量的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顾客:随着生产力的迅猛提升,市场的供需环境发生了变化,顾客起着主导作用,这样也迫使企业将如何满足客户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竞争:价格战争已不是市场的唯一竞争模式,大规模生产也必将被个性他定制取代。新的竞争方式使企业将关注点聚焦在合同按时交货、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提升质量满足客户、降低成本及为顾客提供完善的售后等五个方面。变化:在市场变化的带动下,企业为了持续经营乃至利涧最大化的目标,求变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而变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此外,全球经济化、绿色节能及网络的普及也迫使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变,这些都标志着工业经济时代的结束。

由此可见,在工业化时代盛行的"劳动分工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传统管理理论己经受到信息化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的挑战,并表现出很多弊端,无法适应企业对市场竞争的要求。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新的生产模式要求打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间的界限,协同合作是才能实现双赢。而传统分工下的科级制度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内部就设置了层层壁垒,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理论界和工业界都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它的形成是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

........................


2.2项目时间管理的定义

2.2.1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Henry L,Gantt发明的横道图(又称甘特图),成为军事工程与建设项目用来计划与控制进度的重要工具。50年代后期,美国杜邦(DuPont)公司创造了关键路径法(CPM),将其应用于一个化工项目,结果大大缩短了项目周期;美国海军在北极星远程导弹项目中研发出了计划评审技术(PERT)。在项目管理中经常把这两个技术融合在一起使用,以期获得进度和成本最优控制。这也标示着现代项目管理技术的开始。

2.2.2项目时间管理的定义

项目时间管理就是在项目完成时间的要求下,采用一定的工具对项目的各个活动时间进行估算,并对这些活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安排好执行顺序,确保这些活动在项目规定的期限內完成。项目时间管理包含六个过程,分别是:

(1)定义活动:

(2)排列活动顺序

(3)估算活动资源

(4)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5)制定进度计划

(6)控制进度

上述过程之间相互影响,同时与其它八个知识领域的过程也相互作用。

........................


第3章R公司业务流程存在问题及诊断................11

3.1R公司解决方案业务部介绍................11

3.1.1R公司空气压缩机事业部介绍..............11

第4章R公司业务流程再造研究................22

4.1R公司解决方案业务流程再造.................22

4.1.1流程再造的目标.............22

第5章R公司业务流程再造后的实施和效果评价...............36

5.1解决方案组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36

5.1.1流程再造实施的成功因素...............36


第5章R公司业务流程再造后的实施和效果评价


5.1解决方案组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

5.1.1流程再造实施的成功因素

业务流程再造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需要至上而下全面参与的一个业务流程再造过程,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在业务流程再造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1)企业战略目标

业务流程再造的提出、内容和方向必须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再造的实施也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业务流程再造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触及其它部口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为、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当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才能确保流程再造实施的成功。

(2)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是继流程再造后的一个重要管理思想,在流程再造实施中,流程管理帮助企业对核心业务流程作出正确的选择;对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流程实施规范。

(3)信息技术

业务流程再造离不开信息技术,它是流程再造的使能器(Enabler),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帮助企业在选择核心流程、分析现有业务流程、规划再造过程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


第6章结论和展望

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科学管理模式,被很多公司作为企业战略变革的基准。

R公司解决方案原来的业务流程存在信息延误、部门间壁垒重重、审核制度繁琐等问题,经常导致项目不按时交付,严重阻碍了公司经营战略调整的脚步。然而民公司作为一个百年老店,拥有完整的产品线、业务模式和组织架构,要打破这些常规,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流程和新的组织结构无疑是对管理层的一个挑战,流程再造成为了企业战略调整的有力保障。"时间"是企业击败其它竞争对手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原业务流程造成项目延误的问题,本文综合项目时间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民公司解决方案业务流程再造中实际运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论证。对于本次流程再造的过程,总结了以下几点:

1)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管理思想,每个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业务流程再造的模式和方法,不能照搬其它公司的再造模式。

2)管理层的支持一业务流程再造是一项庞大、漫长、充满挑战的X程,它是一个至上而下传递的过程,所以企业最高管理层的决心和支持是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石。

3)充分的需求收集一业务流程再造涉及到很多部门及成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流程再造前必须对现有流程做彻底的分析。组织各部门成员集思广益,提出自己的问题,问题反映的越多,流程再造就越完善。

4)项目时间管理的运用一时间管理将流程中的每个工作充分分解到活动,并对这些活动重新排序,使得流程中活动的逻辑关系得以清晰,对梳理和再造流程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3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3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2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