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TPP,TTIP掣肘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06 07:05

TPP,TTIP掣肘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以目前全球贸易体系中最瞩目的TPP,TTIP为研究对象,对其推行过程中对中国参与的掣肘因素进行基于其主要参与国内外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TPP,TTIP贸易协定排除中国而对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实施高标准、宽覆盖的贸易条件,并且以废除所有关税,并力图打破众多非关税壁垒的标志特征,除了存在着严格的“贸易条件高标准”而客观排出中国参与,实质上是多国利益条件“众口难调”主观因素决定。因此,理清上述因素旨在为中国将来进入两大贸易协定的进一步推行勾画参与路线图。
关键字:TPP    TTIP    贸易协定    贸易条件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global trade system in the most eye-catching TPP, TTI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aints of the main 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PP, TTIP and China exclusion Chinese trade agreements on major trading partners to implement high standard, wide coverage of the terms of trade, and to abolish all tariffs, logo features and tries to break the non tariff barrier, there is not only a strict trade conditions and objective discharge China’s participation, is essentially decided by multinational interests in "Tastes differ all tastes" subjective factors. Therefore, to clarify the factors mentioned above aims to further implement China future into two big trade agreements sketched participation route map.
Keywords: TPP TTIP trade agreement trade conditions


一、引   言


近年来启动的多边贸易协定,缔造了国与国两两之间的双边贸易关系,而当前多边自贸协议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与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TPP的主导国为美国主导,为其在东亚地区展开的区域自贸协议,成员国除早期的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四国外,还包括后续加入的美国、秘鲁、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澳大利亚。目前,日本也于2013年正式加入谈判,谈判成员总数目前达到12个;TTIP的主导国为美国与欧盟,美欧利用八国集团(G8)峰会的机会于2013年正式启动的区域性自贸协议。可以看出,TPP与TTIP主要是由美国为主导国启动与推进的,从参与国的外在条件来看,中国都被两大贸易协定排除在外,而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领土上的邻邦日、韩与欧洲诸国;从协议内容到参与国的广泛程度来看,TPP、TTIP有打破传统FTA格局并引领并打造21世纪全球贸易新格局的趋势,就目前的参与国以及谈判进程来看,TTIP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贸易格局的主要双边自贸协议。这无论是从贸易发展战略角度还是从当前的贸易局势来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影响巨大。

于2013年10月完成谈判的TTP为美国在亚太地区主导,而于2013年6月美欧正式宣布启动的TTIP为跨大西洋协议。显然,两大多边贸易协定的主导国皆为美国,而主要参与国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且推行进程较快,即使是启动略慢一些的TTIP由于已进行了首轮谈判。对于我国来说,自加入WTO以及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之后,多边以及双边、区域自贸协议都在积极地启动与推进,目前已参与生效十余个双边及区域自贸协定。从当前双边及区域贸易协定条件的谈判来看,出现的新形势值得关注,从关注经常性项目的传统商品贸易以及关境边界问题,日渐拓展扩张为更为深入的服贸协定、投资以及更为深入的边界后问题,正如已经生效的TPP与TTIP协议来看,即着力于上述几方面展开了对应条件的协商与进程。

本文研究发现TPP,TTIP贸易协定,对参与国的贸易实施高标准、宽覆盖的贸易条件,并且以废除所有关税,并力图打破众多非关税壁垒的标志特征,中国被排除在外除了因存在严格而高标准的客观贸易条件,更多是因多国利益条件的“众口难调”主观因素决定。因此,通过TPP,TTIP两大多边贸易协定对中国参与的掣肘因素的梳理,以实现为中国将来进入两大贸易协定的进一步推行,勾画出推进我国提高贸易标准,改善贸易条件的多边贸易协定参与路线图。


二、中国参与TPP,TTIP的客观条件掣肘
三、中国参与TPP,TTIP的主观因素掣肘


四、中国加入TPP,TTIP的机遇与挑战


TPP、TTIP明显的政治意图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势成为孤立中国贸易经济的格局,,而目前中国自身的贸易发展水平和阶段也成为了阻碍自身加入特定贸易协定的掣肘,而当前TPP、TTIP的成员国之间因政治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存在也会影响谈判的进程,这对中国来说也已然构成了贸易格局中的机遇。正如前所述,美国虽然并未直接邀请中国加入TPP,TTIP的谈判,但更没有拒绝,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贸易标准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地理位置所处的区域性协定,中国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加入对应的FTA,如RCEP。因此,在对TPP,TTIP的参与进程问题上,我国面临着的机遇主要分为内外两个层次,一是TPP,TTIP主导国国内当前的政治趋势与贸易政策倾向表明,美国或西欧等国并未明确拒绝中国加入TPP,TTIP等贸易协定,有助于我国尽早为加入TPP,TTIP进行对应的准备工作;二是借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中加快进程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国内的改革,从制度上进行创新与改革为尽早实现贸易协定所要求的高标准提供硬实力硬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对华逐渐减轻的贸易管制主要体现在对华的进出口增加、允许技术出口等方面,中国应该利用这一阶段的美国对华逐渐放开的自由贸易条件,以及美国国内的非排华政治势力的政治倾向与主张,为我国加快推进加入TPP,TTIP进程提供舆论支持。另外,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已经弱化的质疑中国人权问题,也是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加快进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良好时机。美国国内在TPP战略意图中一再强调中国需要意识到中美两方都将是亚太地区很长时间里的“超大玩家( hugeplayers)” ,中美需要寻求合作来让双方利益最大化。即美国邀请日本加入TPP,从客观的因素来看是因日本的经济体制更接近于美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国内舆论并非刻意通过TPP构造围剿中国的局势,该主张也决定了假以时日中国要求加入TPP也不一定会被拒绝。
国际方面,在TTIP美欧双边贸易协定中,美欧双方也因在农业、食品方面的争端而存在谈判胶着状态。美国通过层层叠叠的区域或双边贸易协定不断推高全球贸易条件与标准的作法既成事实,中国应理性选择加入TPP,TTIP的贸易发展战略而积极准备对应的举措。无论是从政治舆论与态度上,还是从具体的国内制度改革中,都应为加入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作出予以配合的措施推进。另外,在中国已经加入的区域性贸易协定中,合理地吸收TPP,TTIP的部分议题内容,利用已有贸易协定向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的高标准条件靠近,如利用RCEP谈判进程,争取实现RCEP和TPP之间的战略互动。 从而为我国具体实施加入对应谈判提供便利的途径。从中国在国际上所处地位上的的贸易策略角度来看,学术与国际舆论都支持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对应的优惠条件,中国应该充分利用我国事实上的发展中国家地位,获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协定中的条件优势。
但是,从最根本上来看,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地方,我国应该在制度上为我国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尽可能地改革并创新 ,不仅仅是从传统商品贸易视角,也从服务贸易,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为加入TPP,TTIP并进入协定谈判准备充足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夏玮. TTIP:美国推行“新生代”自由贸易协定的新发展[J].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3,06:48-56.
[2]陈勇.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及中美经贸关系:透视与前瞻[D].浙江大学,2002.
[3]I.M.戴斯勒.美国贸易政治[M].王恩冕,于少蔚,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5.
[4]TTIP: America' s New Opportunity to Benefit from, and Revitalize its Leadership of the Global Economy .美国国务院网站[2013-05-26].
[5]陈雅莉: 《美国“新保派”定国家安全思想乾坤》,载《华盛顿观察》周刊,2003 年第20 期。
[6]贺平. RCEP与TPP并行不悖[N]. 东方早报, 2013-05-09.
[7]卢冠锋,李磊,李荣林. RCEP与TTP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 国际经济合作,2014,01:84-89.




本文编号:86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6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