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高管控制权、媒体负面报道和高管薪酬

发布时间:2016-08-09 07:12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高管薪酬"一直来都是社会所关注的热词之一,是人们探讨社会贫富差距、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一个缩影。根据德勤咨询所公布的《2013-2014中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调研报告》,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最高薪酬平均均值达到81.05万,相较于2012年,该数值由76.87万增加了约5%,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的30倍;其中,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在所有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高管薪酬平均值分别是农林牧渔业(高管薪酬水平最低行业)的6.75倍和2.%倍。2014年8月,政府颁布了薪酬改革方案,认为应该有效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秩序,调整偏高、过高等不合理收入,这再次将国企高管薪酬改革话题推向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不仅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其作为社会监督者的职能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席提出要鼓励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期许;2014年8月25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走次会议中强调要充分发挥群众与媒体监督正能量。而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愈加强大,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的结合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媒体监督的正能量。

那么,作为公司外部治理体系之一的媒体,尤其是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新兴媒体,是否能够有效提高高管薪酬合理化水平?它又是如何影响公司内部治理效果,从而间接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不同类型(包括产权、行业、规模和地区)的上市公司,可能受到媒体报道的情况不同,它们是否存在效果的差异性?这些是本文所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概念界定

1.2.1高管薪酬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高管的分类主要包括:(1)高管包括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总(副)经理等所有公司主要的高级管理人员(卢锐,2011;马连福等,2013;罗进辉,2014);(2)高管只包括总(副)经理、财务总蓝等主要参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高级管理人员(王志强等,20114;胡亚权等,20125;徐细雄,2014)。其中,第二类高管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而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则更多地参与公司的战略制定及监督职能,因此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本文主要研究高管的薪酬问题,以经理为代表的公司高管直接接触公司经营管理工作,掌握了公司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制定薪酬方面存在优势;同时这类问题也存在着委托代理的关系,即上市公司股东委托董事会和监事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制定薪酬方面进行监督,如果将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包括在高管中,则可能会使得这层委托代理关系的界限显得模糊。因此,本文对高管的定义则是以上市公司总经理为代表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成员。

对于高管薪酬的界定,主要包括货币性薪酬、股权性薪酬与在职消费。就作为隐性薪酬的在职消费而言,由于没有具体的标准,因此在衡量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学者们对在职消费的衡量主要采用了陈冬华等(2005)提出的管理费用中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八类。尽管这种方法能得到具体对在职消费的数据衡量,但仍然存在比较模糊的缺点。对于显性薪酬中的股权性薪酬,在中国上市企业的薪酬体系中采用的相对较少,股权激励尚未成熟。而货币性薪酬的信息披露较为规范,学者们对其研究也较为成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综上所述,本文将高管薪酬定义为主要参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高级管理人员的货币性薪酬。

高管控制权、媒体负面报道和高管薪酬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1.1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又称为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是居于企业所有权层次,研巧如何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并针对职业经理人履行职务斤为行使监管职能的科学;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是研究企业权力安排的科学。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代理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股份制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分离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来解决两者的矛盾。而最早明确提出公司治理理论概念的则是美国经济学家伯利与米恩斯(1932),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了研巧,包括超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

从公司治理的边界而言,公司治理分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吴敬瑶教授(1994)在《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一书中,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由此可见,公司内部治理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他们通过相互制衡来实现对公司的共同治理。公司内部治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制衡关系:一是公司内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兰个主体的分权结构和内部制衡关系;二是董事会与总经理等管理层的经营决策与执行权的分权结构和内部制衡关系。公司外部治理主要包括中小股东、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社会舆论监督、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等外部力量。外部治理是对内部治理的补充,能够通过评价企业的行为,从而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性。

.....................


2.2文献回顾

2.2.1国内文献分布情况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本文所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经济与管理科学"为学科领域,检索了近五年(2011-2015)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

(1)"管理层权力"或"高管控制权"为题名检索词,共检索到113篇期刊论文和75篇硕博±论文,2011-2015年所发表的论文分别为13、23、41、63和48篇,研巧成果总体上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研究主题上,管理层权为或高管控制权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具有极高的研究热度,投资行为、公司业绩、信息披露和盈余管理同样属于热门选题;此外,学者们对于管理层权力或高管控制权的研究还涉及了并购行为、内部控制、股权激励、政府行为等主题。

(2)以"媒体"并且包含"监督"、"治理"、"报道"王者中任意关键词为题名检索词,共检索到332篇期刊论文和65篇硕博i论文,2011-2015年所发表的论文分别为49、47、78、96和127篇,怠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相关文献成倍增加。研究主题上,学者们最为关注的是从媒体角度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更进一步而言,主要集中在离管薪酬、高管变更、代理成本和盈余管理等;其中也不乏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如企业IPO、股票的信息、定价与收益等;此外,投资者保护、外部审计和企业业绩同样也受到学者们的青睐。

.......................


3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20

3.1假设提出................20

3.1.1高管控制权和高管薪酬的关系.................20

3.1.2高管控制权、媒体负面报道和高管薪酬的关系............21

4实证研究结果分析.............39

4.1描述性统计..............39

4.2相关性分析...............42

5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60

5.1研究结论...............60

5.2研究启示..............61


4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4.1相关性分析

表4-3报告了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从相关系数表中可看出,高管薪酬、高管控制权和媒体负面报道的三个维度之间均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其中媒体负面报道的密度与高管薪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控制权和高管薪酬之间关系的影响则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高管控制权、媒体负面报道和高管薪酬

.........................


5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5.1研究结论

本文分别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层面来研究它们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作用,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角度而言,高管控制权对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上市公司高管会通过对公司的控制权来"自定"薪酬。

(2)从公司外部治理的角度而言,本文选择媒体负面报道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研究内容,立足于高管控制权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作用,并分别从频度、跨度、密度和综合指标四个层面探讨媒体负面报道是否对上述影响作用存在调节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控制权和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表明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媒体负面报道对高管薪酬存在一定的治理作用,这种治理效果通过影响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高管控制权对高管薪酬的作用而得到体现。

(3)本文分别从上市公司的产权、行业、规模、地域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①从产权性质的角度而言,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盈著。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相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对"政治声誉"的重视,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声誉",上市公司也需要高管在媒体面前维持更为正面的形象,从而提高公司的形象和声誉。②从行业的角度而言,实证结果显示,垄断上市公司和非垄断上市公司存在着显著差异,即相对于垄断上市公司,非垄断上市公司关于高管薪酬负面报道对高管控制权与高管薪酬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更显著。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垄断行业上市公司具有国家政策保护的优势,从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相比于媒体报道,政策因素对其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9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9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5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