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融入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6-08-13 07:02


摘要:“三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体会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达到“三生”教育目标。“三生”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生命价值理念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把握生命规律,感受生命的伟大,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首先对“三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从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四个角度探讨“三生”教育策略,从而提升学生今后的社会生存能力。
关键词:“三生”教育;必要性;教学策略;融入方式


引言

每个生命都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类在生活中应该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感受生活的快乐,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通过“三生”教育,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对自身有更好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理好生命、生存、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做好“三生”教育工作,充分体现当代教育的人文思想,从而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需求。

1“三生”教育的关系及必要性

1.1“三生”教育的关系

生命、生存、生活它们三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人们只有尊重他人的生命,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只有尊重大自然的生命,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而良好的生存空间又可以为人类带来更多生活上的享受,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思想素质,进而会更加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教师在进行“三生”教育时要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也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在生活中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1.2“三生”教育的必要性
“三生”教育主要是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突出“三生”教育的必要性,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一,“三生”教育能够有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但是对学生生命观的教育不够充分,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学生对生命产生一种漠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利益化,最终影响到学生未来发展状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通过“三生”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懂的生命的珍贵,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减少学生杀人事件和自杀事件的发生。如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投毒事件,马加爵的杀人事件都是由于他们自身对生命的漠视,没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最终导致惨剧的发生。
第二,“三生”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当前我国许多学生的受挫折能力较低,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严重时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生存水平,不利于我国社会的良好发展。所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要做好“三生”教育,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让他们掌握较多的生存技巧,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冷静应对,降低这些问题对学生的伤害,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近些年来,学校跳楼事件频发,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者情感纠葛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在受到挫折后没有采取积极态度应对,不仅失去自己的生命,同时还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
第三,“三生”教育能够树立学生科学的生活观。生活是否幸福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同时还依赖自身的生活观念。所以教师在“三生”教育的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活观,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三生”教育目标。比如洪战辉,他的生活虽然贫困,但是却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困难,不仅自己完成了学业,同时还捐助他人。正是他良好的生活观指导他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并采取积极行动改变自己的生活。


2“三生”教育课堂融入策略


3总结

综上所述,“三生”教育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生活和学习中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保护自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将“三生”教育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帮助他们端正自身的生活态度,从而满足他们今后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俊超,蔡景冬. 发掘教育要素特性,开创中学“三生教育”新视野[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105-108.

[2]罗石生,杨喜燕. “三生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视角[J]. 学理论,2013,24:278-279.
[3]陈红媛,李德良. 高职院校大学生“三生教育”的现状、意义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13,23:54-56.
[4]曹小芬. 体育教学中的“三生教育”价值研究——以在独立学院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 体育科技,2014,03:115-117.



本文编号:92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2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