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狂欢化理论视域下东北相亲类节目热播原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0 06:09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使得我国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涌入改变了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念,金钱似乎成为这一代青年男女择偶的重要标准。在房价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很多青年人住不起房、交不起首付,拥有了这一时代特有的身份——“房奴”。生活的拮据,爱情的现实,工作的压力导致“剩男剩女”现象非常普遍。据统计,我国的平均结婚年龄比十年前晚了三到五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相亲节目提供了很好的交友平台,为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男女青年提供了多样的认识渠道。此外,通过成为电视“红人”,即便在相亲舞台上找不到理想的真爱,也可以通过线下交友平台结识更多的朋友,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当《非诚勿扰》风靡全国之际,全国各大卫视争相推出自己的相亲节目,节目形式、节目内容都是换汤不换药,同质化较为严重。东北地区也先后推出多档相亲类节目,却没能走出停播的命运。吉林电视台适时转变思路,将相亲节目与“东北乡村男女”相结合,推出乡村版的《全城热恋》。这档节目无论从电视受众的欣赏水平,节目的资金投入以及男女嘉宾的文化素质都远远不及《非诚勿扰》。然而,就是这样的节目却持续热播至今,尤其是在电视相亲节目总体风向标发生转变的今天,《全城热恋》的节目热度不减反增。东北三省有着相似的文化根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的婚恋类节目没能走出停播的命运,《全城热恋》乡村版却依然持续热播至今,并且随着网络版的连续跟进以及微信公众账号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群注意到了这个节目,这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注意和兴趣。笔者想探究《全城热恋》热播的原因,对《全城热恋》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并为《全城热恋》日后的发展和良性传播提出建设性意见。
............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所掌握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深入地研究,总结文献观点,以寻求有力的理论支撑。
2、个案分析法:对《全城热恋》进行认真研究和总结,做出深入的理论研究。
3、探索性研究法:用已知、已获得的信息,深入挖掘和探索出新的思路与观点。
4、比较研究法:搜集数据,对比《非诚勿扰》及其他相亲类节目,找寻《全城热恋》的突出点和独特性。
5、问卷调查法:针对本文,笔者设计了《对吉林本土相亲节目<全城热恋>的调查问卷》。为论文的相关数据和结论推理做了一定的论据支撑。
..........

第一章 电视相亲节目概述与东北地域文化

1.1 我国电视相亲节目概述
上世纪 80 年代末,山西电视台推出的《电视红娘》成为我国婚恋类节目的鼻祖。然而由于节目运作不够成熟,资金匮乏等问题,两年时间就停播了。直到1998 年湖南卫视推出了婚恋类节目《玫瑰之约》,使得电视相亲类节目成为现象级的真人秀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很多学者将《玫瑰之约》视为我国电视相亲类节目的开端也不无道理。在经历了盛极而衰,再次绽放,终又停播的结局后,2010 年 1 月 25 日,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席卷全国,博得全国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头彩。一时间,婚恋类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大卫视争相跟风、模仿的典范。如果说十年前的婚恋类相亲节目定位纠结于娱乐还是服务的话,《非诚勿扰》毫无疑问选择了娱乐,强化了相亲类节目的娱乐功能,甚至成为一档披着“服务”外衣的娱乐节目。此后,《百里挑一》、《爱情连连看》等一系列娱乐形相亲节目竞相播出。舞台嘉宾的选择以高颜值、高学历、高要求的适龄男女为主,他们在舞台上以出格的语言,大胆的行为,备受争议的价值观引发关注,为节目赢得了不俗的收视率,他们本身也借助相亲平台而成为网络红人。由此可见,我国相亲类节目经历了由“纯粹服务型”到“服务型表象的娱乐性实质”的转变。在全国相亲类节目不断涌现的过程中,东北地区(黑吉辽三省)也跟风推出了相亲节目:2010 年 7 月,黑龙江电视台相继推出《快乐大联盟友谊万岁》和《你好丘比特》;2011 年,辽宁卫视推出《幸福来敲门》。2010 年“七夕”前夕,吉林电视台乘胜追击,推出了相亲类节目《全城热恋》,然而收视率却不尽如人意。此时的东北相亲节目只不过是《非诚勿扰》的粗制模仿,换了不同的嘉宾,换了不同的主持人,换了不同的地域而已。然而制作水平、投资力度以及嘉宾的话题热度都远不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
...........

1.2 电视相亲类节目的成功之道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种需求按照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层递进,当人们的衣食住行、安全等因素达到满足的时候才可以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交往来、情感沟通,从而达到被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今,互联网的普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地球村”的社会。追求更高、更快的办事效率,更长更远的生活目标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在电视、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刷新着人们对生活娱乐的全新体验和理解时,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关注当代人的情感需求,为这个时代注入全新的情感养料。电视相亲类节目就是满足当今社会人们情感空虚的纽带。时代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情感的满足,大龄剩男、剩女现象愈发凸显,还有甚者打着“不婚主义”的旗帜依然我行我素,所有的情感问题都是这个时代所赋予的。相亲类节目很好地迎合了这个时代对爱情和婚姻的重新定义,人们在节目中寻找共鸣,反思自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情感需要。而这些问题也通过电视屏幕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窥伺社会的窗口,这个窗口折射出社会转型期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婚恋观,满足了观众娱乐需求的同时,更引发人们对当今社会青年男女婚恋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由此可见,电视相亲类节目寻找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空缺,不得不说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然而从相亲类节目本身来说,其成功之道有以下四个方面。
.......

第 3 章 《全城热恋》节目中狂欢化的呈现.....16
3.1 人物形象的狂欢——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 16
3.1.1 传统东北乡村女性形象阐述.........16
3.1.2 《全城热恋》对东北女性形象的新呈现..... 17
3.2 语言文本的狂欢——东北方言的幽默解读....... 18
3.3 节目形式的狂欢——环节设置制造看点........... 22
3.3.1 嘉宾反选灭灯环节........ 22
3.3.2 “爱情大考验”环节..........23
3.3.3 自由的嘉宾互动环节.... 23
3.4 台网融合扩大传播...... 24
3.5 媒介文化引导消费...... 26
第 4 章 《全城热恋》节目的反思与前瞻.........29
4.1 《全城热恋》的成功之道.......... 29
4.1.1 节目定位精准,顺应时代背景......29
4.2 《全城热恋》的改善与创新.......30
4.2.1 把握节目尺度,当好把关人.........30
4.2.2 强化节目功能、展现地域文化.....31
4.2.3 传递社会正能量,引导主流价值观..... 32

第 4 章 《全城热恋》节目的反思与前瞻

4.1 《全城热恋》的成功之道

本是一个营销学的概念。开创一档节目,想要在纷繁复杂的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就要全方位考虑节目主题,观众需求,竞争对手的同质特征以及节目本身的创意元素。吉林电视台的《全城热恋》以“草船借箭”的方式营销了同名的热播电影,又借助本土化的资源优势打造出全新定位的婚恋类节目。作为国内第一档将农村青年男女的爱情搬到荧幕上的节目,《全城热恋》不仅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的爱情,也让观众体会到了农村青年在现代社会中的迷茫和体会;此外,《全城热恋》对农村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舞台。受到电视和互联网普及的冲击,成为明星,站在耀眼的舞台上也是很多年轻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能够上电视当嘉宾做节目,体验一次当“明星”的感觉,是很多农村青年的梦想。因此《全城热恋》精准的定位,既符合东北的地域特色,又给了农村青年男女展示的舞台,同时也为自己圈定了受众群。同时,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时代背景下,乡村的婚恋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由于教育意识等原因,农村的青少年辍学现象严重,很多都是上完初中甚至小学就辍学回家,选择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过早地离开校园使得农村人结婚生子也比城里人早许多年,女孩子在农村过了 24 岁就算做大龄女孩。此外,农村青年因为受教育程度低,步入社会较早,因此很多青年没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人事的理解不够深入;加之社会转型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很多城市的观念和行为深深影响了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大城市的发达诱惑着转型时期的农村女孩,她们也想改变命运,想要去城里工作,找条件好的男孩,在物质上获得保障,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几乎是每一个农村女孩的梦想。剩男剩女的时代产物,娱乐文化的异军突起,为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狂欢化理论视域下东北相亲类节目热播原因研究

.........

结 语

《全城热恋》是东北交友类真人秀的代表作,节目在东北地区所引发的社会反响足以与《非诚勿扰》相提并论。本文在巴赫金狂欢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交友类真人秀节目的综合梳理,以《全城热恋》为个案研究,对节目中的狂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节目的成功之处,提出完善和创新节目的建议,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在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对这档节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节目中蕴含的狂欢化特征,体现在嘉宾形象、语言特征、节目所蕴含的社会人文价值等各个层面。交友类真人秀是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发展的全新模式,它以永恒话题——爱情、婚恋作为节目的主题。《全城热恋》结合当下剩男剩女激增的社会现实,以来自东北民间的单身男女为演绎对象,实现了传统娱乐节目不可企及的传播效果。与 90 年代的相亲节目相比,当前的交友类节目突破了以往的电视相亲模式,多管齐下营造狂欢氛围。在狂欢理论视域下,节目在舞台效果、参与嘉宾质量、后期制作以及对新媒体的利用上都更甚一筹,使节目更具娱乐性和吸引力,这些因素都成为《全城热恋》热播的助推剂。具体来说,节目的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节目定位精准,顺应时代背景,给东北文化提供了呈现的舞台,颠覆传统,在狂欢中体现了人本思想,并且能够利用新媒体来扩大狂欢效应。不足之处在于娱乐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应保持应有的底线,进一步强化节目的文教功能,同时对于嘉宾的筛选上进一步把关,提高素质。节目内容也不应浮于表面,应对其内涵做进一步发掘。对于中国的婚恋交友类节目而言,当前是其发展的全新状态,,新事物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但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演变,每一种类型都有它发展的兴盛期和衰退期。因此,当前的电视节目应该充分认识创作语境,不断探索婚恋交友类节目制作特征,主动寻找和开拓新的市场契机,以丰富而独特的电视文化来涵养和回馈广大观众。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8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8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