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框架理论下的《经济学人》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以 2001-2014 年涉华报道为例

发布时间:2016-08-20 06:11

第 1 章 绪论


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框架理论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入大众传播领域并用于媒介内容分析后,成为国家形象研究的重要方法论之一。这一章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家形象及框架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创新性、研究样本及研究方法,奠定研究的基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在国际社会中具有越来越强的影响力。以 GDP 总量及世界排名为例,我国的 GDP 总量由 2001 年的 1 万亿美元增至 2014 年的 10万亿美元,期间,于 2005 年超过法国位列世界第五,于 2006 年超过英国位列世界第四,于 2007 年超过德国位列世界第三,于 2009 年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并一直保持至今。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成为世界各国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国家之间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价值观念以及新闻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其他国家在对我国进行报道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理解的偏差,甚至产生误解,而当误解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就可能会出现歪曲中国形象的现象,例如恐慌中国崛起的“中国威胁论”、唱衰中国经济的“中国崩溃论”以及称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等说法,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形象。

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国家的利益和荣誉,良好的国家形象更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和无形资产,能够为一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反之,消极的国家形象则会导致国际间的误解,进而影响各国政府之间、组织之间以及人民之间的理解与交往,甚至引起冲突。吴征在其《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策略》一书中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最大无形资产,具有六大作用: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融资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吸引旅游的能力、拓展外贸的能力、影响到不同国籍的人际交往。

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严重不对等的是,我国的对外传播能力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劣势,至今仍无一家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这使得一旦发生中国形象被歪曲的情况,我国没有能力在大众传播渠道进行有力的反驳、矫正,自我形象建构能力不足,使得我国的国家形象不得不处于“被建构”的状态。

由于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具有明显主导的话语权,其涉华报道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因此,研究其如何报道中国,考察其报道是否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对于中国准确地对自身的国际形象进行定位,进而做出形象改善、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


1.2 研究现状

在研究现状部分笔者会分别对国家形象研究及框架理论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学术脉络。

1.2.1 国家形象研究

“形象理论”是西方学者国家形象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形象理论认为决策者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建构来删选、扭曲信息,进而影响政策的制定。因而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国家制定外交政策时,政治精英是如何认识对方国家的,以及这种认知对政策制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例如 1959 年学者博尔丁(Kenneth E. Boulding)在《国家形象与国际体系》中这样阐释国家形象与外交决策的关系:“我们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它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目前我国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很少借鉴西方的学术成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与西方的研究取向不同,我国的国家形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外媒涉华报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虽然理论基础较为封闭,但不少我国本土学者都对国家形象的内涵和外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形成了不少论文与著作。

我国对国家形象的研究在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具备一定的规模。1996 年徐小鸽在论文《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中认为,“国际新闻流动是形成国家形象的主要因素”。同年李希光在著作《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中提出“妖魔化中国”的说法,用实证的方法列举大量事实,认为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是在“妖魔化”中国。2002 年刘小燕在论文《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中阐述了国家形象涵义、塑造的理念及三种方法(自塑、他塑、合塑),指出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

近年来学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是实证性的,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共时性的,分析单一事件中的中国形象,例如史安斌等的《新闻构架、符码与制造同意的艺术——美国媒体“十六大”报道综合分析》,戴元光等的《〈纽约时报〉的专业主义与价值偏见——以“7.5”事件报道为例》;二是历时性,研究一家或多家媒体一定时期内的涉华报道,例如潘志高所著的《〈纽约时报〉上的中国形象:政治、历史及文化成因》中对《纽约时报》1993 年至 1998 年间全部的涉华报道进行了量化分析。

......................


第 2 章 框架理论与国家形象建构


这一章将对国家形象及涉华报道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论述新闻框架构建国家形象的机制。


2.1 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界关于国家形象尚无统一的定义,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有相似点却又不尽相同的定义,例如孙有中认为国家形象是一国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可分为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管文虎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徐小鸽认为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所形成的形象;刘继南认为国家形象是指一国在其他国家人们心目中的综合评价和印象,主要体现在别国的大众传播媒介上。

由此可见,对国家形象定义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国家形象的认识主体,广义的认识主体包括本国公众和外部公众,狭义的认识主体只包括外部公众;二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形成中是否起主导作用。学者韩源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特定国家的国际形象更具有现实的战略价值。因此,无论从逻辑语义还是现实价值来看,国家形象都应该被理解为特定国家的国际形象”。

因此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采取广义定义,对国家形象做出如下界定: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客观状态的公众认知及其符号化。

国家形象的认识主体按照国别可分为本国公众及国际公众,按照影响力可分为一般民众与决策者,决策者对一国的国家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可直接影响对外政策。

国家形象的认识客体是国家的客观状态,既包括国家的现实状况也包括国家的历史积淀,其构成要素既具有系统性(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领域)又具有复杂性(各领域之间存在纵横交错)。

国家形象的呈现载体包括新闻媒介、自媒体、影视剧、书籍以及研究报告等多种载体,因此国家形象包括但不限于国际新闻中的国家形象。在国家的客观状态被符号化的过程中,以新闻媒介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由于能够以制度化来保证传播的密度,故而在国家形象的符号化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


2.2 新闻框架建构国家形象的机制

框架,指人们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经验的归纳、结构和阐释都依赖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信息。框架来源于过去的经验,为现在的行动的提供依据,并根据新的经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修正,因此框架不是一成不变的。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处理信息时所依赖的认知结构,能够协助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客观真实经由新闻框架被转换为符号真实,当这种符号真实被个别受众接受、经由讨论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模式化的符号,媒介也就完成了对真实的建构。新闻框架对受众个人框架的影响不是单方向的,受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性接受及反馈会反过来影响新闻框架的调整。

新闻媒介有塑造国家形象的能力,但需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具有在国际范围内的话语权。可信度高、具有权威性的媒介将经过了符号化的一国状态向公众传播,并以制度化保障这样的符号化能够形成模式化的总体印象,进而完成了对该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笔者将新闻框架划分为宏观框架、中观框架以及微观框架三个层次,逐层论述新闻媒介是如何通过新闻框架建构国家形象的。

2.2.1 宏观框架:议题的选择

新闻框架的宏观框架也即信息的准入机制,决定议题是否会被选取与报道,在建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宏观框架直接影响一国形象的全面性。选择什么样的议题进行报道,就是选择了建构国家形象的角度,议题的范围越宽广,国家形象就越全面;议题的范围越狭小,国家形象也就越片面。

影响议题能否入选主要有七大因素:

第一,新闻媒体的内容定位。财经类媒体偏重于经济新闻的报道,时政类媒体偏重于政治新闻的报道,不同新闻媒介根据自身的内容定位,都会在议题的选择上有所侧重。

第二,被报道国的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一国的国际地位越高、综合国力越强、国际事务的参与越积极,被他国新闻媒体报道的几率就会越大。

第三,被报道国的刻板成见。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刻板成见的形成、维护和矫正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他认为,“成见是我们传统的堡垒,在这个堡垒的庇护下我们可以继续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因而对于能够印证刻板成见的事件,新闻媒体倾向于将其选入报道范围,从而起到强化刻板成见的作用。

.....................


第 3 章 2001-2014 年《经济学人》涉华报道宏观框架分析……………………13

3.1 涉华报道总量及频率分析……………………13

3.2 涉华报道议题分布分析………………16

第 4 章 2001-2014 年《经济学人》涉华报道中观框架分析……………………24

4.1 栏目分布分析……………24

4.2 篇幅及体裁分析……………………26

第 5 章 2001-2014 年《经济学人》涉华报道微观框架分析……………………29

5.1 词汇的使用…………………29


第 5 章 2001-2014 年《经济学人》涉华报道微观框架分析


这一章从五个角度来分析《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的微观框架,分别是词汇的使用、修辞的使用、议论片段的使用、历史片段的使用以及消息来源的使用。


5.1 词汇的使用

《经济学人》涉华报道主要有两类词汇在建构中国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分别是连词的使用与方式副词的使用

5.1.1 连词

在《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的正文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连词。

在英语中,连词是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只能起连接作用的虚词,主要可分为四种: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例如“和(and)”;2)表示转折或对比关系的连词,例如“但是(but)”、“当……之时(while)”;3)表示让步关系,例如“尽管(though)”;4)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例如“因为(because)”。

连词对于建设报道的逻辑架构具有重要意义,新闻工作者通过连词的使用,将不同的事实片段连接起来,在建立逻辑联系的同时也赋予不同的事实以不同的重要性或倾向性。例如:

例 1 “中国沿海的城市中产阶级已经在所有事情上都花钱大手大脚,从人寿保险到汽车和电脑。然而(however),是农村的人口使得中国的人口数字如此巨大,卖东西给他们又是另外一回事了。”(2001.9.1《中国的移动电话:十亿个声音在打电话?》)

此处的“然而”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连词前后各有一个事实片段——“城市中产阶级花钱大手大脚”与“农村人口数量多”,通过连词进行逻辑连接之后,连词之后的事实片段被赋予了较强的重要性,更能体现新闻工作者本人的观点及立场。

..........................


第 6 章 结论


通过对 2001-2014 这十四年间的《经济学人》涉华报道的框架研究及其对中国形象的建构,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

1、从涉华报道的宏观框架也即议题的选择机制来看,经济、社会、政治及国际关系四大领域的议题数量充足,报道全面性较强,所建构的中国形象细致,正面议题、中性议题以及负面议题的分布近年来越来越趋于均衡,但是科技、文艺领域的议题极少,中国形象在科技、文艺两个领域几乎是缺失的。此外,涉华报道的议题在地域上严重偏向东部地区及城市,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中国形象是缺失的,乡土中国的形象是缺失的。因此在议题上《经济学人》所建构的中国形象是政府氛围高压比较严重,经济发达、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频发,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相当的主动权但对待周边邻国时常盛气凌人,国际地位及国际事务参与度均较高的大国形象。

2、从涉华报道的中观框架也即强势的赋予机制来看,多达 80%的涉华报道均有配图且配图种类丰富,超过 1000 词的长篇报道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涉华报道在最具有强势的几个栏目中的分布较多,尤其 2012 年《经济学人》开辟了中国专栏,因此涉华报道在形式上具有相当强的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能力,这对于受众对《经济学人》所建构的中国形象的接受是比较有利的。

3、从涉华报道的微观框架也即倾向的凸显机制来看,《经济学人》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以负面为主:在词汇的使用方面《经济学人》对中国形象进行着持续不断的负面建构,通过连词、方式副词等词汇的使用,将中国建构为政府不够尽责、人民没有教养、大陆的政治氛围远不如香港、台湾的形象,这样的建构过于主观,有失公正性,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及公正性原则;在历史片段的使用方面,尤其是政治领域的历史片段的使用上,《经济学人》反复使用我国 20 世纪的动荡历史来作为预测未来中国政局的论据,将中国建构成政权稳固性较弱、出现政局动荡的可能性较大的国家形象;在修辞手法的使用方面,对中国形象的负面建构主要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将个别恶性事件建构成常态化的现实,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在消息来源的使用方面,消息来源的数量较少,其中来自中国的消息来源不足一半,也较少,与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有一定差距,在消息来源的倾向性上也是表示负面倾向的多于表示正面倾向的。《经济学人》涉华报道也有对中国形象的正面建构,主要是通过议论片段的使用,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评价以及建议,运用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来表达对中国成就的肯定以及对中国仍然存在的问题给出善意的建议。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85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85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