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基金论文 >

电子科技大学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研究生导师雷维礼个人介绍

发布时间:2016-05-18 22:05

  本文关键词: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电子科技大学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研究生导师雷维礼个人介绍

姓    名 雷维礼 性    别 男

国    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47-01

工作单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研究领域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个人简介

  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系研究生毕业。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中国互联网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技厅电子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员;四川省企业   信息化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四川党政网专家组副组长。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方面有所建树。

  参与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计算机主干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多期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优化和运行,曾任CERNET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获得奖项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

著作及论文

  专业建设/培养方案

  1.论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2002.7)
  主要观点: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不同;专业名称应明确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要按需定制;

  2. 论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2002.10)

  3. 教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2.10)

  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这里的文章主要是对读过的一些综述文章的消化整理,,因为老外的文章似乎逻辑性不强,有兴趣的可以参看原文。
  1.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研究(2002.8)
  特色:介绍了该领域常用的三种研究方法

  2.超媒体神话的破灭? (2002.8)
  特色:介绍了现有超媒体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网上教学过程研究

  1.网络课程实施问题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pp.15-18

  2.现代远程教学专业试点设想与我们的先期实践,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9期,pp.40-43

  3.网络课程:我们的实践和认识 ,第五届全球华人学习科技研讨会,第十届国际电脑辅助教学研讨会,台湾中央大学, 6月8日-10日, 2001

  4.Experiences and Lessons from Conducting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Web-based Education Programme [PDF格式],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mputer Congress , August 21-25, 2000, Beijing ,460-463

  上面这四篇文章都基于北大计算机系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联合网上课程的教学实践,多为感性认识,研究方法粗糙,只能算是教学研究报告。之所以写这么多篇,是从不同角度对不同对象进行阐述,我觉得这是推广研究成果很重要的方法。

  网上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

  1.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 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pp36-40
  特色:这篇文章是我的得意之作,介绍了网上教学支撑平台应具备的功能,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地方分类不够严格,不过,对做平台工具的人来说,还是有一些可读之处。

  2.自适应系统研究框架

  网上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1.电子教学档案与网上教学 ,开放教育,2002年第5期 pp.5-8
  主要观点:网上教学的质量控制应该加强对网上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电子教学文档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为了能在全国推介这种方法,特写此文专门介绍什么是电子教学档案

  2.网络教学效果质量评估标准,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专家观点,2002年10月,pp31-32
  主要观点:课程指标体系研究很多,但是这只是质量控制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电子教学档案是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对于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些基本假设,还有待于实践数据的证实。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论支持,这些指标将不具备评价课程质量的法力。

  3.纽约长岛Nassau BOCES网上课程标准

  Nassau BOCES是为美国长岛Nassau地区56所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和培训的机构,BOCES是为了解决地区学校资源不均衡而设立的,它不仅为中小学服务,也提供地区人员的教育方案。这虽然是一个县级标准,但是很实用。

  高等教育信息化

  1.Network Education College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 Survey Report [PDF格式], 2002.11.14-15, 台湾大学
  这是为亚太地区高校联盟(AEARU)第一次网络教育会议而做,基于赵国栋博士论文的部分工作。有些统计数据。

  2.校园门户网站: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 ,中国远程教育(资讯版)专家观点,2002年12月
  这是2002年10月1日-4日参加EDUCAUSE会议后的一点认识,校园门户网站是高等教育信息化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教学设计模型研讨班编译论文集(2004-1-23)

  这是我们学生读书后的反刍,目的有两个: 看懂别人的文章,能很好地转达出来。因为每篇文章我都花力气做了修改调整,也算是我的贡献吧。

  随笔

  1.“两个30%”和“网络学院”,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第7期

  2.从师学艺何止于道德文章 2002年9月
  2002年我的导师杨芙清院士70岁,写此文以纪念。主要谈我所学到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承担项目

  《基于成人学习理论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与实践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2003年-2005年
  《中外网上课程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数字化校园:策略与技术》研究框架 中流与喜玛拉雅基金会研究资助, 2003年3月-2003年12月
  《Cisco网络学院白皮书》,2002年3月-7月
  《“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北京大学教务部教材办,2002年6月
  《基于网上学习行为特征的人机交互技术与实验系统研究》,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
  《学习对象开发技术和工具”之子项目“学习对象结构编排技术及模板工具》,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与支撑服务系统天地网结合项目,教育部科技司,(2001.12-2002.12)
  《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研究制定与标准化网站建设》子课题“协作学习、教学管理、自适应学习”标准研究,教育部科技司(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之子课题:“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6月至2002年9月)
  《程序设计》网络课程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1月至2001年12月)
  《计算机导论》网络课程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1月至2001年12月)
  《北京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及多媒体示范课程》 北京大学教务部(2001年2月至2002年9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国青少年基金会(2000年9月至2000年3月) )

系统说明:

1、本系统的信息来源于官方网站,由于公布时间的差异,本系统数据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信息与实际信息有出入,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关键词: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jj/46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