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论文 >

云南地震学术论文的载文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17:14

  本文关键词:云南地震学术论文的载文计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云南地震科技 期刊学术论文 载文计量分析 论文基本参数 基金论文比 优势分支学科 高频关键词


【摘要】:1991—2007年云南地震期刊学术论文的文献计量结果:平均每年产出60篇,且逐年分布呈上升趋势;论文基本参数是中等水平;基金论文比为54.48%;论文刊载于68种中文科技期刊,总频次大于30次的高频期刊有7个;优势分支学科分布的前8名都是地震学的分支学科;频次大于20次的高频关键词有13个,其频次之和占关键词总数的18.96%。结果表明,经过地震科技工作者40余年的努力工作,云南地震科技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不少需要提高的地方。
【作者单位】: 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化工研究院;云南大学图书馆;云南民族大学物电学院;江西省萍乡市档案局;
【关键词】云南地震科技 期刊学术论文 载文计量分析 论文基本参数 基金论文比 优势分支学科 高频关键词
【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081105合作课题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4032)联合资助
【分类号】:P315
【正文快照】: 引言云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侧、中国南北地震带南端,地震活动强烈,类型多样;区内活动断裂、断陷湖盆、火山与温泉均为非常发育,是中国大陆板块内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地震活动区[1-3]。经过40余年的发展,云南地震事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逐步建立了包括测震、地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明,田柳,陈槞;中国地震科技期刊动态研究与思考[J];地震;2005年02期

2 皇甫岗;秦嘉政;;云南地区大震活动规律研究[J];地震地质;2006年01期

3 皇甫岗,石绍先,苏有锦;20世纪云南地震活动研究[J];地震研究;2000年01期

4 苏有锦,李忠华,刘祖荫,蔡民军;20世纪云南地区Ms≥5.0级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J];地震研究;2001年01期

5 武夷山;梁立明;;文献计量学与科技期刊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4年01期

6 邱均平,段宇锋,陈敬全,宋恩梅,嵇丽;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科学学研究;2003年02期

7 周挚;卜彤;周金玲;全海燕;周笑镭;余庆坤;张路;陈征山;;《地震研究》2000—2004年载文计量分析[J];云南科技管理;2008年03期

8 杨昀,周笑镭,周挚;《云南化工》2000~2004年载文计量分析[J];云南化工;2005年02期

9 陈尚平,冯树文,赵苹;中国地震科技期刊的现状、作用及其评价[J];中国地震;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作者队伍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2 桂秀梅;;我国玉米病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7期

3 张娟;;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水稻稻瘟病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4 张志转;施倩倩;朱永和;;我国农业领域各专题的发文量与被引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5 张凤巧;王元立;曹克强;;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6 刘萍;桂秀梅;张俊立;;中国马铃薯晚疫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7 李和娟;惠青;桂秀梅;;中国小麦条锈病核心期刊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8 张俊立;李和娟;刘萍;;我国小麦白粉病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9 王树桐;张凤巧;曹克强;;我国苹果树腐烂病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10 李和娟;;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苹果病害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凤;姚登福;王德丰;倪启超;徐水珠;;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5~2010年期间发表科技论文的统计分析[A];2011第三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江苏省医学科研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栾春娟;侯海燕;;世界创新地图——SSCI创新主题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David Fink;;Dip-slip rate determined by cosmogenic surface dating on a Holocene scarp of the Daju fault,Yunnan,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4 张加桂;;云南大理-瑞丽铁路工程地质问题探讨[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为民;王勇;;洱海水位变化对下关点绝对重力观测影响[A];《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C];2004年

6 赵惠样;;我国科技期刊评估现状刍议[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7 翁贞林;;对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的思考[A];学报编辑论丛(第八集)[C];1999年

8 叶济蓉;;文献计量学在果树学文献研究中的应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六集)[C];2008年

9 王庆林;刘文;;图书馆系统的定量分析与管理——图书馆数据的统计、建模、预报及控制与决策[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刘洪光;康兰西;;2006~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有关铁矿资源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A];2011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睿;美国《物理评论》的创办和发展[D];西北大学;2011年

2 叶征;中国软科学的发展(1978-2010)[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周海燕;网络经济的信息空间理论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魏巍;“跨学科研究”评价方法与资助对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刘红桂;不同构造区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相对强弱的对比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任枫;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科研绩效相关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琪;西方现代体育科学发展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水清;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方法及在农业经济学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钟镇;中国物理学研究绩效与发展特征的国际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庞杰;知识流动理论框架下的科学前沿与技术前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强;2000-2008年美国、英国体育教学研究状况及趋势[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金华;俄罗斯2004-2008年体育科研动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高森;1999-2008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载文数量及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比较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洪建磊;滇东北铅锌矿控矿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许建萍;闽东地区旧方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丁富雄;云南省地方地震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7 刘慧;2000-2010年我国IT价值研究的文献计量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康红芹;我国大陆成人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青;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高被引论文的内容与形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谷悦;1980年以来我国档案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宏,杨如华;科技期刊基金资助指数的作用及其意义[J];编辑学报;1994年02期

2 李明,田柳,陈槞;中国地震科技期刊动态研究与思考[J];地震;2005年02期

3 阚荣举,张四昌,晏凤桐,俞林胜;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1977年02期

4 邓起东 ,张裕明 ,许桂林 ,范福田;中国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J];地震地质;1979年01期

5 阚荣举,王绍晋,黄],宋文;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断块相对运动[J];地震地质;1983年02期

6 孙洁,徐常芳,江钊,史书林,王继军,何明;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J];地震地质;1989年01期

7 吴海威,张连生,嵇少丞;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喜山期陆内大型左行走滑剪切带[J];地质科学;1989年01期

8 黄立人,马青,朱文耀,程宗颐,熊永清;高精度GPS测量得到的中国西南地区构造块体运动模型的初步结果[J];地震学报;1997年01期

9 黄玮琼,,李文香,曹学锋;中国大陆地震资料完整性研究之二──分区地震资料基本完整的起始年分布图象[J];地震学报;1994年04期

10 苏有锦,刘祖荫,蔡民军,张俊伟,李忠华;云南地区强震分布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J];地震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英;;学术期刊应客观看待基金论文比[J];天津科技;2009年06期

2 ;基金论文比[J];实验室科学;2009年02期

3 陈汉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9-2004年载文统计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年03期

4 李晓红,于善清,胡春霞,孙培芹;科技期刊评价中应重视“基金论文比”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5 王希营;王春燕;张勇;陈晓峰;李逸尘;;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07年评价指标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王健;;地方院校学报主要文献评价指标分析及改进措施[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1期

7 温晓平;王国辉;窦春蕊;屈李纯;;关于科技论文基金项目标注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6年06期

8 袁建平;李丽;陈雪峰;;坚持科学精神,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纪念《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创刊30周年[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9 韩长友;崔玉子;尹仑;;2002—2004年《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文献计量统计与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卷首语[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晓军;颜志森;;“211工程”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的载文分析[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邓效恩;黄立海;孔庆合;;摸索组稿方式 提高学报质量[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五集)[C];2007年

3 屈建;;我国药学科技期刊的评价[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4 张玉华;;如何使用科技期刊评估指标[A];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005年全国医药卫生报刊主编和编辑岗位资格培训班讲义[C];2005年

5 段淑芬;戴良香;田云云;郑亚萍;;《花生学报》2001-2005年引文和作者群分析[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惠祥;曲俊延;张弘;陈嘉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学术质量评估分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集)[C];2002年

7 郑俊海;徐晓泉;;《眼视光学杂志》1999~2003年载文回顾与分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8 何学华;;从学报角度看我校的学术发展状况[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9 昌炎新;潘峰;陈焰;李仁明;张立苹;;不同类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屈建;;我国药学科技期刊的评价[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来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本报驻京记者 王婷;探索适合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林玲;人文社科期刊推出新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杜淑英;评介“学术评价工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森;1999-2008年《中国实用内科杂志》载文数量及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比较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洪琪;我国预防医学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特征[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应萍;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慧;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5 袁玉琳;某学术机构发表的学术论文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曾玲;重庆市公开发行医药卫生类期刊经营模式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7 戴丹;十三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篮球运动文献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3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1043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