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术论文 >

基于合著论文和引文视角的学术交流模式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2 13:20

  本文关键词:基于合著论文和引文视角的学术交流模式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交流模式 科研合作 合著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分析


【摘要】:用合著文献和参考文献分别度量学术交流模式的非正式交流过程和正式交流过程,利用合著率、合著度及引用率作为度量指标,并用5年被引率作为论文影响力的度量指标,通过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高强度的学术交流能产生高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两种学术交流过程具有互补性,图书情报学研究模式属于田园型,学科知识具有趋异性,具有这种特性的学科,学术交流模式更依赖正式交流过程。这一研究方法也能推及到其他学科。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图书馆;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Shao Ruihua Zhang Hew ei(Lanzhou University Library,Lanzhou 730000)0引言徐晓艺等人[1]在谈到学科知识流动的内涵时指出,学科知识资源以一种“有效的流动方式或渠道”进行融合,这种“方式或渠道”不仅包含“科研合作”,还有“学术引用”以及一些非正式渠道,如参加学术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郁缀;刘曙光;;论文质量、期刊质量与期刊影响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佳;唐云富;李昆仑;;引文研究:《体育科学》2000-2009年[J];重庆图情研究;2012年01期

2 林国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容与影响力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3 杜秀杰;葛赵青;卓选鹏;荆树蓉;;数字出版时代学术论文的互动评价探索[J];编辑学报;2014年01期

4 胡梅;;论编辑素质与高职学报质量[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刘波;何婧;张莉;邓婧;田江;;高校学报提升影响力的途径选择——以专栏建设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5年03期

6 张立新;;长春工业大学SCI论文成果统计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海卿;;学术期刊评价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年11期

8 杜能钢;;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使用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09期

9 陈冬梅;栾冠楠;;期刊范例研究——《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J];农业网络信息;2014年03期

10 韩健;张鲸惊;黄河清;;国际药学综合期刊的编辑出版和数字化对我国药学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萍;王艳;罗彦卿;陈强;;小议学术期刊质量与评价体系[A];竞争 合作 创新——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宪章;邓三鸿;;2000-2004年中国文学期刊影响力报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周兴旺;;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偏差分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周兴旺;;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期刊影响力和论文影响力的关系[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于建荣;影响因子:计算方法、用途及局限性[J];生命科学;2002年02期

5 鞠秀芳;;中国语言学期刊被引次数和被引广度分析——基于CSSCI的统计分析(2004——2006)[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敬达;杨思洛;邱均平;;论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模式[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2 李国红;科学交流模式探讨[J];情报科学;2002年12期

3 黄昌林;论电视的叙事本质及其交流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4 齐绍文;从图书馆角度看信息交流模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林忠;;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差异探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01期

6 高景祥;;面向创新活动的信息交流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04期

7 刘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年05期

8 张志广;;面向知识管理的组织信息交流模式及其控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8期

9 李春艳;;基于Web2.0技术的阅读交流新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磊磊;;科学信息交流模式研究综述[J];科技传播;2012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刚;;信息化对学术交流模式的影响研究[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濮信;;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模式的探讨[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孔忠勇;章菊广;焦斌;;基于学术实体的在线学术交流模式研究[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瑶;江涛;刘儒德;;交流模式与任务类型对小组成员学习卷入行为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交流材料[A];2011年网络学术交流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6 刘荣志;狄英娜;;信息化环境下学术交流形式及其障碍[A];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裕\,

本文编号:1214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1214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