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金融研究_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本文关键词: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校新闻
《南方日报》报道我校新世纪12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
2012年12月12日的《南方日报》A18版对我校新世纪12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进行了专题报道,分别对校园建设、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师资队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充分肯定!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地区金融人才的摇篮 转制12年,办学层次连升三级规模增加六倍,跻身省内二A“五朵金花”
广东金融学院(简称“广金”),是我国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金融高等院校。她的办学沿革,最早可溯及1950年创办的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62年来,学校实现了从干部培训到学历教育,从中专到大专,从专科到本科,再到成为全国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的四次跨越。学校“缘金融而生,为金融而办,与金融共荣”,为全国和广东培养了12万经济金融人才,被誉为“华南地区金融人才的摇篮”。 2000年,全国实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改革精神,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于同年2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划转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从“行属院校”转制为“省属高校”。“转制”12年来,广金的广大师生员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团结敬业、开拓创新”的广金精神,实现了办学史上的跨越式发展,将学校打造成为一块金光灿烂的人才培养“宝地”。 当前,广金正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广东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高教30条”、“2011计划”,以及广东省《关于全面推进金融强省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等文件为指南,大力抓好质量建设和校园建设,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办学层次:实现三级跨越 “作为本科办学历史不足八年的一所学校,能拿到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相当不容易,全国罕见。”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学校2012年全体干部大会上如是说!的确,这12年,广金从成功“转制”、“升本”、“升硕”一路走来,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专科、本科、硕士的“三级跳”!今年,学校还获得教育部的批准,,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一起,成为内地对港免试招收本科生的高校(全国仅70所);刚刚实施的《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将广金建设成为“广东金融人才资源培育基地”。这些,足以见证该校在广东金融教育界的“江湖地位”。 12年来,广金依托“大金融”学科优势,设立了42个体现金融行业特色的专业(方向),办学规模“节节攀升”:今年,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规模由“转制”前的3000人增到2.1万多人,增加6倍。其中,金融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专业,保险、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专业则被列为广东省特色专业,信用管理专业则是华南地区高校唯一设立的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迅猛发展。学校专任教师由“转制”前的100多名增到800多名;高职称高学历师资由“转制”前的60多名增到近300名,其中,教授由2名增到92名,博士从0个增到167名。师资队伍中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2年来,广金有40多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金融教育先进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学校还聘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以及省内外金融界的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客座教授。 在办学条件方面,校园占地面积由“转制”前的158亩扩大到近1000亩,增加6倍;校园建筑面积由“转制”前的7.9万平方米增到35万平方米,增加近5倍;图书馆纸质藏书由“转制”前的21万册增到158万册,增加近8倍,电子图书增加135万种。作为特色鲜明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大力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增设200多个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专业实验中心等教学设施,建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藏有古今中外3.5万枚货币),为教学科研提供最大的便利。 人才培养:跻身“五朵金花” 由于办学特色鲜明,影响日益增大,每年的招生和就业,广金都是省内外考生和用人单位的“大热门”。在省内招生中,广金是二A批次最受追捧的五所院校(“五朵金花”)之一。在省外招生中,更是热中之热的院校,分数线远超当地的二本线,有不少省份还远超过当地的一本线。广金每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很好,有数百家企业单位主动到校招录毕业生,所提供的岗位数和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2∶1,就业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在全省上下号召建设“金融强省”的大背景下,广金抓住这一契机,针对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开展对珠江三角洲人才需求调研,形成《珠江三角洲财经类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CPE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数以万计的综合素质高、职业素养好、受到社会和行业欢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CPE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体现四大特点:一是建成“大金融”课程平台。二是建成了以“五大中心”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平台。即金融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以及其他专业仿真模拟实验室为“补充”的校内实验教学平台。三是建立校企协同、校校协同的人才培养平台。学校与国内十几家金融企业联合开展“课程+实习+就业”的3+1校企联合培养;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美国波特兰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双学位联合培养、本硕连读合作培养等;与国际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中国专家委员会广州项目中心启动“卓越金融理财师创新班”的全程联合培养,引入CFP金融理财师证书课程,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进行共同管理、共同推荐就业。四是建成“第二课堂”载体平台。学校把“隐性”的课外实践变为“显性”的课程化管理,以职业素质实践和创新实践为核心,推行学历、学位、职业资格证书“三证”制度,实现学生就业能力提升。CPE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使学校成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金融类人才培养实验区),得到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和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肯定。 科学研究:擦亮“金字”招牌 “转制”之前,学校校级以上课题合计仅52项;公开发表论文为1260篇。“转制”后至今年10月份,学校校级以上课题总数是过去的7倍,达374项,其中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近260项;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达2400余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180篇;还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3年将更名为《经济金融研究》)是全国创刊较早的金融期刊之一,位列全国三大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列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受到专业研究人员的极力追捧。 “转制”以来,学校成立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区域金融政策研究基地)、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华南金融研究所等35个科研机构,并以这些研究机构为依托,服务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学校与梅州市人民政府、揭阳市人民政府等签订合作协议,实现校地共赢。 学校作为广东金融改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唯一高校成员单位,负责开展“十二五”时期建设具有广东特色地方金融体系问题研究;受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广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委托,开展“广东‘双转移’进程中的金融支持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分析与前沿问题”的研究。此外,因为看中广金的科研能力,珠海、佛山、梅州等地市也纷纷发来委托“邀请”,比如受珠海市委托,广金承担研究“横琴新区金融产业化实施方案”。 由于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作出较大贡献,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广东省“金融创新奖”。此外,该校还成功举办“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论坛”、“亚太论坛2009年会”、“华南信用论坛”,成为国内外著名金融专家学者“开坛布道”的重要场所。
本文关键词:广东金融学院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12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