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中非断定表现使用状况的中日对比研究——以语言、教育类论文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学术论文中非断定表现使用状况的中日对比研究——以语言、教育类论文为中心 出处:《外语教育》2004年0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论文 非断定表现 对比研究 表现心理 文化差异
【摘要】:本文对比调查了日语和中文的语言、教育类学术论文中非断定表现的使用情况,发现日语论文中非断定表现的使用量远远大于其在中文论文中的使用量。通过中日论文非断定表现使用状况的对比分析,考察了中日语言不同的表现心理以及由此体现的中日文化差异。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Japanese language and Chinese, conclude that the use of non performance of academic education, it is found that Japanese papers conclude that the use of non performance is far greater than the amount in Chinese paper usag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use of certain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in different language performance the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hich embodies.
【作者单位】:
【分类号】:+
【正文快照】: 1.引言 “烂乙今”(“廿扔乙今”)“(上)予”“衷p”“力、毛U扎板p”等句末表现根据不同的研究者有各种不同的叫法(其中有f概言」(森LIJ,2000),f断定保留」(益周,2002),f不确切断定J(森田,1995)等,本文将以上名称与“七思扣扎.乙”“七考之乌扎乙”“万晗板功茫乙勺力“”(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梅;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应用的若干分析和建议[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许果;论文化意象与跨文化交际[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金英;;俄汉身势语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差异[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金华;;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学[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9期
5 陈小明;;日语的暧昧表达和审美意识[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郭骅;;中英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背景[J];大众科技;2006年05期
7 郭桃桃;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交流障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张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黄碧蓉;文化观照下的英汉亲属称谓语[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郑雯嫣;称呼语在语境中的变异表现[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祥军;新闻精品:一种理论建构和组织文化的框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赛先;翻译对文化的迁移作用[D];湖南大学;2001年
2 刘佳爱;英汉招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汪诊;国际合作项目的跨文化风险管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4 谭海霞;英文广告及其汉译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李锦;从顺应论角度看文化语境与语用翻译[D];暨南大学;2003年
6 张华德;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国际广告翻译[D];广西大学;2003年
7 李岱;文化差异及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8 晋继勇;浅谈非语言交际的中美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尚武;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错误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栋梁;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规避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雪;;学术论文摘要英译规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2 马娜娜;;对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规范的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张迎梅;;学术论文英文摘要文体特征[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4 赵颖;张晓辉;;学术论文中英汉自我提及语的差异性[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中国应用语言学》自2011年起更改为季刊的通知[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1年01期
6 张振;谢韶亮;;语言学类论文英语标题信息结构的对比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学界动态[J];中国外语;2011年04期
8 孙玉华;;浅谈如何学好高中英语[J];学周刊;2011年23期
9 李玉;杨晓梅;;《学术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评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陈丽萍;;基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国际会议英语课程研究[J];大家;2011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旷;;学术论文英文部分的编译[A];湖北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忠英;吴劲薇;;学术论文英语使用中的常见错误浅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五集)[C];1994年
3 陈全明;;言简意赅,,独领风骚——学术论文论题英译之解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蘅;程晓堂;;英语学位论文中转引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细梅;;俄罗斯语文学在台湾[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杨开英;吕小红;于洪杰;张苏苹;杨小玲;;英文科技论文中“and”的正确运用[A];第3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玉;跨文化的诠释[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勐;基于语料库的中国作者和英语母语作者英文学术论文中评价语言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靳铭吉;俄语语句交际结构的多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莹;中外英语期刊学术论文第一人称使用对比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2 诸奇嫣;英汉学术论文引言和结论语类分析及其相关性对比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滕真如;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文体分析及写作[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4 李玉红;模糊限制语在英语学术论文中的顺应性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王亚非;学术论文英文引言及其写作[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6 魏昆;英汉学术论文摘要的主位结构与主位推进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雪梅;英语学术论文语篇中的元话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牛培培;英语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英语为母语和汉语为母语的作者的使用差异[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薛欢;英语本民族与非本民族语言人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珩;“学术论文句末形式”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60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136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