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消费学术论文及其作者状况分析
本文关键词:我国信息消费学术论文及其作者状况分析 出处:《情报科学》2006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期刊论文”检索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目前研究信息消费论文及其作者状况进行了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retrieval of the full text Database of Chinese Journals, 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papers on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and their author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G353.1
【正文快照】: 1信息消费研究状况资料的数据来源“相关期刊论文【1】”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相关期刊论文,收录了国内6600种核心与专业特色中英文期刊的全文,积累全文文献500多万篇,题录1500万余条,分九大专辑,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2】,收录年限为1994年至今,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胜利;国内信息消费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工作;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施莉;网络环境中的信息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哲明;唐挺;;我国信息消费学术论文及其作者状况分析[J];情报科学;2006年05期
2 马哲明;靖继鹏;;国内信息消费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7年03期
3 沈小玲;;关于信息消费的理论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娜;商用车辆调度系统信息组织及接口标准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榕生;我国图书分类法的现状及趋势[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2 张中秋;中国近现代分类法与主题法发展轨迹及展望[J];情报科学;1999年04期
3 尚加宁;图书分类法与因特网分类方法的可比性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4 齐向华;重视开发网络化信息资源[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年03期
5 赵华,车文贤;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组织[J];情报杂志;2000年01期
6 司莉;五部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1998年05期
7 庄育飞;都柏林核心集及其价值初探[J];图书情报工作;1999年07期
8 黄敏;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J];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04期
9 吴广印,胡亚莉;基于Internet的后控制全文检索系统的研究与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06期
10 赵慧勤;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元数据描述技术[J];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N.B.Hannay;娄承肇;;信息社会——通信的未来[J];世界科学;1981年03期
2 归绍升;;漫谈信息社会与信息工业[J];电子技术;1983年11期
3 周英儒;信息社会的五大特点[J];西北水电;1984年02期
4 ;信息社会[J];内燃机车;1984年08期
5 ;国外学者谈“第四次工业革命”[J];图书馆论坛;1984年03期
6 陈楙倩 ,石萃鸣;“通信是信息社会的生命线”——谈通信的作用和效益[J];通信企业管理;1984年04期
7 王勇;;从“信息”谈起[J];情报科学;1984年04期
8 杨运均;;情报界如何迎接“新浪潮”的挑战[J];情报科学;1984年06期
9 张效禹;;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J];山西化工;1984年02期
10 温元凯;;信息就是资源 人才就是资本[J];世界知识;1984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定华;张家录;;语言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龙升照;;前言[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维庆;;情报资料工作对办好学报的作用[A];四川高校学报编辑文集[C];1989年
4 覃吉康;;科技期刊出版周期调查[A];学报编辑文集[C];1991年
5 李永治;;编辑工作与情报意识[A];学报编辑文集[C];1991年
6 陈燕;;信息产业与编辑工作现代化[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7 赵藏赏;;编辑工作现代化在信息社会的地位和作用[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8 ;前言[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程军;;探析计算机管理系统[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第七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9年
10 许思远;;21世纪海上通信展望[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5)[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菡;诺基亚:走进移动信息社会[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刘微;信息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吴平原 作者系清华大学北京年代电子公司总经理;信息社会的企业信息观[N];中国企业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赵齐;走有中国特色的诺基亚之路[N];国际商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蔺玉红;诺基亚愿和中国长期合作[N];光明日报;2000年
6 ;信息时代的标识: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律[N];工人日报;2000年
7 陆亨俊;对“信息社会”的共识[N];经济参考报;2000年
8 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 教授 赵良炳;高质量供电是信息社会的需求(摘要)[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9 林鸿溢;信息社会的宠儿[N];科技日报;2000年
10 里言;走进移动信息社会[N];科技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政府信息公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包红强;基于内容的视频运动对象分割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3 周子彦;齐聚对苯撑乙烯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光电性能及理论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4 杨鲜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的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光祥;宽带无源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戴明;信息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历史变迁[D];同济大学;2006年
8 金铁洙;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张晓秦;论信息化时代著作权的演进与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静杰;后现代服装形态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2 王安军;交通信息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3 朱春燕;对社会保障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艳;“虚拟现实”科幻电影的叙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施勇;论信息化社会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秦从军;某单位内网信息系统安全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勇;中原油田采油院人事管理系统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朱畅;论知识本位教育面临挑战以及我们的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福卫;电子政府与政府治理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温静静;蠕虫自动编写机与网络攻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64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1364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