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中分类方案的优化探析
本文选题:人文社会科学 + 学术论文评价 ; 参考:《江淮论坛》2011年06期
【摘要】:合理的分类是科学评价的前提。目前在科研成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中基本有四种分类方案,这些方案也适用于人文社科学术论文评价的分类方案设计,但各具不同的被认同度,需要在确定优化原则后构建相对科学合理可行的论文评价分类方案。
[Abstract]:Reasonable classification is the premise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basically four classification schemes i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se schemes are also applicable to the design of classification schem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paper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ut each has different degrees of approval.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relatively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paper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cheme after determining the optimization principl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XND008)
【分类号】:G3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小清;;建国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学科分析——基于SSCI、A&HCI(1956~2006)的定量分析[J];东岳论丛;2008年03期
2 蔡曙山;代表性学术成果作为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评价指标的意义——兼论CSSCI的科学评价功能及其发展方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杨育华;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J];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4 沙似鹏,郑礼,,郭才伯,张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上海高教研究;1994年01期
5 卢渝;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类标准及其量化途径[J];社会科学;1992年04期
6 叶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分析[J];探求;2001年01期
7 张国春;;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和分类[J];云梦学刊;2006年06期
8 庞学铨;;论人文科学的价值与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正军;也说“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兼与钱荣贵、薛世平先生商榷[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2 朱少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刘大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之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价值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陈平;李梦虺;;新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朱少强;唐林;柯青;;学术评价的元评价机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何秀成;庞龙斌;黄梅;;基于影响因子评价的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兼对《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个案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王磊,张增荣;关于CAI质量评价中的若干认识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9 董建新;陈贵梧;;问题与反思:1998—2007年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9年00期
10 万小广;;论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路径[J];国际新闻界;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莉;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陆SSCI论文定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发展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吴彩丽;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水平的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张亚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敬全;科研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郭林;主观写意与客观写实:中美电视产品文化语境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晓静;中国大众媒介可信度指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明金;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颜明金;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多部门参与项目成果分析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郭菲菲;河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09年
4 盛辰光;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胡凌芳;我国学术论文评审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雨;鄂尔多斯市汇达液化天然气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羌丽;中国文科重点高校国际化科研生产力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姜颖;地方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贵梧;对1998~2007年行政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高月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斌龙;对中国经济学国际化战略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2 ;把社会科学成果评奖纳入科学化轨道——关于建立社会科学成果评奖指标体系的研究报告[J];河北学刊;1998年05期
3 裘桂英;强化科研成果管理促进科技工作发展[J];教育与现代化;1995年01期
4 赵红州,蒋国华,郑文艺,熊学敏;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的科学计量学指标系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年03期
5 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齐鲁学刊;2001年02期
6 蔡曙山;论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兼析《中华读书报》的不实报道及其错误观点[J];学术界;2001年06期
7 蔡曙山;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科学评价[J];学术界;2002年03期
8 蔡曙山;论我国大学文科的发展阶段及办学理念[J];学术界;2004年01期
9 王宁;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学理论的国际化[J];文学评论;2001年06期
10 高燕云,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斌;日本人文社会科学的振兴[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2 金韧;张慧欣;;略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中的政府职责[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昌吉学院3个科研课题通过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韦莉莉;孙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评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04期
5 ;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弹性评价机制的构建[J];沧桑;2008年04期
6 王志玲;戎文慧;王秀卿;甘露;;评价学术论文的意义与方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王迎春;郑建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体系的建构[J];图书馆学研究;2010年17期
8 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主体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年02期
9 朱少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背景分析[J];评价与管理;2008年02期
10 邱均平;任全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进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国外加强对社会科学的宏观管理和调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曹菲 于莘明;为危机矿山脱困肋力[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卢丽君;人文社科:枝繁叶茂了吗?[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余海波;蕴育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2002年
5 日立;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社会实践基地建立[N];光明日报;2002年
6 ;国外社科研究机构[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N];光明日报;2000年
8 科研局 朱渊寿;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资助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本文编号:1879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187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