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术论文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
本文关键词:英语学术论文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外期刊开始刊登英语学术论文。因此,英语在学术界变得更加受欢迎。学者要想使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知晓,必须用英语写作并发表论文。 情态在英语学术论文中被普遍使用,而且成为实现人际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人际意义涉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即作者试图通过传达的信息对读者的行为和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较好地了解情态的功能和重要性,从而促进英语学术论文的教学与写作。但目前,对于情态的研究能够结合语篇,从研究情态动词过渡到整个情态系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以中国英语语言学研究生的论文引言为语料,试图从情态类型,情态量值,情态取向和极性对情态进行研究,从而试图发现英语学术论文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和学术论文中情态的特殊的使用特征。 通过研究,作者发现在英语学术论文中,情态表达以意态为主;在情态量值中,中级量值占主导地位;情态的取向主要通过隐性的主观表达来实现;在极性中,肯定的情态表达多与否定表达。这些研究对英语教学和写作及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情态 人际意义 英语学术论文 系统功能语法 论文引言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
【目录】:
- Abstract4-5
- 摘要5-6
- List of Tables6-9
- Chapter 1 Introduction9-12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0-11
- 1.3 Research Framework11-12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2-24
- 2.1 A Brief Review of Theses Introductions12-13
- 2.2 Review of Metafunction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13-15
- 2.3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15-16
- 2.4 Introduction of Modality16-20
- 2.4.1 Concept of Modality16-19
- 2.4.2 Previous Studies on Modality19-20
- 2.5 Review of Discourse Analysis20-24
- 2.5.1 The Origins and Definition of Discourse Analysis20-21
- 2.5.2 The Development of Discourse Analysis21
- 2.5.3 The Research Method of Discourse Analysis21-24
- Chapter 3 Methodology24-29
- 3.1 Data Source and Collection24
- 3.2 Analysis Method24-25
- 3.3 Perspectives of Analysis25-29
- 3.3.1 Type Perspective25-26
- 3.3.2 Value Perspective26-27
- 3.3.3 Orientation Perspective27-28
- 3.3.4 Polarity Perspective28-29
-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and Discussion29-48
- 4.1 Distribution of Modal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cademic Writings29-30
- 4.2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Types of Modality30-37
- 4.2.1 Finite Modal Operator31-33
- 4.2.2 Modal Adjuncts33-34
- 4.2.3 Metaphor of Modality34-37
- 4.3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Values of Modality37-42
- 4.3.1 Low Value39-40
- 4.3.2 Median Value40-41
- 4.3.3 High Value41-42
- 4.4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Orientation of Modality42-47
- 4.4.1 Explicit Subjective44-45
- 4.4.2 Explicit Objective45
- 4.4.3 Implicit Subjective45-46
- 4.4.4 Implicit Objective46-47
- 4.5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Polarity of Modality47-48
- Chapter 5 Conclusion and Implication48-53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48-50
- 5.2 Implications50-51
-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1
- 5.4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y51-53
- References53-56
- Appendix56-58
- Acknowledgements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清竹;;情态动词must的情态意义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47期
2 陈建生;孙芳;;中国学者英语学术论文中的语篇衔接手段——基于可比语料库的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彭兵转;;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4 魏琼;;基于人际功能的语篇分析——以《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崔希亮;;语气词“哈”的情态意义和功能[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6 曾锦程;;浅析英语情态意义的表示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惠秀梅;;熟语中的情态意义研究——否定与词层级上的说话人形象[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8 胡春雨;;《英语情态动词与准情态动词》述评[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9 何丽新;莫桂云;;奥巴马就职演讲中的情态表达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陈园园;;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动词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玲;;英语情态意义的认知解读和多义性的顺应论释解——以must一词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银峰;;《祖堂集》助动词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王红阳;程春松;;英语政治演讲和学术演讲的情态对比研究[A];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艺娜;;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情态表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刘淑艳;;英语not和汉语“不”的句法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越群;;论英语的情态附加语及其功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魏在江;;英汉情态隐喻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骆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情态动词使用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李勤;;俄语句子语义研究[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枫;中国工科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中的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李剑影;现代汉语能性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熊淑慧;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曼;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的情态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5 姜涛;现代汉语将来时助动词语义—语用界面研究:默认语义学模式[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冯军伟;现代汉语认识情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南成玉;韩国语和英语的时、体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圆圆;英语学术论文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丰丽荣;英语情态句汉译时的拆译[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晓文;试析《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情态系统[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彭莉;话语中情态的语域制约[D];东华大学;2011年
5 吴菲;基于情态理论的小说人物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6 刘利;中美新闻个人评论语篇中情态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曾文静;医患会话情态意义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周巍;英语情态的主客观视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情态的人际功能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杨挺;礼貌策略和互动策略中的情态系统人际功能[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英语学术论文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3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39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