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时间:2016-07-17 13:11
本文关键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5))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84年创刊,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工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冶金、材料、化学、化工、机械、控制、电气、计算机、信息、数学、物理、建筑、土木、环境、经济与管理等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冶金行业各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教师生及研究院所的科技工作者。设有冶金与资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工程、机械工程、电气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栏目。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所载论文或摘要被10余家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1 历史沿革
1984年创刊,创刊名《马鞍山钢铁学院学报》,季刊,主办单位为马鞍山钢铁学院,主管部门为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12月,取得国际连续出版物代码:ISSN1000-2170,学报进入了国际文献检索中心。1986年学报随校名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6年取得国际CODEN码HYEXEY ,2001年学报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后国际连续出版物代码改为ISSN 1671-7872,国际CODEN码改为AGDXAQ。
2 办刊宗旨
本刊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科教兴国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开展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和扶植科技人才,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服务;传播科技知识,丰富人类知识宝库。本刊以刊登我校广大教师及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教学成果为主,适当吸收相关学科领域的外部稿件,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学报栏目。以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处理好编者、作者、读者的关系。
3 获奖情况
本刊自创刊以来,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不断提高。在历次参加全国、全省的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和科技期刊评比中屡次获奖。获奖情况如下:
(1)1989年获安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
(2)1989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编辑质量三等奖。
(3)1991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4)1995年获安徽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
(5)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
(6)199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7)1999年获安徽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
(8)2000年获中国学术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9)2004年获安徽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
(10)2006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11)2009年获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二等奖。
(12)2012年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13)2013年获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
4 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随着本刊学术质量和出版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学报先后被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多家数据库收录。有:
(1)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
(2)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的《材料信息(MERADEX)》数据库。
(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核心期刊。
(4)《万方数据库》学术期刊群。
(5)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
(6)中国学术期刊网。
(7)中文电子期刊服务。
(8)中文科技期刊网数据库。
(9)中国教育阅读网。
另外还有中国《有机化学文摘》、《无机化学文摘》、《中国冶金文摘》等文摘刊物收录。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投稿指南 (在线注册投稿)
网上投稿系统启用通知为方便广大作者投稿及查询稿件处理情况,本刊已开通采编系统平台(),望广大作者网上投稿。首次投稿的作者请先注册,并记住注册的用户名、密码。注册登录后就可以向本刊投稿并查询稿件处理状态。请不要重复注册,否则可能导致您信息查询不完整。谢谢配合!
目前该系统还处于试运行状态,若有信息不畅等,敬请谅解,且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0555-2311613)。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2014年4月2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理工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建筑与环境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数理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学术讨论及专题综述等。
1 来稿要求
来稿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可读性强,每篇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名、中英文作者单位、中英文作者单位所在地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作者简介。
1.1 题 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一般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1.2 摘 要
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表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一般不少于200个汉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避免出现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符合摘要写作要求。
1.3 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标注3~8个,选词要规范;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英文缩写应先给出全称。
1.4 正 文
文章篇幅不少于5 000字,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与结论等内容。引言应阐述基本的研究背景,尤其是近5年的研究成果,应能体现问题的本质与研究范围,回顾相关文献,描述观察方法,叙述主要研究结果。结论应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伸得出,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实事求是。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1.5 量和单位
必须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文稿中外文字符必须区分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
1.6 图、表
图表随文出现。附图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力求简明清晰,墨色要黑,线条要匀,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与正文一致;照相图应提供原照片,图像清晰、反差适中;电子显微镜照片和金相照片放大倍数用1cm长的比例尺表示;附表尽量使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线,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一致;图、表中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
1.7 参考文献
注意引用近5年国内外及本刊的最新文献,所引文献应是作者阅读过的、与论文密切相关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文献序号按出现先后排序,并在文中相应处标出。参考文献的引用一般不得少于8篇,其著录格式示例如下:
专 著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译者.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 刊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论 文 集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论文集编者名.论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高校标注到学院或系),年份.
技术标准 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专 利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布日期.
电子文献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EB/OL].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出版地:出版者(网址、网站名、网页名).
1.8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请写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涉及基金项目研究内容的论文,请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本刊优先刊登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
2 来稿约定
2.1 投稿方式
来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地研究生作者来稿打印1份,打印稿需经导师审阅签字,并将论文的电子文档发送到xbzkb@ahut.edu.cn;外来作者或本校老师投稿可直接将论文发到xbzkb@ahut.edu.cn。3个月内未得到本刊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此期间内收到复函、口头答复或录用通知者,不得另投它刊。
2.2 编修
稿件文责自负(包括政治、学术、保密等),但编辑部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来稿请附电子文稿(方正、Word均可),图件采用 jpg,tiff,bmp,gif,psd文件格式,切忌扫描。
2.3 版面费与稿费
录用稿件按规定收取一定的版面费,出版后赠送当期样刊并致稿酬。
2.4 数据库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及维普等信息资源系统,所付作者稿酬中也包含其著作权使用费,不再另付,如作者另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5 不端检测
本刊为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2)合作单位,有权对来稿进行检测。
2.6 作者联系方式
来稿在论文最后必须写清作者通讯地址与邮政编码,并提供通讯作者姓名、联系电话、E-mail地址,研究生论文同时提供研究生及其导师的联系方式,以便学报编辑部联系相关事宜。
2.7 编辑部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安徽省马鞍市湖东路59号,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邮 编:243002
电 话:0555-2311613,2311020
E-mail:xbzkb@ahut.edu.cn。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收录论文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目次 冶金与材料 马钢4000m~3高炉无料钟布料调整 吴宏亮;凌明生299-304渐进成形与胀形实验研究 王涛;王会廷;钱健清;庄莉;彭风伟;陈继平;张乐305-309DC01钢板极限拉深比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陈继平;罗远震;宋新力;贾伟;本文关键词: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2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zy/7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