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建大兴安岭罕诺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评价
发布时间:2021-11-25 04:04
通过实地调查,对拟建大兴安岭罕诺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概况和植被分布情况的掌握,分析湿地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据初步调查统计,该保护区内有植物资源56科416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国家Ⅰ、Ⅱ级保护动物有49种,并对湿地保护区的资源进行科学评价,为湿地保护区今后的建设及保护提供科学管理的参考依据。
【文章来源】:林业勘查设计. 2020,49(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自然环境状况
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1.1.1 地理位置
1.1.2 面积与地类构成
1.2 保护类型
1.3 气候与水文
1.4 土壤类型与分布
1)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复杂,因而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
2)保护区土壤被组合为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壤,随地形、植被变化有别。
2 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
2.1 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2.1.1 植物种类组成相对较为丰富
2.1.2 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温带向寒温带过渡的特点
2.1.3 隐域植物发育
2.1.4 植被分类
2.1.5 重点保护植物
2.1.6 经济植物资源
1)药用植物资源
2)纤维、饲料植物资源
3)淀粉植物资源
4)芳香油植物资源
5)生物农药植物资源
6)饮料、色素、果酒植物资源
2.2 野生动物资源
2.2.1 兽类资源
2.2.2 鸟类资源
2.2.3 爬行类资源
2.2.4 两栖类资源
2.2.5 鱼类资源
3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价
3.1 自然属性评价
3.1.1 保护区面积适宜性
3.1.2 典型的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3.1.3 物种的稀有性
3.1.4 物种的多样性
3.1.5 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3.1.6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3.1.7 生态定位的重要性
3.2 湿地保护区效益评价
3.3 保护区的生态效益评价
3.3.1 生态系统功能
3.3.2 太阳能的固定
3.3.3 保持水分循环
3.3.4 调节区域内气候
3.3.5 保持营养成分的贮存和循环
3.3.6 观瞻文化
4 结语
本文编号:3517362
【文章来源】:林业勘查设计. 2020,49(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自然环境状况
1.1 地理位置与面积
1.1.1 地理位置
1.1.2 面积与地类构成
1.2 保护类型
1.3 气候与水文
1.4 土壤类型与分布
1)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复杂,因而形成了多种土壤类型。
2)保护区土壤被组合为棕色针叶林土和暗棕壤,随地形、植被变化有别。
2 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
2.1 保护区的植物资源
2.1.1 植物种类组成相对较为丰富
2.1.2 植物区系组成具有温带向寒温带过渡的特点
2.1.3 隐域植物发育
2.1.4 植被分类
2.1.5 重点保护植物
2.1.6 经济植物资源
1)药用植物资源
2)纤维、饲料植物资源
3)淀粉植物资源
4)芳香油植物资源
5)生物农药植物资源
6)饮料、色素、果酒植物资源
2.2 野生动物资源
2.2.1 兽类资源
2.2.2 鸟类资源
2.2.3 爬行类资源
2.2.4 两栖类资源
2.2.5 鱼类资源
3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价
3.1 自然属性评价
3.1.1 保护区面积适宜性
3.1.2 典型的天然沼泽湿地生态系统
3.1.3 物种的稀有性
3.1.4 物种的多样性
3.1.5 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3.1.6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3.1.7 生态定位的重要性
3.2 湿地保护区效益评价
3.3 保护区的生态效益评价
3.3.1 生态系统功能
3.3.2 太阳能的固定
3.3.3 保持水分循环
3.3.4 调节区域内气候
3.3.5 保持营养成分的贮存和循环
3.3.6 观瞻文化
4 结语
本文编号:3517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51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