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中幼林的密度效应
发布时间:2021-11-25 08:31
以广西苍梧县天洪岭林场12年生马尾松中幼林连续9 a的林分密度试验数据为基础,研究林分密度分别为3 333(A)、2 500(B)、2 000(C)、1 667(D)、1 111(E)株/hm2对林分生长的持续性影响,并进行林分密度效应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密度下林木的生长及干形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年份,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冠高比、中径级占比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蓄积、出材量、高径比、小径级占比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增大。随着林龄的增长,不同林分密度胸径生长旺盛期(胸径连年生长量大于1.5 cm)的持续时间差异显著,高密度林分生长旺盛期显著短于低密度林分,预示高密度林分的间伐可适当提前。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冠幅、高径比随林龄增长均表现出差异逐步扩大的规律。12年生时所有密度的林木生长均未达到数量成熟,密度对不同林分的8 cm小径级及18、20 cm中大径级的植株数量产生显著影响。12年生时E密度蓄积量及出材量分别较总体均值高25.3%、22.8%,C密度中等径级出材量最高达到53.66 m3·hm-2。幼林...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4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方法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影响
3.2 林分密度对材积的影响
3.3 林分密度对冠幅的影响
3.4 林分密度对干形的影响
3.5 林分密度对不同径级植株数量分布的影响
3.6 林分密度对出材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子代生长和产脂力遗传变异及指数选择[J]. 吴东山,梁健敏,杨章旗,黄永利. 浙江林业科技. 2018(02)
[2]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J]. 欧建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1)
[3]造林密度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空间利用的影响[J]. 贾亚运,何宗明,周丽丽,马祥庆,吴鹏飞,邹显花,刘青青,刘雨晖. 生态学杂志. 2016(05)
[4]桂东地区不同年龄马尾松土贡种源人工林生长量的比较[J]. 叶锦培,舒文波,严壮洧,聂永雄. 广西林业科学. 2012(01)
[5]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与效益的影响研究[J]. 谌红辉,丁贵杰,温恒辉,陆毅. 林业科学研究. 2011(04)
[6]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J]. 林业资源管理. 2010(01)
[7]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遗传变异及选择[J]. 苏顺德.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3)
[8]马尾松人工林研究现状及展望[J]. 邓伦秀,李茂.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9]自治区政府召开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成果新闻发布会[J]. 伍荔霞,健康. 广西林业. 2007(03)
[10]马尾松桐棉种源优良家系造林密度试验初报[J]. 刘潘全. 广西林业科学. 2006(S1)
本文编号:3517775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48(1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方法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林分密度对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影响
3.2 林分密度对材积的影响
3.3 林分密度对冠幅的影响
3.4 林分密度对干形的影响
3.5 林分密度对不同径级植株数量分布的影响
3.6 林分密度对出材量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年生马尾松半同胞子代生长和产脂力遗传变异及指数选择[J]. 吴东山,梁健敏,杨章旗,黄永利. 浙江林业科技. 2018(02)
[2]造林密度对峦大杉生长形质及林分分化的影响[J]. 欧建德.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1)
[3]造林密度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空间利用的影响[J]. 贾亚运,何宗明,周丽丽,马祥庆,吴鹏飞,邹显花,刘青青,刘雨晖. 生态学杂志. 2016(05)
[4]桂东地区不同年龄马尾松土贡种源人工林生长量的比较[J]. 叶锦培,舒文波,严壮洧,聂永雄. 广西林业科学. 2012(01)
[5]造林密度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与效益的影响研究[J]. 谌红辉,丁贵杰,温恒辉,陆毅. 林业科学研究. 2011(04)
[6]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J]. 林业资源管理. 2010(01)
[7]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遗传变异及选择[J]. 苏顺德.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3)
[8]马尾松人工林研究现状及展望[J]. 邓伦秀,李茂.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7)
[9]自治区政府召开广西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七次复查成果新闻发布会[J]. 伍荔霞,健康. 广西林业. 2007(03)
[10]马尾松桐棉种源优良家系造林密度试验初报[J]. 刘潘全. 广西林业科学. 2006(S1)
本文编号:3517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517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