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埃洛石改性酚醛树脂及其载药对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18 09:32
  利用负载防霉药剂的埃洛石改性酚醛树脂,制备具有防霉性能的重组材。为研究埃洛石纳米管对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的影响,选取蒙脱土和氧化铝纳米材料为对比样,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3种纳米材料改性胶黏剂的固化动力学,比较了3种纳米材料改性胶黏剂对重组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埃洛石改性酚醛树脂可降低其固化起始温度、固化峰值温度,有利于固化反应的进行;埃洛石的添加能提升重组竹的内结合强度和弹性模量,且当载药埃洛石添加量达6%时,所制备的重组材样品具有优秀的防霉性能。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48(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埃洛石改性酚醛树脂及其载药对重组竹防霉性能的影响


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

衍射图,纳米材料,酚醛,添加量


如图2所示,埃洛石在2θ=12.25°附近有强衍射峰,为埃洛石晶体结构中001晶面的衍射特征峰[18],蒙脱土在20°出现特征峰[19]。γ相纳米氧化铝的特征峰在45°和67°[20-21]。上述3种纳米材料的特征峰均分别出现在其掺杂改性的胶黏剂中,并随着纳米材料添加量的增加,纳米材料的特征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加,说明在实验选取掺杂范围内,3种纳米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2.3 改性胶黏剂固化动力学分析

DSC曲线,酚醛树脂,埃洛石,添加量


对比纯酚醛树脂和纳米材料改性酚醛树脂固化温度可以看出,同一升温速率下,纳米材料改性酚醛胶的初始固化温度T0、峰值温度TP均下降,说明纳米材料的加入降低了固化的特征温度,有利于固化反应发生。加入纳米材料在同一升温速率下(10 ℃/min)的固化反应热ΔH逐渐降低。根据文献[23-24]报道,纳米材料具备的这种加速固化特征可能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热传导速率,同时材料表面大量的活性基团的存在,对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导致起始固化温度(T0)和峰顶固化温度(TP)向低温移动。3种纳米材料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埃洛石对起始固化温度(T0)和峰顶固化温度(TP)的降低作用最为明显,在9%添加量时,两者相比原始酚醛树脂分别降低了13.02 ℃和1.24 ℃。表2 3种纳米材料不同添加量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参数 材料 添加量/% T0/℃ TP/℃ ΔH/℃ 酚醛树脂 0 82.78 141.23 292.7 HNT 3 72.32 140.10 284.2 6 63.89 140.11 273.9 9 69.76 139.99 266.4 MMT 3 74.51 139.90 293.5 6 81.01 146.00 273.9 9 79.37 140.35 260.9 Al2O3 3 73.29 140.00 285.0 6 75.24 140.01 283.3 9 78.15 140.38 257.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响应面法的重组竹硅铝溶胶防霉剂研究[J]. 黄道榜,王威,陈勇花,吴振增,谢拥群,杨文斌,饶久平.  林业工程学报. 2018(03)
[2]户外用竹材重组材防霉性能研究[J]. 张宏,胡迪,张晓春,张文标,余文军,蒋身学.  浙江林业科技. 2015(03)
[3]γ-氧化铝表面性质与晶面特性关系研究[J]. 季洪海,苗升,马波,沈智奇,凌凤香,王少军,肖锦春,符荣.  精细石油化工. 2014(05)
[4]超声波振荡法制备高岭土/DMSO插层复合物[J]. 徐中,刘金钊.  表面技术. 2012(03)
[5]我国重组竹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 于文吉.  木材工业. 2012(01)
[6]不同竹龄慈竹重组材强度和天然耐久性比较[J]. 魏万姝,覃道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7]重组竹材耐腐防霉性能的研究[J]. 秦莉,于文吉,余养伦.  木材工业. 2010(04)
[8]尼龙6/埃洛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郭宝春,邹全亮,类延达,杜明亮,刘明贤,贾德民.  化工新型材料. 2008(06)
[9]PBT/埃洛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 黄志方,贾志欣,郭宝春,贾德民.  塑料工业. 2008(05)
[10]重组竹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J]. 李琴,汪奎宏.  木材工业. 2007(01)

博士论文
[1]纳米埃洛石负载IPBC竹材防霉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靳肖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
[2]热处理对重组竹材物理力学及耐久性能影响的研究[D]. 秦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硕士论文
[1]从CFB灰中提取超细氢氧化铝及氧化铝的工艺研究[D]. 陈智连.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2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542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