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森林论文 >

不同密度12年生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垂直分布

发布时间:2024-12-22 07:26
   [目的]探究12年生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差异及垂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以12年生3种造林密度(1 800、3 000、4 500株·hm-2)杉木林为研究林分,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测定林分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探析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垂直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杉木人工林树干、树皮、宿留枯枝、宿留枯叶和林下凋落物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提高。杉木鲜枝和鲜叶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林下植被生物量则呈下降趋势。就同一密度而言,树皮和树干的生物量在0~2 m区段达到最大值,宿留枯枝和宿留枯叶的生物量在4~8 m区段达到最大值,鲜枝和鲜叶的生物量在8~10 m区段达到最大值。乔木层地上部分是杉木人工林氮储量的主体,造林密度为1 8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生物量表现为:乔木层地上部分>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3 000、4 500株·hm-2的林分则表现为:乔木层地上部分>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结论]在一定造林密度范围内,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随...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树干、树皮生物量的垂直空间分布

图1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树干、树皮生物量的垂直空间分布

就同一造林密度不同垂直空间树干和树皮生物量差异而言,C1、C2、C3造林密度下杉木人工林树干、树皮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均随高度提升而降低,表现为:0~2m>2~4m>4~6m>6~8m>8~10m>10~12m,各区段存在显著差异(P<0.05)。树干、树皮生物量最....


图3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凋落物

图3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凋落物

就同一造林密度不同垂直空间鲜枝和鲜叶生物量而言,当年生叶、1年生叶、当年生枝和1年生枝的生物量均随空间高度提升而提高,表现为:10~12m>8~10m>6~8m;各组分10~12m区段的生物量显著高于6~8m区段(P<0.05)。多年生叶、多年生枝生物量随林分空间高度提....


图4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各组分总生物量分配图

图4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各组分总生物量分配图

3种不同造林密度下杉木人工林各组分总生物量的占比见图4。其中,C1、C2、C3杉木人工林总生物量分别为80.43、112.24、139.07t·hm-2,即:C3>C2>C1,各林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林分密度,杉木人工林总生物量呈上升趋势....


图2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宿留枯枝、宿留枯叶生物量的垂直空间分布

图2 不同造林密度杉木人工林宿留枯枝、宿留枯叶生物量的垂直空间分布

由图2可知,在同一垂直高度时,随林分密度增大,杉木林宿留枯枝和宿留枯叶生物量随之变大。在2~4m,杉木人工林宿留枯枝、宿留枯叶生物量表现为:C3>C2>C1;在4~6m,宿留枯枝、宿留枯叶生物量表现为:C2>C3>C1;在8~10m高度,随林分密度增大,C3杉木人工林宿留枯....



本文编号:4019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4019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