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抑郁症复发的再发预防:抗抑郁药单一疗法与连续药物疗法及正念认知疗法或安慰剂的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23 03:01

  本文关键词: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抑郁症复发的再发预防:抗抑郁药单一疗法与连续药物疗法及正念认知疗法或安慰剂的对比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认知疗法 抑郁症 药物疗法 抗抑郁药 安慰剂 缓解期 再发 汉密尔顿 症状缓解 门诊病人


【摘要】:背景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是一组心理社会干预方案,主要强化抑郁复发前期症状的自我管理。目的比较抑郁症缓解期病人接受正念认知疗法和目前标准化治疗维持抗抑郁药物疗法的复发率。设计将采用颁布的抗抑郁规范治疗8个月后、符合缓解的病人随机分组:维持抗抑郁药物疗法、正念认知疗法或安慰剂组,跟踪18个月。设施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成瘾和心理健康中西及安大略省汉密尔顿圣约瑟夫医疗保健院门诊病人诊所。参试者年龄18~65岁,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严重抑郁症标准,至少有2次发作,160例病人。其中,84例达到症状缓解(52.5%),将病人分别入选3种项究条件的1种。干预缓解期病人不中断抗抑郁药并且参加8次每周1次正念认知疗法组课程、继续使用他们的抗抑郁药治疗剂量,或停用药物治疗调整为安慰剂。主要结果测量再发定义:至少2周、症状完全符合DSM-IV结构化临床面谈模块A严重抑郁症发作标准。结果治疗意向分析显示,随机研究病人急性期缓解质量与随后再发的预防交互作用显著(P=0.03)。不稳定缓解者中(缓解期,≥1汉密尔顿忧郁等级量表评分7),与安慰剂比较,病人采用正念认知疗法和维持疗法显示危害性减少73%(P=0.03),而稳定性缓解者(缓解期,所有的汉密尔顿忧郁等级量表评分均≤7分)生存率无组间差异。结论抑郁病人达到稳定或不稳定临床症状缓解,正念认知治疗用作预防再发与维持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相当。我们的数据强调了不稳定缓解者至少要维持1种长期积极疗法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中心医院;
【分类号】:R749.4
【正文快照】: 原文见:Zindel VS,Peter Bieling,Trevor Young,et al.Antidepressant Monotherapy vs Sequential Pharmacotherapy and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Therapy,or Placebo,for Relapse Prophylaxis in Recurrent Depression[J].Arch Gen Psychiatry,2010,67(12):1256-1264.Publ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景霞;刘妍;张建军;;细胞内信号转导与抑郁症[J];上海精神医学;2010年05期

2 周保慧;;舒必利辅助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9期

3 ;服用抗抑郁药可使患者性格趋于外向[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年05期

4 马淑芬,余秋芬;认知疗法治疗重症神经抑郁症个案报告[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8期

5 周淑新;崔雪梅;;抑郁症的认知疗法[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04期

6 沈强;彭皓均;;春季刚走,抑郁仍未远行——抑郁篇之一:中西合璧,标本兼治[J];家庭药师;2010年06期

7 李德舟;宋澄清;;抗抑郁症药物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0年10期

8 朱宇欢;;新型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07期

9 易正辉;方贻儒;禹顺英;;抑郁症外周血白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10年04期

10 李春玉,崔永镐,李虎烈,权英顺;抗抑郁药联合利培酮治疗抑郁症12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明;;文拉法辛加认知疗法治疗心理门诊抑郁症[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2 台勇;李幼灵;;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喹硫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李晓一;邢葆平;吴皓;;抑郁症认知功能临床研究综述[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刘堂龙;;怡诺思治疗伴发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牟君;谢鹏;;枕叶激活与初发抑郁症患者的情感障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陈为;安毕涌;;抑郁症患者皮肤交感反应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程瑞艳;;慢性疼痛与抑郁症[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钱敏才;沈鑫华;钮富宋;孙菊水;王春生;杨剑虹;林敏;;心境稳定剂对单次发作抑郁症预防转躁效果的研究[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郑浩;李泽;潘小平;杨勇;;抑郁症的多导睡眠脑电图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关一航;;对在押罪犯抑郁症认知治疗的实证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世平;抑郁症用药存在5大误区[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河南 副主任医师 是明启;抑郁症患者应正规服药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5年

3 刘工;不要自行抗抑郁[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裘影萍;发展中药抗抑郁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记者 陈莺;中国抗抑郁药市场发展空间大[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主任医师 张以绪;抑郁症用药四大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5年

7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宋冰冰;服抗抑郁药 别半途而废[N];健康时报;2006年

8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陈亚伟;走出抑郁症治疗误区[N];保健时报;2007年

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吴敏;医生抑郁不好治吗[N];健康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颖;抑郁症患者六成未及时就医[N];科技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甜;抑郁症相关蛋白树突细胞核蛋白-1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郑兴东;CRH、ACTH、NPY和GAL在抑郁症发病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3 沈一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抗抑郁药疗效的关系[D];复旦大学;2010年

4 吴丽敏;大鼠抑郁症模型中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黄倩;大鼠抑郁模型中性激素对应激反应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黄晓琦;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姗姗;人体下丘脑室旁核多基因平衡紊乱与抑郁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郭琴;抑郁症患者情绪障碍的脑结构及功能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于蕾;缰核介导P物质受体拮抗剂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彭代辉;首发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及任务激活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兵;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高艳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权京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浓度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西任古丽·孜能;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5 张丽萍;冠心病与抑郁症的关系及抑郁症对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段馨懿;不同性别抑郁症患者自杀观念形成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张佐涛;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共病患者的心理社会特征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8 刘巧艳;抑郁症患者情感体验和心理干预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9 刘爱英;家庭治疗对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亲子关系的干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10 许委娟;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及治疗学研究新进展(附病例报告一例)[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6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1216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a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