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发现和探索是儿童在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对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至关重要。下面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性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结合实际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故事化的“问题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增加课堂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第一册“解决问题”这一课时,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景: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片大森林,渐渐地跳出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学生觉得新奇,注意力特别集中。这时让学生讨论小兔子们要干什么去,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让学生把看到的情景给大家讲讲,学生答:有7只小白兔去采蘑菇,又来了5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小兔子?教师请学生讨论怎样解答,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接下来出示这样的问题情境:草地上有12只小兔子采蘑菇,有7只小白兔先回家,草地上只剩下5只小灰兔。让学生根据这一问题情景列出算式:{12-5=7(只)12-7=5(只)},接着再出示天色渐渐暗下来,7只小白兔先回家了,5只小灰兔也回家了的情景。让学生根据这一情景继续解答:(12-7-5=0)。这样用动画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减法的意义,突破教学难点,而且十分有利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乐于学习。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如:“认识钟表”一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用的钟表,讨论如何确定正点、半点、正点刚过和快到正点,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有趣。又如:“元、角、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使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也有的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这就需要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学习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计算,往往可以这样做,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觉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时,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新开张的星星超市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学习用品,琳琅满目,任你选购,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同桌商量你们要买哪两样商品,并算一算你们需要多少钱。”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学生做题时便兴趣盎然。也让学生从中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因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模拟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重要途径。
三、创设具体化的“问题情境”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还应贯彻教材本身的化繁为简的教学原则,创设具体化直观化的问题情境。如:教学“同学排成一行做操,小红的左边有5人,右边有6人,做操的一共有多少人?”。读完题后,学生列出:5+6=11(人)。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面的表格:
张丽 王明 李刚 蓝天 董航 小红 马强 赵洋 张建 陶然 周林 李林
1 2 3 4 5 1 2 3 4 5 6
学生发现列式存在的问题,将列式改为:5+6+1=12(人)。此时教师马上又出一题:有12人排成一队做操,小红左边有5人,小红右边有几人?有上面的表格,学生便能顺利地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又如:讲《比高矮》,教师请出三名同学站在讲台上,让其他同学比较他们的高矮,结论得出后,教师让个子最矮的同学站在凳子上,个子最高的站在地面上再做比较,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教师追问:“都是这三名同学比高矮,为什么两次比较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从这一具体实例中学生明确了比较高矮不仅要看顶部的高度,还要看进行比较的人是否站在同一高度。
四、创设多变化的“问题情境”
实验教材提供的问题情境所包含的信息比较丰富,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在同一个情境中从不同角度提出多个问题。为此,教师要细致钻研教材,充分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例如:在教学第一册“解决问题”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有7只小白兔和5只小灰兔去采蘑菇,让学生求出一共有几只小兔,按照传统的做法,学生列出7+5=12(只),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如果再根据小兔裙子的颜色(8只穿粉色裙子和4只穿蓝色裙子)、小兔子是否提篮子(有6只小兔子提篮子有6只小兔子没有提篮子)来列式,还可以列出8+4=12(只)、6+6=12(只)。这样一道简单的求和问题就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算式的含义。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环境,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求和问题掌握得更加扎实。再如:在本节课练习题材设计中,也给学生创设了思维多变的情境:“在美丽的海底世界,有座神奇的水晶宫,那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条鱼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学生可以根据鱼的种类、鱼的颜色、鱼的大小列式,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创设可延性的“问题情境”
当一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也会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无可否认,课堂教学确实解决了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并不是理想的教学。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应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可以为以后的课埋下伏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素材,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不管是课前、课后,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教学“十几减9”,学生通过长时间思考和交流找到了“十几减9得几加1”的办法,教师要进一步诱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将这种自主学习一直延伸到课外去。学生还知道了十几减8就等于几加2。可见,注意了问题情境的可延性,也就能不断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好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情境,是最能引导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的。
《关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一文由3edu教育网摘录,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编号:20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2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