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乡镇“五五”普法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5-09-18 16:29

Xx镇地处Xx南郊,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80多个企事业单位,人口近3.3万人,其中外来人口约12000人。近年来,随着市委市政府沿江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成片拆迁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类矛盾和问题也随之逐步凸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日益加大,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政法、司法部门的大力关心帮助下,紧紧围绕全镇经济建设中心,突出服务沿江大开发,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首要任务,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和法治Xx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最安全地区活动,深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赢得了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规范的法制环境,诚信的发展环境和安全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五”普法总体目标,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镇进程,全面推动“五五”普法建设,为构建和谐Xx和打造平安Xx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镇连续三年被评为“Xx市法治示范乡镇”,连续五年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加强领导,把“五五”普法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1、成立组织。为了加强对“五五”普法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政府将“五五”普法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上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和政法委书记任副组长,宣传、综治、司法、公安、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五五”普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指导协调普法、法治Xx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镇司法所,司法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普法、法治Xx建设日常工作。同时,党委政府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充实 “五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机构常设,队伍常在,工作常抓,思想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为普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普法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分析、检查、研究、交流普法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各村、企事业单位也都按照要求建立了以村支部书记(单位负责人)为组长,治调主任为主体的普法、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全镇普法、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健全,形成从上到下的全方位覆盖的网络,为顺利实施“五五”普法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2、建立队伍。组成了普法工作三支队伍,1、由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组成的30人的普法、法治建设联络员队伍,2、由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和法律知识的退休教师和干部组成的50人的志愿者队伍,3、由村组考察确认的120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并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普法中的作用。

3、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一方面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年三个文明考核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制定了全镇《普法、法治Xx建设考核细则》和《镇领导干部普法、法治联系点》等文件,进行普法、法治创建工作单项考核,同时建立健全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工作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村、企事业并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使“五五“普法真正纳入村和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并落到实处。

    二、制定制度,形成“五五普法”有效工作机制

为确保全镇“五五”普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根据中宣部和司法部的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经广泛调研和总结,我们制定了《Xx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法治Xx建设总体工作规划》,每年都制订下发了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和年度法治工作要点以及年度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在下发文件的同时,我们强化了机制制度建设,确保普法、法治Xx建设的落实,主要制订了九项制度:一是建立会议制度,普法和法治Xx建设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二次会议,研究分析全镇普法法治建设工作,列出重点工作目标。二是建立了党委中心组学法制度,规定党委中心组每年不少于二次专题学法。并形成学法笔记。三是培训制度,规定每年法制培训集中办班不少于二次。四是建立了档案台帐制度,做到普法法治台帐健全,并有专人负责。五是检查考核制度,规定每年不少于两次普法法治建设检查。六是政务、村务按“四民主、二公开”要求按时公布落实。七是经费保障制度,普法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每年都有增加,(06年2万元、07年2.5万元、08年3万元、09年3.2万元)实行专款专用,确保普法有序开展。八是统一普法考核,按照不同对象分别组织考试。九是奖惩考核制度,把普法法治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对行政村、单位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总考核指标分值不少于达到10%。

在普法工作中,我们能坚持条块结合,注重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各部门和成员单位的职能优势,结合部门重心把普法治理工作纳入全镇工作重心,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共同推进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强化宣传,形成浓厚的“五五”普法工作氛围

“五五”普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为此,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宣传发动作为启动的中心环节来抓。着力营造良好的“五五”普法工作氛围,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全镇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参加的“五五”普法动员大会,积极地宣传从中央到地方的有关文件精神、决议及“五五” 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对象、方法、步骤、要求等。除刊出黑板报,开辟宣传栏,书写和张贴各种标语、悬挂横幅外,还组织宣传车在全镇开展法制教育巡回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发动,统一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提高了人们对“五五”普法重要性、迫切性的认识,使“五五”普法有了非常扎实的群众基础。具体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面上宣传到位,我们在镇有线电视节目中专门进行字幕集中宣传,打字幕标语40条,同时利用各村、单位的宣传画廊,集中宣传普法和法治Xx建设。二是入户宣传到位,镇政府印发了《致全镇人民的一封信》,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 资 料 来源于 贵大-在线 户边宣传边发放资料。三是适时宣传到位,我们把普法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借助全镇重大活动和重大节日进行宣传,并在闹市区搭台进行普法专题宣传,会同文化站开展普法进社区、进村、进企业活动,并进行法律文艺汇演。由于宣传工作到位,我镇普法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普法的浓厚氛围,全镇普法活动覆盖率达100%,群众知晓率达95%。几年来,我们每个成员单位都制作了普法画廊,并利用普法画廊进行宣传,共出50期刊。普法横幅标语200余条。

  四、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五五”普法工作

普法工作中,我们根据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流动较多,群体结构差异大,尤其是文化差异更加突出的特点,加强针对性普法,尽量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教育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方式抓好教育,以达到最佳效果。

(一)是抓住重点,突出了五类对象的普法教育,

1、注重镇村干部的普法教育。自2006年以来,镇村干部除接受市、区级开办的法律知识培训外,镇党委政府每年都要组织二次以上的法制教育培训,着重培训镇、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治镇、依法治村的能力。通过培训让镇、村干部基本掌握《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刑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读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农村土地承包法》《地方组织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计划生育条例》、《土地管理法》《Xx市拆迁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使镇、村干部的学法、用法和守法中发挥表率作用。并组织镇干部进行普法考试,干部参考率达100%,及格率达100%。我们还把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作为镇、村干部带头普法的中心环节,做到教育培训时有这方面的内容,布置检查工作有这方面的要求,奖惩时有这方面的标准。举办各类普法培训班12期,邀请市委党校、司法局、Xx大学、土管局等相关部门专家、教授来镇上法制课5期,受教育面达两千人。

2、行政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组织培训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他们熟练掌握和运用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秉公执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注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组织他们重点学习《民事诉讼法》、《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读本》等法律法规知识。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能力。

4、注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花朵,我们在普法中加强对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把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教育计划,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配强配齐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学校建立由校长总负责,2名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班主任共同组成的法制教育领导班子,确保在校生法制教育,根据青少年的教育特点,我们主要把着眼点放在增强中小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上。全镇中小学校都开设了法制课,学习《宪法》、《国旗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聘请的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教导员二个法制副校长,经常为学生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将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向深入,进而促进校风的转变和青少年学生素质的提高。对社会青少年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座谈了解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实施关爱工程,坚持做好青少年的心里疏导工作。我镇行政村都建立了青少年法制学校,在中心小学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基地。为确保在校师生的安全,我们在中小学设立了警务室。几年来,中小学法制副校长上法制课40期,组织学生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活动2期,举办反对邪教、拒绝毒品千人签名活动1期,邀请公检法司等相关部门专家来校上课4次。

5、注重外来人口的法制教育。根据我镇外来人口多且分散的特点,我们对厂、单位、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摸底,加强管理,加大对外来人员的普法力度,使他们自重、自省、自警、自爱、守法经营。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了警务室,适时进行法制教育。



本文编号:21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21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