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连江县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16: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对全国生态环境问题作出多次重要批示、指示,全国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关心、关注对身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全面的加强。全国上下围绕党中央的部署要求,采取了很多有力有效的战略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距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各主体参与治理社会公共事业,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来讲,传统仅依靠政府为单一主体开展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治理需求,为此,探寻出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协同参与环境治理发展之路,是符合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最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大体学习思考国内外关于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方面的学术研究概况,尔后运用实地考察法对连江县政府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剖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出症结问题,并探索提出意见,以期寻找出优化县级政府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对策建议。本文围绕6个部分开展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研究运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本文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生态环境概念
        2.1.2 协同治理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社会资本理论
3 连江县生态环境保护迫切需要协同治理
    3.1 协同治理于连江县生态环境治理的适用性
        3.1.1 协同治理有助于解决连江县生态环境治理中出现的问题
        3.1.2 连江县生态环境治理的特点需要协同治理
    3.2 协同治理于连江县生态环境治理的特殊性
        3.2.1 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失灵的需要
        3.2.2 协同高效政府的转型要求
    3.3 协同治理于连江县生态环境治理的逻辑性
        3.3.1 连江县生态环境治理需形成价值共识的思想基础
        3.3.2 连江县生态环境治理需建立互惠规范的保障制度
4 连江县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现状
    4.1 连江县生态环境概况
    4.2 各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做法
        4.2.1 政府主导生态环境治理的做法
        4.2.2 沿线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做法
        4.2.3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做法
5 连江县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5.1 连江县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存在问题
        5.1.1 治理过程行政依赖明显
        5.1.2 企业参与治理积极性低
        5.1.3 公众参与度不高
        5.1.4 环保组织发挥的桥梁作用有限
    5.2 政府主体环境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5.2.1 政府治理主体单一
        5.2.2 治理效果的非可持续性
        5.2.3 治理配套资金不足
    5.3 企业环境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5.3.1 企业的趋利性及逃避环境污染治理责任
        5.3.2 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激励因素不完善
        5.3.3 企业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后期缺乏长效服务
    5.4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5.4.1 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缺乏制度化保障
        5.4.2 生态治理缺少公众的参与和评价
        5.4.3 公众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
    5.5 环保组织参与环境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5.5.1 环保组织整体体量仍偏小
        5.5.2 环保组织行政化明显
6 推进连江县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政府生态治理的体制机制
        6.1.1 建立完善的县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6.1.2 建立生态财政投入机制
        6.1.3 健全生态协同治理的问责机制
        6.1.4 健全地方政府的生态问责机制
        6.1.5 强化企业生态问责管理
        6.1.6 完善生态协同治理的监督机制
    6.2 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治理
        6.2.1 县域范围内的协同治理
        6.2.2 县域范围外跨地区政府间协同治理
    6.3 优化政府与企业协同治理方式
        6.3.1 政企协同解决资金方面
        6.3.2 政企协同参与生态修复
    6.4 完善政府与居民协同治理方式
        6.4.1 拓宽居民协同治理参与渠道
        6.4.2 扩大居民协同治理参与覆盖面
        6.4.3 培育公民生态公共精神
    6.5 发展壮大环保公益组织
        6.5.1 建立利于发展壮大环保公益组织的机制
        6.5.2 加大对环保公益组织的帮扶力度
        6.5.3 积极培育发展村(社区)环保公益组织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35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735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f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