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PCB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球束负载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发布时间:2023-03-18 21:01
废弃粉主要是玻璃纤维或纸纤维增强的热固性树脂。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一大批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废弃PCB的拆解、破碎及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离以及金属的纯化技术,这些PCB非金属技术已相当的成熟,而回收金属后的非金属粉则成为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难点。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高效回收利用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非金属粉末的方法。综合以上问题,以硝酸为分解剂,将非金属粉分解成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并回收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系统的研究了废弃印刷线路板(Waste Printed Circuit Board,WPCB)的分解速率,环氧树脂缩醛及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系统;玻璃纤维可制备成一种负载型材料玻璃纤维球束(Glass fiber Bundle,GfB),并负载多种MOF制备成GfB/MIL-125(Ti),GfB/MIL-100(Fe),GfB/MIL-100(Fe)/Ti O2,GfB/Bi2MoO6及GfB/Bi2MoO6/MIL-100(Fe)。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子废弃物概述
1.1.1 电子废弃物简介
1.1.2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意义
1.2 废弃线路板概述
1.2.1 废弃线路板简介
1.2.2 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非金属的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缩醛概述
1.3.1 缩醛简介
1.3.2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性质
1.3.3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合成与应用
1.4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1.4.1 环氧树脂简介
1.4.2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4.3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性能概述
1.5 MOF概述
1.5.1 MOF材料简介
1.5.2 常见的MOF材料
1.5.3 MOF材料的合成方法
1.5.4 光催化原理介绍
1.5.5 MOF材料光催化在水中的应用
1.5.6 MOF复合材料的应用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的意义
1.6.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非金属粉末分解和环氧树脂的回收利用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材料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溶剂种类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2 溶剂浓度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3 浸泡时间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4 浸泡温度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5 浸泡后的干湿度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6 重复浸泡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7 SEM分析
2.4.8 热重分析
2.4.9 红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fB/MIL-125(Ti)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材料制备
3.3.1 玻璃纤维球束(Glass fiber Bundle,GfB)的制备
3.3.2 玻璃纤维球束纯化
3.3.3 MIL-125(Ti)的制备
3.3.4 GfB/MIL-125(Ti)的制备
3.4 光催化降解率计算
3.5 结果与讨论
3.5.1 SEM分析
3.5.2 XRD分析
3.5.3 BET分析
3.5.4 MIL-125(Ti)的负载率
3.5.5 GfB/MIL-125(Ti)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剂对GfB/MIL-100(Fe)的影响及其光催化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材料的制备
4.3.1 MIL-100(Fe)的制备
4.3.2 GfB/MIL-100(Fe)的制备
4.3.3 实验室改进方法制备GfB/MIL-100(Fe)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IL-100(Fe)乙醇的光催化性能
4.4.2 TiO2的添加对GfB/MIL-100(Fe)负载型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4.3 SEM分析
4.4.4 XRD分析
4.4.5 BET分析
4.4.6 MIL-100(Fe)的负载率
4.4.7 紫外光照的影响
4.4.8 pH对光催化的影响
4.4.9 H2O2的投加量对实验的影响
4.4.10 底物浓度的影响
4.4.11 固液比的影响
4.4.12 不同底物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4.4.13 混合底物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4.4.14 重复使用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fB/Bi2MoO6与GfB/Bi2MoO6/MIL-100(Fe)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材料的制备
5.3.1 Bi2MoO6 制备
5.3.2 GfB/Bi2MoO6 制备
5.3.3 MIL-100(Fe)的制备
5.3.4 GfB/Bi2MoO6/MOF的制备
5.4 结果与讨论
5.4.1 SEM分析
5.4.2 XRD分析
5.4.3 BET分析
5.4.4 GfB/Bi2MoO6与GfB/Bi2MoO6/MOF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5.4.5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5.4.6 pH值对光催化的影响
5.4.7 不同底物对光催化的影响
5.4.8 混合底物对光催化的影响
5.4.9 重复使用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63859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子废弃物概述
1.1.1 电子废弃物简介
1.1.2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意义
1.2 废弃线路板概述
1.2.1 废弃线路板简介
1.2.2 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非金属的回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缩醛概述
1.3.1 缩醛简介
1.3.2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性质
1.3.3 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合成与应用
1.4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概述
1.4.1 环氧树脂简介
1.4.2 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4.3 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性能概述
1.5 MOF概述
1.5.1 MOF材料简介
1.5.2 常见的MOF材料
1.5.3 MOF材料的合成方法
1.5.4 光催化原理介绍
1.5.5 MOF材料光催化在水中的应用
1.5.6 MOF复合材料的应用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6.1 研究的意义
1.6.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非金属粉末分解和环氧树脂的回收利用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材料的制备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溶剂种类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2 溶剂浓度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3 浸泡时间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4 浸泡温度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5 浸泡后的干湿度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6 重复浸泡对分解时间的影响
2.4.7 SEM分析
2.4.8 热重分析
2.4.9 红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fB/MIL-125(Ti)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材料制备
3.3.1 玻璃纤维球束(Glass fiber Bundle,GfB)的制备
3.3.2 玻璃纤维球束纯化
3.3.3 MIL-125(Ti)的制备
3.3.4 GfB/MIL-125(Ti)的制备
3.4 光催化降解率计算
3.5 结果与讨论
3.5.1 SEM分析
3.5.2 XRD分析
3.5.3 BET分析
3.5.4 MIL-125(Ti)的负载率
3.5.5 GfB/MIL-125(Ti)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溶剂对GfB/MIL-100(Fe)的影响及其光催化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材料的制备
4.3.1 MIL-100(Fe)的制备
4.3.2 GfB/MIL-100(Fe)的制备
4.3.3 实验室改进方法制备GfB/MIL-100(Fe)
4.4 结果与讨论
4.4.1 MIL-100(Fe)乙醇的光催化性能
4.4.2 TiO2的添加对GfB/MIL-100(Fe)负载型光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4.4.3 SEM分析
4.4.4 XRD分析
4.4.5 BET分析
4.4.6 MIL-100(Fe)的负载率
4.4.7 紫外光照的影响
4.4.8 pH对光催化的影响
4.4.9 H2O2的投加量对实验的影响
4.4.10 底物浓度的影响
4.4.11 固液比的影响
4.4.12 不同底物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4.4.13 混合底物的光催化性能影响
4.4.14 重复使用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fB/Bi2MoO6与GfB/Bi2MoO6/MIL-100(Fe)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和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材料的制备
5.3.1 Bi2MoO6 制备
5.3.2 GfB/Bi2MoO6 制备
5.3.3 MIL-100(Fe)的制备
5.3.4 GfB/Bi2MoO6/MOF的制备
5.4 结果与讨论
5.4.1 SEM分析
5.4.2 XRD分析
5.4.3 BET分析
5.4.4 GfB/Bi2MoO6与GfB/Bi2MoO6/MOF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5.4.5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5.4.6 pH值对光催化的影响
5.4.7 不同底物对光催化的影响
5.4.8 混合底物对光催化的影响
5.4.9 重复使用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63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7638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