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体的生物毒性和治理效果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9 22:36
城市黑臭水体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没有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产生的有机污染现象。这些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消耗大量氧气使得水体缺氧或厌氧,从而产生黑臭。城市黑臭水体不仅使水体丧失水资源功能,加剧水资源短缺,破坏景观环境,还会对自然环境和周边居民产生危害。目前国内的黑臭水体的治理主要围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治理黑臭水体的难点除了成因复杂,还缺少规范的评价标准和依据。国内外评价黑臭水体常用的指标多以感官性物理指标和水质化学指标为主,虽然理化分析能很好的了解污染物存在的状况,但无法反映污染物质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所以迫切需要能够识别城市黑臭水体的生物危害性和治理后的生态安全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此来判断黑臭水体的治理效果,为有效地进行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全排水综合毒性测试(Whole-Effluent-Toxicity test,WET),无需辨别排放废水毒性来源,可根据对水生生物的效应直接测试排水的综合毒性效应。本研究以城市黑臭水体神童浜为研究对象,将WET的理念应用于黑臭水体的生物毒性评价,选取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黑臭水体存在现状和治理的必要性
1.2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和评价指标体系
1.2.1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1.2.2 黑臭水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1.3 黑臭水体的生物毒性评价
1.3.1 黑臭水体生物毒性研究现状
1.3.2 黑臭水体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建立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介绍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3 上覆水和沉积物理化分析
2.3.1 上覆水理化分析
2.3.2 沉积物理化分析
2.4 黑臭水体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2.4.1 小球藻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2.4.2 大型溞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2.4.3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实验方法
2.4.4 实验结果表示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神童浜治理前、后上覆水和沉积物的理化分析
3.1 神童浜治理工程
3.2 上覆水水质分析结果
3.3 沉积物理化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神童浜治理前、后上覆水的生物毒性
4.1 上覆水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
4.2 上覆水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4.3 上覆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4.3.1 治理前、后上覆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对比
4.3.2 治理后上覆水经代谢的致突变性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神童浜治理前、后沉积物的生物毒性
5.1 沉积物孔隙水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
5.2 沉积物孔隙水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5.3 全沉积物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9999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黑臭水体存在现状和治理的必要性
1.2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和评价指标体系
1.2.1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1.2.2 黑臭水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1.3 黑臭水体的生物毒性评价
1.3.1 黑臭水体生物毒性研究现状
1.3.2 黑臭水体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建立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域介绍
2.2 样品采集与保存
2.3 上覆水和沉积物理化分析
2.3.1 上覆水理化分析
2.3.2 沉积物理化分析
2.4 黑臭水体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2.4.1 小球藻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2.4.2 大型溞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2.4.3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实验方法
2.4.4 实验结果表示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神童浜治理前、后上覆水和沉积物的理化分析
3.1 神童浜治理工程
3.2 上覆水水质分析结果
3.3 沉积物理化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神童浜治理前、后上覆水的生物毒性
4.1 上覆水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
4.2 上覆水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4.3 上覆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4.3.1 治理前、后上覆水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对比
4.3.2 治理后上覆水经代谢的致突变性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神童浜治理前、后沉积物的生物毒性
5.1 沉积物孔隙水对小球藻的急性毒性
5.2 沉积物孔隙水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
5.3 全沉积物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19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8199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