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甘肃省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2 13:33
  环境执法是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的有力措施。提升环境执法能力对于提高环境执法效能、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省级以上不设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市辖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不再保留,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作为全市环境执法的中坚力量,提升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甘肃省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现状和张掖市的生态环境执法成效为出发点,以执行力理论和政策执行理论为指导,建构出包含执法资源投入能力、执法业务素质能力、执法环境保障能力等三个维度的环境执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理清目前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存在的执法资源投入能力不能满足日常执法需要、执法业务素质能力不能胜任日益复杂的环境执法任务、执法环境保障能力滞后于环境执法需要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出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通过分析借鉴国外有关国家和国内部分省市在环境执法能力提升的经验基础上,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全方位加强环境执法资源投入能力、提高环境执法业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环境行政执法
        2.1.2 环境行政执法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执行力理论
        2.2.2 政策执行理论
        2.2.3 分析框架
第三章 甘肃省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现状
        3.1.1 张掖市概况及改革前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机构人员编制情况
        3.1.2 机构改革后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机构和职责整合情况
        3.1.3 张掖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标准化建设基本情况
        3.1.4 张掖市环境执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3.2 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存在的问题
        3.2.1 执法资源投入能力不能满足日常执法需要
        3.2.2 执法业务素质能力不能胜任日益复杂的环境执法任务
        3.2.3 执法环境保障能力滞后于环境执法需要
第四章 甘肃省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执法资源投入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4.2 执法业务素质能力不能胜任原因分析
    4.3 执法环境保障能力滞后原因分析
第五章 国内外环境执法能力提升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经验分析借鉴
        5.1.1 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具有权威性
        5.1.2 环境立法保障更具有强制力
        5.1.3 环境执法社会参与度更高
    5.2 国内部分省市经验分析借鉴
        5.2.1 完善环境执法配套制度
        5.2.2 加强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和人员配备
        5.2.3 提高环境执法手段的科技水平
    5.3 国内外探索实践给本研究的启示
第六章 提升甘肃省张掖市市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的对策建议
    6.1 全方位加强环境执法资源投入能力
        6.1.1 做好环境执法资源投入能力提升顶层设计
        6.1.2 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的组织机构建设
        6.1.3 动态管理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人员编制数量
        6.1.4 提升环境执法装备配备和科技化水平
    6.2 提高环境执法业务素质能力
        6.2.1 提高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准入门槛
        6.2.2 建立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能进能出”常态化渠道
        6.2.3 加强对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
    6.3 完善执法环境保障能力
        6.3.1 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制度
        6.3.2 改进政绩考核指标,强化生态环保督察“督政”职能
        6.3.3 充分发挥企业环境信用的联合奖惩作用
        6.3.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促进环境执法公众参与
        6.3.5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尽职免责制度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69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869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d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