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郊区的乡村环境治理研究——以上海蒋村垃圾分类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4-01-26 22:00
垃圾分类是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部分,垃圾治理水平是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从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正式步入强制垃圾分类时代。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常态化议题,垃圾分类引发了政学两界的长期关注。因而,开展超大城市郊区乡村环境治理的研究,以一个典型村落垃圾分类为中心,探索乡村环境治理的运作机理与实践经验,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垃圾分类是乡村环境治理的缩影。本文以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蒋村垃圾分类治理的个案研究,在梳理蒋村垃圾分类缘起和历史变迁的基础上,从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两个方面,立体呈现了乡村环境治理过程的实践逻辑,并从协同互嵌的维度,探讨了乡村环境治理的整合机理,而迈向美丽乡村则是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效应。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需求是乡村垃圾分类治理的现实起点。以垃圾分类为中心的乡村环境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乡村环境治理,是多元合作共治的重要形式。第一,熟人社会是乡村环境治理有效运作的重要前提。向“脏乱差”宣战,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缘起。垃圾问题的负外部性引发环境倒逼,环境权...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乡村治理与垃圾分类研究
1.2.2 环境治理理论与政策研究
1.2.3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1.2.4 既有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乡村环境治理
1.3.2 人居环境整治
1.3.3 柔性治理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研究对象选取与入场
1.5.3 资料收集方法
1.5.4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垃圾分类:乡村环境治理的现实起点
2.1 绿色发展: 乡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求
2.1.1 环境倒逼: 垃圾问题的负外部性
2.1.2 村民诉求:环境权益意识的觉醒
2.2 蒋村: 一个典型村落垃圾分类的历史变迁
2.2.1 环境治理摸索阶段
2.2.2 垃圾专项整治阶段
2.2.3 垃圾强制分类阶段
小结 向“脏乱差”宣战: 乡村环境治理的缘起
第3章 内生性动力: 乡村环境的自发性治理
3.1 文化驱动: 垃圾分类的治理传统
3.1.1 地方性知识构成
3.1.2 邻里互助的传统
3.2 情感驱动: 垃圾分类的柔性治理
3.2.1 乡贤发动: 骨干队伍的以身示范
3.2.2 妇女推动: “关键少数”以点带面
3.2.3 舆论约束: 人情、面子的社会压力
3.2.4 互相监督: 关系网络的“他者凝视”
3.3 组织驱动: 垃圾分类的合作治理
3.3.1 党建引领: 巷邻坊联系户制度
3.3.2 村委主导: 统筹安排村内资源
3.3.3 村民合作: 村规民约及村民理事会
3.4 “有心无力”: 自发性治理的限度
3.4.1 村集体内部治理资源不足
3.4.2 村民自治平台的行动有限
3.4.3 乡村精英参与的现实困境
小结 自下而上: 依托乡土情境的诱制性变迁
第4章 外生性动力: 乡村环境的牵引式治理
4.1 法治嵌入: 垃圾分类治理的政策供给
4.1.1 法律出台: 环境保护制度的细化完善
4.1.2 法律赋权: 自组织环境保护的合法性
4.1.3 法律进村: 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
4.2 资源嵌入: 垃圾分类治理的动力要素
4.2.1 行政资源: 政府部门的投入支撑
4.2.2 智识资源: 专家学者的宣讲示范
4.2.3 组织资源: 外来社会组织的增量
4.3 “不符预期”: 牵引式治理的限度
4.3.1 村委会过度行政化
4.3.2 社会组织参与度低
4.3.3 技术资本引入不足
小结 自上而下: 衔接国家政策的强制性变迁
第5章 协同互嵌: 乡村环境治理的整合机理
5.1 主体互嵌: 多元治理力量的差序协同
5.1.1 动员策略的资源互济
5.1.2 主体行动的双向耦合
5.2 结构互嵌: 不充分自治与有组织合作
5.2.1 横向治理结构的延展
5.2.2 纵向治理结构的有序化
5.2.3 治理结构的立体多维
5.3 规则互嵌: 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共振
5.3.1 外生性规则的柔性执法
5.3.2 内在性规范的外部约束
5.3.3 规则运行的刚柔并济
小结 从自治走向共治: 乡村环境治理的内引外联
第6章 迈向美丽乡村: 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效应
6.1 生活空间重构与“物的现代化”
6.1.1 人居环境的质量提升
6.1.2 产业转型与生活富裕
6.2 主体意识重塑与“人的现代化”
6.2.1 村民主体性的常态化培育
6.2.2 乡村精英自我价值的实现
6.2.3 公共意识与归属感的增强
6.3 乡村环境转型与治理现代化
6.3.1 村民自治的传承与创新
6.3.2 三治融合重塑治理结构
小结 乡村善治与美好生活共同体构建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与讨论
7.1.1 结论
7.1.2 讨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之处
7.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致谢
本文编号:3885767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乡村治理与垃圾分类研究
1.2.2 环境治理理论与政策研究
1.2.3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1.2.4 既有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乡村环境治理
1.3.2 人居环境整治
1.3.3 柔性治理
1.4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4.1 理论基础
1.4.2 分析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方法论
1.5.2 研究对象选取与入场
1.5.3 资料收集方法
1.5.4 资料分析方法
第2章 垃圾分类:乡村环境治理的现实起点
2.1 绿色发展: 乡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求
2.1.1 环境倒逼: 垃圾问题的负外部性
2.1.2 村民诉求:环境权益意识的觉醒
2.2 蒋村: 一个典型村落垃圾分类的历史变迁
2.2.1 环境治理摸索阶段
2.2.2 垃圾专项整治阶段
2.2.3 垃圾强制分类阶段
小结 向“脏乱差”宣战: 乡村环境治理的缘起
第3章 内生性动力: 乡村环境的自发性治理
3.1 文化驱动: 垃圾分类的治理传统
3.1.1 地方性知识构成
3.1.2 邻里互助的传统
3.2 情感驱动: 垃圾分类的柔性治理
3.2.1 乡贤发动: 骨干队伍的以身示范
3.2.2 妇女推动: “关键少数”以点带面
3.2.3 舆论约束: 人情、面子的社会压力
3.2.4 互相监督: 关系网络的“他者凝视”
3.3 组织驱动: 垃圾分类的合作治理
3.3.1 党建引领: 巷邻坊联系户制度
3.3.2 村委主导: 统筹安排村内资源
3.3.3 村民合作: 村规民约及村民理事会
3.4 “有心无力”: 自发性治理的限度
3.4.1 村集体内部治理资源不足
3.4.2 村民自治平台的行动有限
3.4.3 乡村精英参与的现实困境
小结 自下而上: 依托乡土情境的诱制性变迁
第4章 外生性动力: 乡村环境的牵引式治理
4.1 法治嵌入: 垃圾分类治理的政策供给
4.1.1 法律出台: 环境保护制度的细化完善
4.1.2 法律赋权: 自组织环境保护的合法性
4.1.3 法律进村: 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
4.2 资源嵌入: 垃圾分类治理的动力要素
4.2.1 行政资源: 政府部门的投入支撑
4.2.2 智识资源: 专家学者的宣讲示范
4.2.3 组织资源: 外来社会组织的增量
4.3 “不符预期”: 牵引式治理的限度
4.3.1 村委会过度行政化
4.3.2 社会组织参与度低
4.3.3 技术资本引入不足
小结 自上而下: 衔接国家政策的强制性变迁
第5章 协同互嵌: 乡村环境治理的整合机理
5.1 主体互嵌: 多元治理力量的差序协同
5.1.1 动员策略的资源互济
5.1.2 主体行动的双向耦合
5.2 结构互嵌: 不充分自治与有组织合作
5.2.1 横向治理结构的延展
5.2.2 纵向治理结构的有序化
5.2.3 治理结构的立体多维
5.3 规则互嵌: 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共振
5.3.1 外生性规则的柔性执法
5.3.2 内在性规范的外部约束
5.3.3 规则运行的刚柔并济
小结 从自治走向共治: 乡村环境治理的内引外联
第6章 迈向美丽乡村: 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效应
6.1 生活空间重构与“物的现代化”
6.1.1 人居环境的质量提升
6.1.2 产业转型与生活富裕
6.2 主体意识重塑与“人的现代化”
6.2.1 村民主体性的常态化培育
6.2.2 乡村精英自我价值的实现
6.2.3 公共意识与归属感的增强
6.3 乡村环境转型与治理现代化
6.3.1 村民自治的传承与创新
6.3.2 三治融合重塑治理结构
小结 乡村善治与美好生活共同体构建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与讨论
7.1.1 结论
7.1.2 讨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之处
7.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一览表
致谢
本文编号:3885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8857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