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硝酸银改性HZSM-5分子筛低温催化PH 3 还原NO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6 06:14
  大量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将导致酸雾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工业上常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来净化烟气中的NOX,氨气(NH3)作为还原剂存在脱硝温度高,成本高和氨逃逸等问题。因此,开发新的还原剂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磷(P)和氮(N)是同族元素,因而PH3与NH3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且PH3具有更强的还原性,通常作为有毒气体被去除。本研究采用PH3代替NH3作为SCR脱硝法中的还原剂,以黄磷工厂锅炉尾气中的NO作为处理对象,开发以AgNO3改性的HZSM-5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同步脱除NO和PH3,实现了有毒废气PH3的资源化和以废治废的技术突破。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本研究以HZSM-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超声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NOX的来源及生成
    2.2 NOX的危害
    2.3 NOX的污染现状
    2.4 非催化法脱硝技术
        2.4.1 液体吸收法
        2.4.2 吸附法
        2.4.3 低温等离子体分解法
    2.5 催化法脱硝技术
        2.5.1 直接分解法
        2.5.2 SCR脱硝技术
        2.5.3 SNCR脱硝技术
        2.5.4 光催化还原脱硝法
    2.6 PH3的性质来源危害及净化方法
        2.6.1 PH3的性质
        2.6.2 PH3的来源
        2.6.3 PH3的危害
        2.6.4 PH3的净化方法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装置与流程
        3.2.2 NO和PH3浓度测定
        3.2.3 去除效率的计算
    3.3 催化剂的制备
    3.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
        3.4.1 能谱仪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EDS)
        3.4.2 N2吸脱附(N2-BET)
        3.4.3 X射线衍射能谱(XRD)
        3.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第四章 催化剂对催化PH3还原NO的催化性能研究
    4.1 催化剂净化NO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4.1.1 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净化NO性能的影响
        4.1.2 改性剂对Cu-HZSM-5催化剂净化NO性能的影响
    4.2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净化PH3性能的影响
        4.2.1 载体对催化剂净化PH3性能的影响
        4.2.2 负载物对催化剂净化PH3性能的影响
    4.3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性能的影响
        4.3.1 载体对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性能的影响
        4.3.2 负载物对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性能的影响
        4.3.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性能的影响
        4.3.4 Ag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性能的影响
    4.4 反应条件对Ag-HZSM-5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的影响
        4.4.1 反应温度对Ag-HZSM-5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的影响
        4.4.2 氧含量对Ag-HZSM-5催化剂催化PH3还原NO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样品表征及机理分析
    5.1 SEM-EDS表征分析
    5.2 N2-BET表征分析
        5.2.1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N2-BET表征分析
        5.2.2 不同Ag负载量催化剂N2-BET表征分析
    5.3 XRD表征分析
        5.3.1 不同Ag负载量催化剂XRD表征分析
        5.3.2 反应前后催化剂XRD表征分析
    5.4 XPS表征分析
        5.4.1 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XPS表征分析
        5.4.2 反应前后催化剂XPS表征分析
    5.5 反应机理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展望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B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



本文编号:3974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3974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a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