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8 10:10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对于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响应土地集约化利用政策的号召,人们将开发规划的视野从地上扩展到地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日益得到重视。在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过程中环境问题频发,而法律保护不力。本文首先就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予以概述,将这一组成词语进行分解,从“地下空间”这一概念开始切入,得出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范围内为人类所支配,能满足人类利益需求并受地下空间相关法律调整的空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手段与目的多样。在此基础上,总结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将其概括为相对封闭性、难以恢复性、热稳定性和地区差异性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方面以地下水污染、振动噪声污染和大气污染为典型,生态破坏方面以地面植被破坏、城市地质灾害和破坏地下水环境为重点进行介绍。其次,总结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存在的问题:规划制度不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漏洞;管理制度不完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再则,以问题为出发点寻找他山之石,有针对性地借鉴日本、新加坡和英国这三个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立法上较为先进...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概述
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含义
2.2 开发利用的城市地下空间的特点
2.2.1 相对封闭性
2.2.2 难以恢复性
2.2.3 热稳定性
2.2.4 地区差异性
2.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3.1 地下水污染
2.3.2 振动噪声污染
2.3.3 大气污染
2.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破坏问题
2.4.1 地面植被破坏
2.4.2 城市地质灾害
2.4.3 破坏地下水环境
2.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2.5.1 预防为主理论
2.5.2 代际公平理论
2.5.3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制度不完善
3.1.1 规划科学性不强
3.1.2 规划缺少和地面规划的协调
3.1.3 规划制度缺乏强制力
3.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漏洞
3.2.1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缺少针对性的规定
3.2.2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完善
3.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3.3.1 开发利用管理责任不清
3.3.2 信息管理不规范
3.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
3.4.1 生态损害赔偿范围狭窄
3.4.2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鉴定评估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立法经验
4.1 日本
4.1.1 政府配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专家委员会
4.1.2 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立法贯彻绿色开发思想
4.1.3 完备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
4.2 新加坡
4.2.1 开展工程地质勘察,总结完善城市地质资料
4.2.2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4.2.3 加强综合管理,促进部门间有效统筹和协调配合
4.2.4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普及地下空间知识
4.3 英国
4.3.1 重视规划前调查和评估工作
4.3.2 建设规划公开制度
4.3.3 完善的规划申请程序
第五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完善
5.1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制度
5.1.1 建立城市地下空间信息调查制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5.1.2 建立地面地下规划信息共享制度,实现地面地下统筹规划
5.1.3 严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更改程序
5.2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2.1 确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
5.2.2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5.3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制度
5.3.1 配置与厘清管理部门职责
5.3.2 规范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管理
5.4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5.4.1 扩大赔偿范围
5.4.2 完善鉴定评估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28474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概述
2.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含义
2.2 开发利用的城市地下空间的特点
2.2.1 相对封闭性
2.2.2 难以恢复性
2.2.3 热稳定性
2.2.4 地区差异性
2.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3.1 地下水污染
2.3.2 振动噪声污染
2.3.3 大气污染
2.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破坏问题
2.4.1 地面植被破坏
2.4.2 城市地质灾害
2.4.3 破坏地下水环境
2.5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2.5.1 预防为主理论
2.5.2 代际公平理论
2.5.3 外部性理论
第三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制度不完善
3.1.1 规划科学性不强
3.1.2 规划缺少和地面规划的协调
3.1.3 规划制度缺乏强制力
3.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漏洞
3.2.1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缺少针对性的规定
3.2.2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完善
3.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3.3.1 开发利用管理责任不清
3.3.2 信息管理不规范
3.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不完善
3.4.1 生态损害赔偿范围狭窄
3.4.2 生态损害赔偿制度鉴定评估体系不完善
第四章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立法经验
4.1 日本
4.1.1 政府配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专家委员会
4.1.2 城市地下空间相关立法贯彻绿色开发思想
4.1.3 完备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制度
4.2 新加坡
4.2.1 开展工程地质勘察,总结完善城市地质资料
4.2.2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制定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4.2.3 加强综合管理,促进部门间有效统筹和协调配合
4.2.4 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普及地下空间知识
4.3 英国
4.3.1 重视规划前调查和评估工作
4.3.2 建设规划公开制度
4.3.3 完善的规划申请程序
第五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完善
5.1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制度
5.1.1 建立城市地下空间信息调查制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5.1.2 建立地面地下规划信息共享制度,实现地面地下统筹规划
5.1.3 严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更改程序
5.2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2.1 确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
5.2.2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5.3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制度
5.3.1 配置与厘清管理部门职责
5.3.2 规范城市地下空间信息管理
5.4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生态损害赔偿制度
5.4.1 扩大赔偿范围
5.4.2 完善鉴定评估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28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40284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