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淮安市企业环境信用管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9 15:14
  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属于国家综合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开展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对企业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承担环保社会责任情况予以评价,确定其等级并向社会公开,已成为公共监督部门、金融机构等采取相关奖惩举措的重要参照。然而环境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参与度不高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工作成效,因此探寻解决办法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淮安市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工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运用公共管理理论阐述举措成效、查找存在问题、剖析不足成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做法,总结提炼解决对策。对提升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表述了企业环境信用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列举了国外基于环境信用政策与经济制度影响下“绿色信贷”和国内开展环境信用管理的研究成果,构思出从当前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经验借鉴、对策举措的研究思路,确立了采用文献分析法、实例和数据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接着,在阐明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监管、企业环境信用管理等概念的基础上,对淮安市环境信用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肯定淮安市生态环境局的相关措施及取...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企业环境行为
        2.1.2 信用监管
        2.1.3 企业环境信用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博弈论
3 淮安市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概况研究
    3.1 淮安市企业环境信用管理举措与成效
        3.1.1 所采取的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淮安市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存在问题
        3.2.1 参评对象范围模糊
        3.2.2 环境信息收集效率不高
        3.2.3 环境信用信息运用面窄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环境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3.3.2 企业环境管理的部门间缺少沟通与合作
        3.3.3 主管部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4 国内外管理企业环境信用可借鉴经验
    4.1 国外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概况
        4.1.1 英国: 环境信息公开推动企业环境守信
        4.1.2 美国: 法制和经济举措促进环境信用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4.1.3 日本: 评价方法多样化拓宽企业环境经营评价结果运用面
    4.2 国内其它省市企业环境信用管理概况
        4.2.1 山东: 设置符合省情的环境信用评价指标
        4.2.2 东莞: 共享环境管理信息并互通政策执行信息
        4.2.3 京津冀: 强化环境规制对守信激励的引导
    4.3 经验借鉴
        4.3.1 因地制宜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4.3.2 提高信息化水平并建立应用反馈机制
        4.3.3 放大信用等级优势效应
5 淮安市企业环境信用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5.1 优化淮安市评价指标体系
        5.1.1 明确参评对象范围
        5.1.2 适时更新调整评分指标内容
        5.1.3 科学设置指标项权重值
    5.2 建立信息共享和部门协作机制
        5.2.1 整合系统内现有环境信息资源
        5.2.2 建立数据共享反馈机制
        5.2.3 建立信息交互平台
    5.3 扩大信用等级受益面
        5.3.1 执行好联合奖惩政策
        5.3.2 促进环境信用信息多元化应用
        5.3.3 给予适当精神嘉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32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4032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f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