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6-06-30 21:05

  本文关键词: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旨在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战略任务,指导90年代至21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务院又于1999年1月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政策制定的目的是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既然《纲要》已成为指导90年代和21世纪初教育的宏观政策,并且它的实施已建立了我国当前教育的大致结构,那么《计划》的颁布意义何在呢?它的政策目的与当前的教育政策环境是否相适应?它的政策目的是否能如期实现?它的政策手段与方法的可行性如何,其意义何在呢?

  正如《计划》本身所言,它是在贯彻落实(教育法》与《纲要》的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蓝图。因此,《计划》并非是对《教育法》与《纲要》的否定,而是在它们基础上的发展。《教育法》与《纲要》的贯彻落实,使得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到1998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73%,"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242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17个),9个省市已按要求实现"普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按各地相应学龄、学制计算)达到98.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87.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稳步扩大;教育体制和教学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提高;教育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这些都为21世纪教育事业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教育事业在近期的快速发展与变革,教育资源是否能为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原动力?教育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与变革是否为自身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是否已经与我国的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是否能真正地促进我国经济与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呢?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水平而言,与我国的经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比还相差甚远,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无论如何,《计划》的出台,亦是恰当地针对现存的我国教育的弊端,与我国当前的发展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特点属于"引进型"发展,生产技术很大部分靠从国外引进,而自身技术的原创力显得十分薄弱,况且对引进技术的吸收与渗透也还需进一步的努力,但这些都迫切地需要创造性的人才去完成;此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与渗透也对我国传统的课程设置、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由此可见,教育在前期的发展仅仅是完成了一些基础性的建设,要使我国的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并能真正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教育还需要在贯彻实施《教育法》与《纲要》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振兴,这是《计划》的目的所在,也是《计划》的意义所在,更是《计划》的任务所在。然而《计划》本身对该任务是计划如何完成的呢?它的方法与步骤是否与我国当前的教育本身的发展相适应呢?下面即对《计划》的目标与方法进行评析,揭示《计划》的内容重点与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计划》的政策目标评价《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高新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作贡献;深化改革,建立起教育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10年,在全面实施"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看政策目标是否恰当,政策学经常从目标是否契合认定问题、目标程度是否适中和目标表达形式是否具体明晰三个标准进行分析。

  目标是否契合认定问题是目标的方向性问题,评价政策目标首先要检核其方向性。如前所述,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缩小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并力争做到"教育先行";二是为经济与生产力水平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创造性人才,变"引进型"发展模式为"原发型"发展模式。总的来看《计划》的政策目标,其重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注重"双基"的实现与普及教育年限的提高);二是完善国家教育体制(适合经济与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发展,为解决现在所需的高技术工作人员而发展与完善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为进一步解决技术攻关所需的创新人才而发展与提高高等教育);三是重视对国家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这与我们所认定的教育问题是完全契合的,这也直接地表明,《计划》的出台是完全有必要的,政策目标的指向是完全正确的。

  政策目标的指向是正确的,但它在该方向上所欲达到的程度是否适中呢?政策目标既不能定得过低,不经过努力就轻而易举实现,也不能定得过高,可望而不可及,应力避"急于求成"与"欲速则不达"的两个极端。对《计划》的目标程度分析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2000年即将来临,然而《计划》所规定的目标离我们还有着较远的距离,鉴于现在的教育现状与水平,表明我们实现这些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首先,到2000年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1998年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93%,仅比1997年的98.92%提高0.01个百分点;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87.3%,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而且初中阶段的辍学率为3.23%,比上年反而上升了0.09个百分点。如按此比例发展,到2000年我国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95%,初中入学率为87.7%,用"基本普及"来描述这一数据是否有勉强之意。其次,到2000年要完成"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能够普遍接受各种层次和形式的教育与培训"的自标,仅从师资配备而言,就显得力不从心。如1998年全国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9.61万人,比上年增加1.38万人,职业高中教师的合格率仅为37.41%;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27.85万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69.49%;1998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专任教师9.66万人,比上年减少0.37万人;同期成人初等学校专任教师才1.87万人比上年减少0.38万人,以此种师资比例发展下去,要"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是有很大难度的。当然,在高等教育领域,"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这一目标,尽管有一定难度,但就目前市场需求与高校扩招的比例看来,是可以实现的。"加强科学研究并使高校技术产业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作贡献"这一目标由于要求仅在于"作贡献"这一程度,达到是容易的,只要对现有的高校科研成果进行开发与市场投放就不难实现,因此对高校技术产业的要求还是略微低了一点,对高校技术产业的价值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技术产业的功能发挥还有待政策的激励与鞭策。

  对于2010年这一长远目标而言,作教育的一种远景规划,《计划》对目前教育工作的作用只是重在引导而非具体的指导。但从是否可能达成的角度也可作一远景的评价。要在2010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而且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这一任务表明了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的事实,但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要真正地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全国不同地区互相帮助、协调一致;而经济发展的不一致、科学技术在全国分布的不一致,相应地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不一样。要全面实现"两基"的目标,不发达地区还需要教育政策的大力倾斜和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也即对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贯彻"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和"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特殊情况和需要"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接近15%,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这一远景目标的达成就现在国家财力而言,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要使"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接近15%",这可能更需要社会力量办学与教育产业化的大力支持;而对于"若干所高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这一任务,则主要依赖于政府对这些高校与重点学科的政策支持(对这些高校与重点学科的政策倾斜是否有利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否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则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否则仅凭现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水平要在短短的十几年内有若干所高校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恐怕难度还相当大。

  政策目标是对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引,它的表达形式要求具体明晰、具有可操作性。从表达形式来看《计划》的政策目标,毋庸置疑的是,它比《纲要》的表达形式已具有极大的进步,在任务明确与可操作性上表现出了教育工作"务实"之路的行进方向。但要作为一部完美的政策,那它的表达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如"基本普及"、"基本扫除"、"完善"等用语具体是指什么。当然,教育的发展与对教育的评价具有很多的不定因素,这也是导致教育政策目标的表达形式历来欠具体、欠操作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尽管《计划》已体现了这种发展趋势,但要完善则还要有一个过程。

  《计划》六大工程分析为切实地完成《计划》的历史使命,使得《计划》能真正地带动教育自身的发展并同时促进经济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从而为社会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计划》规划了"六大工程"作为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具体情况如何?是否能在"计划"期内完成其应有的任务?完成这些任务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以下试图对"六大工程"的以上几点进行具体的评析。

  (一)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规定给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赋予了具体的内容,统一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然而在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情况如何呢?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病,绝大多数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有所认识,理论上也都不赞同。但从目前现实情况看,实践者迫于各种教育评价标准还未得以相应改变,仍保持应试教育的本色,他们不得不屈从于应试,有所谓"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干应试教育","学校抓素质教育,家庭抓应试教育","白天搞素质教育,晚上搞应试教育"的现实情况,因而要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还有很大的障碍,不仅需要对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深化还需要切实的教育政策和与之配套的教育评价标准与形式对其进行保障,从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与应有的功能。

  《计划》对素质教育工程的具体实施与工程重点进行了规划,提出了以实现"两基"为重点;以创新教育为出发点的课程改革;改进德育,加强体育和美育为具体内容;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教育共同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整体计划。

  从现在我国教育现状看来,《计划》认为现阶段"两基"工程的重点在于"确保全国目标的实现",因此"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西部地区,在 十?五 计划期间继续实施 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 ,重点放在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这一规定是完全符合我国教育实际情况的。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1998年)的全国小学、初中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与指标中可,一片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1998年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8.9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25%;二片地区(包括河北、山西、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和陕西)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8.8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4.79%;三片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为87.33%。这一差距是十分明显的,三片地区"两基"工程与一片、二片地区的差异与他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对"两基"工程的财政投入应倾斜于三片地区,对三片地区的"两基工程"还需要给予更大的关注与扶持。

  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与国民的创新能力呢?对于教育本身来说,对现行课程与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是亟须的。《计划》提出"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就这一措施而言,对现行课程改革的形势的把握是到位的,但实施过程的有关规定在短短的时间里是难以达成的。如在2000年就要形成一套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评价制度,这与教育改革的实验过程是不相一致的,不经过一轮完整的实验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评价制度的适用性是值得怀疑的。其次,要在2010年左右就推行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观念应是值得怀疑的,课程与教材理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主体的更换而更新,因此全国统一的课程教材体系的存在价值如何也是需要考虑的。

  改进德育、加强体育和美育是学校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指向。《计划》对德育的规定比在此以前的教育政策新增添了一项内容,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实施劳动技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然而对德育的整体规定还是流于形式,除了内容上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关注以外与《纲要》等教育政策的规定保持一致。不过对这一缺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决定》却是对其很好的补充,也是首次对德育工作的具体指导。《决定》改变了以前大而统的德育目标,提出要"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而且还特别强调要"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由于以往学校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从而重智育而轻体育与美育,《计划》要求在素质教育中要加强体育与美育,尤其提升了美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智的,但对美育如何操作还有待2001年将发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例》作出细致的规定。

  教育的共同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除实施"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和"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特殊情况和需要"的教育发展原则纲《计划》还考虑到了少数民族教育和普通话的推广。在对少数民族教育上,《计划》只作了一种强调性工作,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继续办好内地为边疆少数民族办的教学班(校),适当扩大规模,内地高等学校要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专门人才作出更多的贡献",同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和师资培养。但对于这些工作如何落实,以及财力、物力、人力的到位,却未作任何规定,因此这只能看做是号召性、义务性的规定,与政策的强制性不相吻合。"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确实十分重要,但要在"2010年在全国实现文字应用基本规范"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尤其是对于内地和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推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仅由一个突变性的改革就能一蹴而就。《计划》对素质教育工程的定位与引导是切中我国教育实弊的,但在某些具体目标上却存在"冒进"的嫌疑。

  (二)跨世纪园丁工程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原动力,是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产生极大变化的情况下,老师的知识更新与教学观念的变化是教育变革的起端与决定因素。在以往的教育变革过程中,往往注重对教育体制与管理体制的变革,而不注重对老师质量的提升,如大家在实施就近入学这一教育政策时,在未对老师进行培训的情况下就改变了"教育原材料",这为这一政策的贯彻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如对这一政策的心理接受度低、教学无从更改、学生管理有所混乱等)。《计划》单独实施这一"跨世纪园丁工程"显示了对老师这一教育因素的关注,并从老师队伍建设、优秀老师的培养和老师聘任制三方面进行了规定。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计划》也从两个阶段对这一工程的实施作了规定。第一阶段是在"三年内,以不同方式对现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老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中小学专任老师及师范学校在校生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这一目标明显地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敬畏心理。虽然它可以说是近期教师培训内容的指向,然而作为一项既定政策来按期完成,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要在三年内对所有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轮训一遍,除非广泛地采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否则是难以达成的(远程教育的实施与可能性将在后面作详细的论述)。我国1997年小学专任教师有5793561人,初中教师2981630人,高中现有教师605132人,合计938.03万人。要对这么多的教师轮训一次,从现有情况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首先是师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共40.72万人,高等师范院校专任教师不超10万人,要让1个教师在3年内培训94个教师实在太难。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如此巨大而又是附加性的工程,《计划》对其资金投入并没有额外的保证。再次是要求中小学专任教师和师范学校在校生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这一任务在发达地区可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也可以说有着很大的必要性,但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既不具备这个条件且必要性似乎也不是那么强烈。最后还在于并非所有的、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都有弥补自己知识、改善自己知识结构的愿望,那么对他们进行再教育的强制性何在呢?第二阶段为到"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的比例"。该阶段的规定极为笼统,属于号召性的规定,因为"具备条件的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都不是可定量化、具体化的语言。《计划》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定中,还首次从政策上明确了非师范院校(在《计划》中指"实力较强的高等学校")可以在新师资培养以及教师培训中作出贡献。这是加大了师范院校的竞争面,也是对师资培养与培训模式进行变革的重要举措,值得关注。尽管国外的综合大学也有培养师资的功能,但他们的课程设置与我们国内的综合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不一样的,因此实施这一政策还有待对综合大学进行一定的变革。

  在教师"培优"上,《计划》规定在"1999、2000年,在全国选培10万名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其中1万名由教育部组织重点培训),通过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巡回讲学、研讨培训和接受外校教师观摩进修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在当地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我国在1998年小学专任教师581.94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09.43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64.24万人、职业高中专任教师29.6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27.85万人、技工学校专任教师15.34万人,也即我国中小学及职业学校教师共1028.41万人。从100名教师中选取1名教师进行培训和从1000名教师中选取1名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他们是否能真正地起到以一带百和以一带千的作用呢?其次,选培为骨干教师后,他们的主要工作似乎已经发生了转移,重在作"示范性"教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了,这样的推广意义又何在呢?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与修养,如何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要作更深入的探索。

  竞争上岗、分流富余人员早已是各行各业进行自我人员优化的重要手段。对教育界而言,在《纲要》中已规定要"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办学效益","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教师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就总体而言,由于教师在数量上的供需不平衡,使得教师聘任制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许多聘用合同犹如一张废纸,对教师队伍的优化与竞争上岗只是有此心无此力。具体而言,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与持续,小学教师队伍在数量上也已存在饱和乃至富余的现象。如从《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报告》(1998.3)中对教师需求预测的分析可知,1998-2000年我国每年需补充小学教师172228名,而1997年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生就有293838名,实际分配到小学任教的有216453名,按此比例实际多培养了121610名小学老师。因此竞争上岗与富途人员对小学来说确实是迫在眉睫之事。但对于初中与高中来说,老师还存在需远大于供的状态,如1997-2000年每年需补充初中教师334436名、高中教师39381名,但以1997年为准,每年普通高校师范专科毕业生120807人,各类学校师范专科毕业生205878名;每年普通高校师范本科毕业生才53257人,真正分配到普通高中任教的仅18049人,如此巨大的差额在近期内是无法形成竞争上岗、优化队伍的态势。因此对初中和高中阶段来说,实施教师聘用制和全员聘用制只是一纸空文,实效性太小。"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向社会招聘具有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对初中和高中阶段来说则是切实有效的措施。

  (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体现出了一种国家发展的精英主义思想,这也是我国的教育政策第一次如此鲜明地表明了这种思想。诚然,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人民,但精英们的引导与领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高层次的、创造性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在各方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按照《计划》的有关规定,这一工程主要是在高等学校中实施,而且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实施方案:一是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与扶持,一是对优秀人才的培养。

  在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与扶持上,《计划》将优秀人才分为学术带头人、学术攻坚人和骨干教师三类,对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举措。关于学术带头人,要从国内外吸引,按照"选到一个聘任一个"的原则,国家给予重点资助,他们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享有人员聘用和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从而希望他们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关于学术攻坚入(主要是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者、专家),将安排他们进入全国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为其设立一批特聘教授岗位,设立专项奖金并鼓励地方政府和学校相应设岗奖励,希望他们能使高等学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基地尽快取得创新成果。对于以竞争选优方式精选的万名骨干教师,采取国家拨款与自筹经费相结合的办法增强他们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设立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奖励基金。从1999年起每年评选百名35岁以下取得重大科研和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连续5年加大支持其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力度。从以上的相应规定我们可见,国家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优秀人才作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对学术带头人,一般指年龄较大的研究者,他们有丰富的知识与工作经验,能独立承担相应的课题,《计划》则力求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对学术攻坚人,主要是指中青年学者,他们有能力、有精力去完成有创造性的工作,但还缺少足够的工作经验,因此《计划》主要是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工作氛围与条件,给予足够的激励因素;骨干教师主要指青年学者,他们在各方面都还需要加强锻炼,但国家鉴于当前经济力量还比较薄弱,只能采取设立基金与拨款与自筹经费结合的方式来帮助与扶持他们。从表面上看来,以上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用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对中青年学者的支持力度还比较小,扶持的面还比较窄,对我国科技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在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方面,《计划》主要提出建立国内访问学者制、国际访问学者制和增设博士生专项奖学金三个实施方案。建立国内访问学者制度主要措施是实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访问学者制度,国家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业务费用,实现重点学科的开放效益,目的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国际访问学者制主要是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尤其是注重高层学术骨干之间的交流,如选拔大学系主任和研究所、实验室骨干作为高级访问学者,邀请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来国内讲学或任客座教授等,力求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增设博士生专项奖学金主要是指"百篇工程",即从1999年开始,每年评选百篇具有创新水平的优秀博士论文,而且对于获奖后留在高等学校工作的博士,可以连续5年支持其科研、教学工作。以上三项举措相比以前的教育政策而言,具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出了可行的措施,但对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宏大工程而言,这三项举措仅是抛砖之语,还需要从多方面对现行的高校教学进行改革,尤其在教学的思想意识上,引起高校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培育出我国自己的创新人才。

  (四)211工程"211工程"自1995年扇动以来,在各高校中已兴起一种竞争的氛围,对已进入初审范围内的高校确实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计划》要求"211工程"的一期计划在2000年内切实完成,并将启动第二期计划。由于我国高校的体制由国家和地方共建共管的特点,因此"211工程"二期计划建设资金仍采取国家、部门、地方和高等学校共同筹集的方式,其中中央专项投入部分的力度至少与首期计划持平,主要用于加大立项的重点学科建设力度。

  就"211工程"的实质而言,也是一种精英主义的体现,从优点来说,是一种激励先进的积极措施;从缺点来说,是加大高校差距、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起到"扬优抑劣"的消极作用。"211工程"的实施目的是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因此国家对重点大学或重点学科投入巨资,以求以此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然而,我们在实施这一"精英工程"时,必须注意它容易造成的两种不利倾向:一是抑制大批普通高校的发展,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总量是有限的,由于政策对重点高校或重点学科的倾斜,也就难免使得另一部分学校或学科的发展在工作积极性与物质支持两方面都受到限制;二是导致资金使用上的浪费,对于获得大额资助的高校或学科,由于还在沿用以前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思想,易于使得国家财产获得低效的使用或浪费。因此,实施"211工程"时,应对已进入"211工程"的学校或学科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能真正保证这种政策倾斜能切实地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发展其他的普通的高等学校,不要让这批重点学校或学科的光辉将之完全淹没,这也是近期教育政策必须思考与解决的一个难题。

  (五)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通过开放式教育网络或卫星电视等作为知识传播手段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划》实施该工程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从而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同时《计划》还认为这一工程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因此要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

  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大优点在于能用较少的投入使得较多的人接受教育,但它对技术与设备的要求、对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与知识结构的要求都是相当高的,否则远程教育的效果与质量将受到质疑。从这一分析可见,我国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主要取决于这样一种以少教多的形式,但对现代远程教育对技术与设备的要求重视不够,从我国教育资源现状来看,要办好现代远程教育,必须进行技术更新和设备更新(如要提高教育科研网主干网传输速率、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中央站,并与中国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进行部分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改变落后低水平重复的远程教育软件开发制作模式等),这也是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所难以办到的。从国际教育现状来讲,现代远程教育搞得比较成功的地区往往是经济与科技都算发达的地区,同时他们的"近程教育"也是发达的,远程教育仅是"近程教育的一种补充措施,是一种辅助性的教育模式而已。因此,远程教育的发展不是补偿"教育资源短缺"的有益方式,反之,它是利用教育物质资源来代替教育人力资源的一种教育措施,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措施,而非替代性模式。

  (六)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教育对经济与社会的促进有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是利用其本身蕴含的知识与科学技术,直接参与市场商品的开发与生产,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体现其存在的价值;二是利用其活动本身的教育意义,通过知识的传递与人才的培养,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实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即走的是途径二,通过产学研合作、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将以高校为带头羊的教育部门所蕴含的丰富的科技力量投放市场,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也直接谋求自己发展的所需资源,促进经济与教育的共同发展。实施这一工程对我国高校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既指明了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也为我国企业的走向指明了道路。

  《计划》对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实施主要规定了三条措施。

  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联合、合作;鼓励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集成与扩散的示范中心,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同时鼓励高等学校向企业转让技术,探索企业与高校从立项到投产"一条龙"的全面合作。从我国的产学研现状来看,高校保持着一种"孤傲清高"的气度,而企业则呈重"引进"轻"开发"的态势,使得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姻少之双少,产学研分得清清楚楚。因此,《计划》对产学研的规定是一种切中时弊的举措,但在政策力度上,还有必要运用其他的教育政策乃至经济政策来使其获得强化。

  二是发展科技园区与高科技产业集团。发展科技园区与高科技产业集团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即:在高校周围形成高技术群,成为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窗口;鼓励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让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高等学校举办高新技术企业。以高校为核心发展科技园区与高科技产业集团,既有利于发展经济,还可以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基地,并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但对其自身的实施以及相应政策的配套,恐怕还不是仅仅教育政策所能影响与决定的。

  三是建立健全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保障机制。由于以往对高校举办的企业进行计划政策干预的力度太大,对其进行保护而使其失去发展的动力,难以体现高新技术在这类企业中的促进作用。因此现在的保障机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通过控股、参股和信贷等方式进行,重宏观调控轻微观指导,从而使得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中切实地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小结教育的发展与教育的振兴在实施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是急不来的也是急不得的。而且教师与教育行政领导在信念和价值观上的转变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计划》的学习是一个意识转变的起始点,还需要大家慢慢地去领悟;对《计划》内容的具体实施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更不能以"冒进"的心态去接受与实施,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寻找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振兴之路,从而在实质上,真正意义上落实1计划》的内容。

  《计划》的颁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国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教育政策对经济体制的转型的进一步归依。然而,《计划》的出台还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它自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以《计划》为纲要的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不论在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上,还是在内容规定的操作化与日程安排的合适性上,都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订与完善,从而让中国的教育在21世纪能真正地走向振兴。


  本文关键词: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4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64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2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