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资源利用论文 >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09:01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立场标记语 学术写作 海兰学术交流模式


【摘要】:语言不仅是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工具,也是表达作者情感,态度及评价的一种途径。近几十年中,国内外学者发表了为数众多的有关立场标记语的学术研究成果(如Chafe,1986; Holmes,1988; Biber Finegan,2006; Hyland,2005; Li Jian, 1999; Li Zhanzi,2001; Ni Xiying,2002; Yang Xinzhang,2003)。但是,其中大部分主要关注的是期刊文章中的立场标记语使用的差异。将中国硕士论文及英美期刊论文进行对比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主要对比了中国硕士学生及英美期刊论文作者在学术写作中使用立场标记语的异同,同时也尝试性地对比了中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使用立场标记语方面的差异。本文采用语料库调查法,并使用了WordSmith, SPSS及Office文字处理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中国英语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研究的主要讨论对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英美期刊论文作者在学术写作的摘要部分使用立场标记语达到了较高水平(平均每10,000词中有500词)。这说明英美期刊论文作者意识到了学术写作的交际性特点,并考虑了维护读者和他们自身的面子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硕士生使用立场标记语进行学术写作的水平较低(平均每10,000词中有197词)。这说明中国学生在学术写作的摘要部分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英美期刊论文作者,说明中国学生不像英美期刊论文作者那样深刻关注学术写作的交际性特征和学术写作中的面子问题。并且,在不同类别和次一级的立场标记语的使用上,中国学生与英美期刊论文作者却呈现出不同的倾向。这些差异很可能是源于中国与英美国家在学术文化方面的不同,也说明了中国学生在学术写作中立场标记语使用的不足。中国学生更关注学术写作的客观性,但英美期刊论文作者较为注重与读者的交流及维护读者与自身的面子。两个专业的中国硕士生在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方面整体上并未呈现显著差异。英语专业学生的使用频率稍微高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英语专业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学术写作时更为熟练,也更有技巧。同时他们在学术文化方面受英美期刊论文作者的影响比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更为深刻。本研究相对全面地讨论了立场标记语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因此对于英语学术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教师可参考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立场标记语进行学术写作的意识及能力。
【关键词】:立场标记语 学术写作 海兰学术交流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2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2-17
  • 1.1 Background12-14
  • 1.2 Significance14-15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15-17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7-35
  • 2.1 Definition of Stance and Stance Markers17-20
  • 2.2 Classification of Stance Markers20-25
  • 2.2.1 Biber et al.'s Classification of Stance Markers20-21
  • 2.2.2 Hyland's Classification of Stance Markers21-25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Stance Markers25-35
  • 2.3.1 Studies Abroad25-29
  • 2.3.2 Studies at Home29-34
  • 2.3.3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34-35
  •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35-42
  • 3.1 Research Questions35
  • 3.2 Classification of Stance Marker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35-38
  • 3.3 Data Collection and Corpus Design38-40
  • 3.4 Tools Used in The research40-41
  • 3.5 Procedures for Data Processing41-42
  •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42-55
  • 4.1 Overall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Stance Markers in Collected Corpora42-45
  • 4.2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Stance Markers between the Chinese master's Students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journal article authors45-51
  • 4.2.1 Similarities in Use of Stance Markers48
  • 4.2.2 Differences in Use of Stance Markers48-51
  • 4.2.3 Summary51
  • 4.3 Comparison of the Use of Stance Markers by the Chinese master's studentsof Different Majors51-55
  • 4.3.1 Similarities in Use of Stance Markers52-53
  • 4.3.2 Differences in Use of Stance Markers53-54
  • 4.3.3 Summary54-55
  • Chapter 5 Conclusion55-59
  • 5.1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55-57
  • 5.2 Implications57-58
  •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58-59
  • References59-68
  • Appendix:Academic Papers Used in the Current Research68-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语篇标记语在英文写作中的使用[J];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03期

2 吴格奇;潘春雷;;汉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3期

3 项真珍;;话语标记语的句法特点及语用功能——关于阐述性标记语及接收性标记语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22期

4 贾贻东;;同位标记语研究管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苗宁;杜冰研;;对比性标记语的研究状况综述[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0期

6 吴格奇;;英汉研究论文结论部分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刘明;;英汉过渡标记语的异同——以小说语篇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8 苗宁;马建华;;对比性标记语的关联—认知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徐宏亮;;英语学术论文中作者立场标记语的类型与功能[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席建国;陆莺;;英汉对比标记语意义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淑珍;;填充标记语语用习得与失误[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双边最佳交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王丽;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语用标记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易;外国学习者汉语标记语使用状况考察[D];复旦大学;2014年

2 沈阳;时间标记语在历史语篇中的语篇功能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廖一蒙;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写作中的立场标记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楠;日语语法化谈话标记语的语用功能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5 赵聪超;中外学者英语机械工程权威学术论文中关联标记语的对比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6 刘成;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中的立场标记语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李潜波;中英文对话中弱化标记语的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何莎;跨领域英汉学术语篇作者立场标记语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翟维苓;测试环境下中国英语学习者口头评论中标记语使用特征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刘月;民事法庭原被告辩论词中立场标记语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6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jiqiao/666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