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报投稿中的语言修辞问题
本文关键词:试析学报投稿中的语言修辞问题
【摘要】:学报编辑修改学报投稿的过程,就是在对投稿进行一种语言修辞,是为了对投稿中语句的言辞加以选择和锤炼,使语句的意思表达更加清晰、完美。编辑在修改投稿的时候,应该考虑学报稿件是学术论著的特征,根据稿件具体的内容、语境,从标题、摘要、段落主题以及句子等方面进行语言修辞,从而使学报能更好地实现交际、交流的目的。
【作者单位】: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H15
【正文快照】: “修辞”一词最早见于先秦的《周易》“修辞立其诚”。据《说文解字》:“修,饰也。”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语》十四《宪问》中说:“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里的“修饰”、“润色”,即是一般人所指的修辞了。上个世纪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金声;汉语仿词与英语类比构词之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陈芙蓉;试论语境中的语义理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余昌谷;典型的突出性格特点续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李守福;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社会心理探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5 曹德和;修辞学是否属于边缘学科讨论述评[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6 于广元;借代的认知解释[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杨玲;PUN,双关?[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刘珍;浅析语境对委婉语语义的解释功能[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曹石珠;加强非语言要素的修辞研究构建完整的汉语修辞学体系[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10 曹石珠;汉字修辞可以构成修辞格[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海平;彭文庆;;试论语言的社会欺骗性[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邹琼;;移就的语言结构形式[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唐震;理性视域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批判[D];河海大学;2004年
2 张黎黎;在永恒中结晶[D];苏州大学;2005年
3 曾建彬;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陈丽江;文化语境与政治话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汪隽;列斯科夫的创作与民间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王志伟;英语双关语多维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艾琳;英汉双关的认知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赵健;晚清翻译小说文体新变及其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9 杨成虎;语法转喻的认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夸张和低调的英汉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严灵;论俄语篇章中的景物描写[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孙静;论语境顺应[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罗怿;从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谈隐喻翻译[D];四川大学;2002年
5 唐小春;中英文常用修辞格对比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6 崔桂珍;[D];安徽大学;2003年
7 沈广湫 ;论英语幽默语言的汉译策略[D];广西大学;2003年
8 王磊;英汉模糊修辞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毕纪芹;体态语与会话含义的推导[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袁金春;《国语》称代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玉敏,张琦;浅议科技编辑审稿[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古代公文《陈情表》的美学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2 李瑞元;;相声“包袱”艺术浅探[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王恩来;;情信而辞巧——孔子的语言学说[J];理论界;2009年06期
4 周文杰;;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开设“修辞论坛”专栏[J];修辞学习;2009年06期
6 谭汝为;;语言修辞“博客”(四则)[J];修辞学习;2008年01期
7 张宏梁;;传媒语言的修辞应灵活得体[J];阅读与写作;2008年01期
8 张利华;;汪曾祺小说语言修辞特色摭谈[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袁俭伟;;俄语修辞学理论的新体系——评介《语言修辞学》[J];外语研究;2008年05期
10 抒真;;好书当读,后学得益——评介庄捃华《音乐文学概论》[J];词刊;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柏炎;;厚积薄发 一击中的[A];2009年贵州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病学术交流暨专题学术讲座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建荣;;汤显祖与楚辞之关系散论[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莉;;浅谈门急护士的语言修养与沟通技巧[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翟国喜;;作文教学中的“激发兴趣法”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尹俊华;;转变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兴趣——语文课改教学心得[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6 谭汝为;;诗歌修辞辩证思维例析[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会森;;言语体裁学——当代新显学[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8 王健坤;;英语交际中词汇的选择[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李蓬;何正国;;校对,新编辑的必修课[A];高校编辑出版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辽宁 张刚;抓住看点掌握新规不难[N];健康报;2010年
2 凤凰卫视主持人 梁文道;当段子染红[N];南方周末;2010年
3 仇敏;感伤的追忆[N];辽宁日报;2002年
4 邓广(学人);新保守主义写作的多重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毅;论语境对隐喻理解机制的指针作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吴静;中国明清小说的反讽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范淑云;汉语中与人体部位相关语词的隐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杜小惠;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47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xinhan/114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