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论文投稿 >

书愤 书愤,陆游 资料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5-11-03 10:39

陆游的《书愤》
 
 
 
  原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今译

  我年轻的时候,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那时一心想着恢复失地,北望中原,真是气贯长虹,心比天高啊!想当年,宋朝的水军冒着大雪,曾在镇江、瓜洲一带江面与敌军夜战;更难忘,我曾与王炎将军共同策划进军长安,欲令精锐骑兵在秋风中杀出大散关。唉,当年曾以“塞上长城”自许,却不料往事已成烟云,老夫的两鬓都已斑白了。想起名传后世的《出师表》,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决心是多么大,千年来有谁能和他相提并论呢?(“伯仲”即“兄弟”,此处借指“能与之相提并论的人”。)

  

  讲解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考进士时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被黜免,秦桧死后始为官。一生期望着北伐中原,恢复宋朝版图,终未能如愿。南宋的诗人,对中原沦陷,权奸误国的痛心局面多有反映,但幅度如此广阔,感情如此强烈,而且能贯彻始终的却只有陆游。他又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一生作诗达一万首。

  《书愤》这首诗,气势如虹,深沉感慨,读之令人震撼。其中的“瓜洲渡”与“大散关”两句,形象鲜明,气氛浓烈,画面感极强。纪昀曾有评论说:“此种诗是放翁不可磨处。集中有此,如屋有柱,如人有骨。如全集皆‘石砚不容留宿墨,瓦瓶随意插新花’句,则放翁不足重矣。”这是很正确的评价。与《书愤》的“大气”相比,“石砚”、“瓦瓶”那样的诗句未免太“小器”了。《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时说:“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一听,就批评她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在这里加评语说:“此类诗,格局小,思路仄,确不可多学。”以上纪晓岚、林黛玉(实际上是曹雪芹)、冯其庸等人的意见都是正确的,陆游诗作之精华,确实与这些文字游戏式的句子无关。 郑文

 



本文编号:21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qiuzhixinhan/21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7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